• 我的订阅
  • 教育

莫让“非升即走”跑偏走样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4-15 02: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一些高校在实施“非升即走”的过程中,设定过高的科研目标,对未完成任务指标的老师不合理地降级转岗

莫让“非升即走”跑偏走样

本报记者 张菁

《工人日报》(2024年04月15日 06版)

阅读提示

当前,许多高校实行“非升即走”预聘制度,意在激发青年教师创新活力。然而,一些高校设定过高的科研目标,对未完成任务指标的老师不合理地降级转岗。

“引进的博士研究生来校工作满5年,如未能晋升副教授(已达副教授任职条件因指标原因未晋升除外),本人需服从学校安排转到后勤、保卫等服务保障岗位。”近日,某高校一则规定在网上引发热议。虽然校方回应该规定已于2023年6月作废,但此事让公众再一次关注到高校青年教师(谐称“青椒”)群体的生存发展状况。

当前,许多高校引入“非升即走”预聘制度,即与新入职教师约定聘期内须晋升到高一级职称,未达到要求者不再续聘。这一制度意在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不少高校通过实施“非升即走”制度,有效地激发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然而,一些高校设定过高的科研目标,对未完成任务指标的老师不合理地降级转岗。

未达到要求,不再续聘

“刚收到一份SSCI(全球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引文数据库)期刊的用稿通知,暂时松了一口气。”在北京某市属高校就职的王琪说,她要同时操作三四篇论文,心里才踏实。

王琪的论文发表压力,源自3年前入职时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中约定的考核任务——6年发表9篇核心期刊论文。如完不成任务,将面临被解聘的风险。

当前,我国高校用人制度早已打破编制“铁饭碗”,越来越多高校实行“非升即走”,促进人才流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激发教师创新活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底,已有110余所大学实行以“非升即走”为核心的新型聘任制度。

一般,高校会与新入职教师签订“非升即走”的合同,约定聘期和任务量。2023年夏天,从北京某985高校博士毕业的陈东入职某地方985高校。“当时给五六家高校投了简历,收到了3个录用通知,都要求‘非升即走’。”

以3年为考核期,陈东要在3年内发表6篇核心期刊论文,申请到1个国家级或2个省部级课题,每年承担1门本科生教学课程等。“每个人的合同内容都不一样,我入校时的身份是预聘制副研究员,完成任务后可以被聘为长聘制副教授。”

归纳起来,高校对“青椒”的要求共3类:论文发表、课题申请和教学学时。另外,解聘规定各有不同,“非升即转”“短聘”“低聘”等,都是“非升即走”的折中办法。

一些高校在副教授中也开始实行预聘制。比如,针对社招的副教授,在难以衡量其职称“含金量”时,会与其签订预聘制副教授的合同,满足条件后方可参评长聘副教授。

发论文成了聘期压力最大的事情

论文发表是“青椒”们聘期压力最大的事情。“SSCI期刊的发表周期都在1年以上,国内核心期刊最快也要半年到1年。”陈东说,“为了完成考核,我们不得不关注期刊的选题偏好,做些‘短、平、快’的题目,这使得大家都不愿意‘坐冷板凳’做那些耗时又不好发文章的基础理论研究。”

王琪介绍,不论是教授、副教授还是讲师,评职称时,学术论文都是最有说服力的成果,加上博士后出站和博士生毕业都有论文发表要求,“核心期刊数量就那么多,没办法,只能越来越‘卷’”。

除了做科研、发论文,大多数“青椒”还面临着第一次站上大学讲台的授课压力。

目前,陈东承担着3门课的教学任务。入职前半年,他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备课上,无暇科研,“现在发表的3篇论文,多是博士期间积攒的成果”。

2022年,张思思博士后出站后,入职北京一所“双一流”大学。刚入职那年,她既要参加培训、备课、当班主任,又要兼顾学生培养、社会服务、行政工作等。这些教学和行政事务性工作,占用了张思思大量的时间。

“和发论文的压力相比,这些都不算什么。6年聘期内,我要发8篇B类核心期刊论文。发论文要想选题、查文献、做研究、写文章、投稿、等待发表,每一步都需要时间,不能有丝毫懈怠。所以,我几乎没时间休息,即便有时看似没在工作,但脑子里也是在想怎么写论文、发论文。”当被问起家庭规划时,33岁的张思思苦笑着说,“先熬过这6年吧。”

对“青椒”而言,完成考核任务还不够,他们还会在评聘职称时面临PK和淘汰。这一点是他们难以掌控的。在一所“双一流”高校任副教授的刘宇辉回忆起评职称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聘期内,我们有两次评职称的机会,由于不知道对手有多少成果,只能拼命把自己的成果积攒得更多。”

拒绝末位淘汰,做好扶持与激励

在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娄宇看来,“非升即走”可以让“青椒”快速成长,有利于优秀人才崭露头角,还可以帮助学校全面考察教师,发现人才。

采访中,不少“青椒”表示,如果名额设置合理、考评过程公正,即使升不了职称,也不觉得遗憾,但一些高校在实施“非升即走”的过程中,设定过高的科研目标,对未完成任务指标的老师不合理地降级转岗。

“指标设得过高,任务逼得太紧,急于产出、发表论文,会导致学术成果看上去多了,但质量堪忧。”一位就职于国内顶尖高校的专业人士指出,“非升即走”的核心是扶持与激励,而非末位淘汰。为了激发活力,他所在的学校进行了一系列配套制度改革,最大的实惠是待遇显著提升。另外,预聘制讲师可以做博士生导师,也是改革的一大亮点,有助于青年教师独立做科研。

面对诸如“非升即走”等高校用人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2020年底,人社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考核评价周期,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青年人才等考核周期。

上述专业人士指出,实行预聘制改革,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点:要科学规划入职数量,淘汰率不能太高,安定人心;要科学确定考核规则,考核要求要让“青椒”踮起脚尖能够到;要以培养为主,辅以良好待遇;要组建有学术公信力的团队来保障评聘制度的运行,让评聘过程和结果有信服力。

娄宇认为,目前,多数学校“非升即走”的晋升标准仍以科研为导向,不符合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位一体的定位。他建议,要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让擅长科研的人去做科研、擅长教学的人去从事教学、擅长社会服务的人去服务社会,实现人尽其才,让每个人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价值。

(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5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风险”“引进的博士研究生来校工作满5年,如未能晋升副教授,本人需服从学校安排转到后勤、保卫等服务保障岗位”……近日,有媒体报道高校青年教师(谐称“青椒”)的生存发展状况,呼吁
2024-04-16 06:38:00
... 熊丙奇近日,网传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一名宋姓副教授因未通过聘期考核,被降级降薪并退还部分安家费,在“非升即走”压力下自杀,引发关注。对此,校方相关负责人回应:该教师确
2024-05-15 00:20:00
...告和社会服务等”,郑文谦告诉南风窗,此前,如果评上副教授或教授,若没有晋升或追求“帽子”的想法,可以不去“卷”科研,但现在不同了,“各个学校都开始有任务”。郑文谦是西部一所高
2025-03-21 14:53:00
...为以下几种情况(仅供参考):正常躺平—有编制讲师、副教授我们一般谈论大学教师躺平现象主要指那些多少年来基本不做科学研究,只是简单应付最基本的教学任务的教师。有的青年教师同年博
2023-06-16 08:48:00
招满为止!中南民族大学社招90名教师
...。2.年龄要求:教授,45岁以下(1978年1月1日后出生);副教授,40岁以下(1983年1月1日后出生);博士(硕士)研究生
2023-02-11 12:32:00
...北工业大学引进,入选该校的“元光学者计划”,并聘为副教授。“我在吉林大学读博时,有机会到河北工大做交流,当时就被这里先进工程材料研究团队的学术氛围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所吸引。
2023-02-23 03:45:00
“预聘—长聘”制:“学术阶梯”为何越爬越长
...”高校博士生问。“那你知道晋升的下一站是什么吗?是副教授!”他的导师王玥不忍心打破学生的幻想。事实上,这一岗位就相当于助理教授,只是被冠以了一个貌似“高大上”的名字。“副研究
2024-01-16 00:24:00
孕期女教师再度发文坦言考核压力,华侨大学:已派校领导沟通慰问
...3+x,但其实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也未明确写三年未达到副教授定会解聘,学院领导一直给我的说法和感觉,也是非常含糊其辞,感觉不会那么严格。所以我才承担了很多与考核无关的杂事,包
2024-05-21 13:53:00
浙大这本AI狂热分子们编写的免费电子书,火了
...科技创始人朱秋国是浙大校友,也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发出全球最快四足机器狗“黑豹2.0”的团队,带队人王宏涛教授则来自航空航天学院……上周马斯克召开的最新推理模型发布
2025-02-27 21:50: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一部手机便能无缝衔接学校智慧管理系统,西安这所中学数字化管理太酷了!
从智能的体育器械存储柜到便捷的调课、选科走班系统;从快速的成绩反馈应用到迅捷的餐厅支付手段;从灵敏的刷脸进出门禁到简便的无感考勤方式
2025-10-25 20:39:00
“我在学校学会了下围棋,没事就跟同学下两把,太解压啦”!围棋进课表,每周一节围棋课,全校学生人人都会下围棋,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教育集团特色校本课——围棋课赢得学生们的青睐
2025-10-25 20:40:00
中学如何开展人工智能课教育?中学生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责任归属问题?日前,华商网记者探访了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人工智能课堂
2025-10-25 20:40:00
将冰雪运动动作创意性地融入广播体操,优美又有活力的花样滑冰广播体操既为同学们带来满满的新鲜感,又展示了冰雪运动的魅力。2025年10月25日
2025-10-25 20:40:00
红色基因熔铸工匠精神 蔡甸职教中心文化建设获评先进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胡德昌)10月22日至24日,第五届湖北省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钟祥市职业教育中心举行
2025-10-25 23:00:00
国际(南非)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在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揭牌
10月24日,南非奥贝特公立职业学院交流座谈会暨国际(南非)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南非奥贝特公立职业学院校长迪卡・弗雷迪・莫科
2025-10-26 17:36:00
点亮青春为学子续航充电 泾河一中“活力名片”火了
40个社团涵盖学术科技、文化艺术、社会实践、体育健身及特色五大类,每周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对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学子来说
2025-10-26 22:37:00
烟台开发区第二初级中学开展防踩踏疏散演练活动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王莉 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22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初级中学组织全体师生开展防踩踏疏散演练活动
2025-10-24 16:16:00
“光影致敬英雄,实干担当使命”齐鲁医药学院主题党日观影活动顺利结束
鲁网10月24日讯为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党员教师以英雄为镜、以使命为纲。10月23日,齐鲁医药学院学工党支部、临床医学院党总支
2025-10-24 17:46:00
济南市景山小学开展“法护成长”法治科普校园行动
鲁网10月24日讯近日,济南市景山小学邀请山东政法学院法治宣讲团开展“法护成长”法治科普校园行动,将枯燥的法律知识巧妙融入跌宕起伏的剧情中
2025-10-24 17:49:00
齐鲁医药学院举办“紧绷防范之弦 远离电诈之害”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讲座
鲁网10月24日讯为增强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警觉性与应对力,切实保障校园环境的安全与稳定,10月22日下午,由淄博团市委主办
2025-10-24 17:52:00
AI赋能、就业文化节加持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双选会亮点纷呈
大河网讯 10月23日,“豫荐未来,青春启航”河南省金秋招聘月活动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毕业生大型就业双选会举行。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会相关领导莅临指导
2025-10-24 17:56:00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在全国数字化社会工作创新大赛中获团体二等奖
大河网讯 近日,第二届“陆由杯”全国数字化社会工作创新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团队历经激烈角逐
2025-10-24 17:56:00
2025年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暨心理情景剧作品展演活动在河南中医药大学举行
大河网讯10月20日,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中医药大学承办的2025年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暨心理情景剧作品展演举行
2025-10-24 17:56:00
大河网讯 10月17日至18日,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校长李学志应邀赴山东财经大学参加以“数智时代财经高校协同发展与共同体建设”为主题的财经高校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二届数智新财经高校联盟大会
2025-10-24 1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