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36氪专访 | 《中国奇谭》总制片人:好评超预期,后几集导演心理压力很大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1-18 15:19:00 来源:36氪

文|王毓婵

编辑|乔芊

2023 刚开年,现象级的国产动画作品已经出现。

《中国奇谭》来得很早,但对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上美影”)以及它的观众们来说,等待已经足够漫长。

截至目前,《中国奇谭》已经在B站获得了超 400 万人追番,1.1 亿播放和 40.7 万条弹幕。5.3 万B站观众为它打出了 9.9 的高分。豆瓣分数则是 9.4,78% 的人给出了五星好评。

36氪专访 | 《中国奇谭》总制片人:好评超预期,后几集导演心理压力很大

上美影供图

一些观众将它称为“中国版《爱,死亡&机器人》”,因为二者都是一集一个 20 分钟左右、风格各异的独立小故事。不过《中国奇谭》只有 8 集,且目前只播出了 4 集。它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故事组成,影片涵盖多种美术风格以及制作手法:既有传统的二维、剪纸、偶定格动画,又有CG、三渲二的现代技术,还有将素描与中国水墨韵味相结合的尝试。

预告中的许多片段让人回忆起上美影上世纪的经典作品,比如水墨风格的《小蝌蚪找妈妈》、木偶定格动画电影《阿凡提的故事》、人物形象源于京剧脸谱的《天书奇谭》等等。这些美术风格后来并没有被国产动画作品传承下来,而是被束之高阁成为两代人的记忆和遗憾——直到《中国奇谭》出现。

36氪专访 | 《中国奇谭》总制片人:好评超预期,后几集导演心理压力很大

上美影供图

在以往谈论上美影时,大家常常提到“国产动画的巅峰”、“艺术传承的断代”或者“炒冷饭”,但《中国奇谭》的这一口“美味新饭”,似乎证明了这家老牌国有动画企业仍然能创作出既具有传统风格,又兼顾青年审美的作品。

而且,《中国奇谭》由上美影与哔哩哔哩联合出品,在短视频营销策略上也表现得可圈可点。B站的 UP 主们为它制作了大量的二创视频,包括 cos 角色的妆容、制作角色的手办、手绘续写剧情、解说剧情和配音等等,许多视频获得数百万播放。

36氪专访 | 《中国奇谭》总制片人:好评超预期,后几集导演心理压力很大

B站UP主对《中国奇谭》的二创内容搜索结果截图

上美影为什么时隔多年再次尝试传统美术风格?青年导演如何解决艺术传承断代的问题?这 8 个志怪小故事是如何被挑选、立题、打磨的?未来与B站是否会展开更多的合作?

关于这些问题,36氪采访了《中国奇谭》总制片人李早。她是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时任上美影副厂长时牵头并深度参与了整个项目。

以下是36氪与李早的采访实录:

舆论带来兴奋与紧张

Q:我看到#家长炮轰中国奇谭#的词条登上了微博热搜与知乎热榜的第一位。这些争议有没有影响到您的情绪?

(笔者注:热搜内容称,一位网友发帖指责《中国奇谭》吓哭了自己的孩子,并提出了“动画片就应该给儿童看”的观点。)

A:没有影响到情绪,大家总是会有不同的声音。首先,我们非常同意成年人都应该具备保护小孩的意识并视为责任,平台上的作品是面向所有人的,在创作时我们就是有“底线”意识的。《中国奇谭》带着实验精神进行边界上的探索,所以会有一些风格强烈一点的、气氛极端一点的、剧情独特一点的内容。但尺度这个事是见仁见智,成年人可以先行进行一些判断,如果有小孩看到了有一些困惑,我觉得大人可以去做解释和引导。

Q:从目前放出的这四集来看,《中国奇谭》似乎在穿插播出偏通俗性和偏艺术性的作品。在剧集的先后安排上,您是怎么考量的?第一集的爆火在您的预料之中吗?

A: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确实是我们整个剧作当中,在通俗性上和故事完整性上表现比较均衡的一个作品,所以我们把它放在第一集。另外一个原因是它改编自《西游记》,《西游记》确实是一个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家喻户晓的作品,观众会更熟悉故事背景、设定。这是我们当初的一些考量。

播出以后看到观众对第一集的反响,我们很开心,这个反响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觉得大家给我们打出的高分,一部分是出于对作品的喜爱,另一部分也因为大家对于中国动画有一些感情分夹杂在里面。

36氪专访 | 《中国奇谭》总制片人:好评超预期,后几集导演心理压力很大

上美影供图

Q:对国创动画来说,B 站是否是一个“较为残酷的考场”?这两年我们能看到,一些动画作品在 B 站获得了很两极的评价,B站用户较强的参与舆论的能力是否令您有所担忧?

A:坦白说,是有的。B站很多观众非常热爱动画作品,表达欲旺盛、传播能力也强,而我们的作品又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但其实我们整个导演组 11 个导演都是很一致的,我们很希望能够看到的大家的评价反馈,无论是夸还是贬,都能吸收大家提的意见。

Q:目前一边倒的好评是否给了后几集导演压力?大家在内部是如何讨论的?

A:是的,当然压力很大。我们开玩笑说,前面调子起得太高了。

现在前几集的导演也一直在给后面的导演纾压,他们会把一些有意思的二创、自己接受采访的经验等等跟后面的导演分享。

这次的创作过程有个很好的机制,就是我们在创作的很多关键的时间节点,都会把所有短片的导演们聚集在一起。比如说分镜出来了,8个项目的导演全部都在一块,把8个项目的分镜都看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既会相互提意见,同时暗自也会有相互赶超的压力。这个氛围我觉得特别好,这也是当初上美影在老制片厂时代,那些老前辈们之间的竞合氛围。

《中国奇谭》制作组的讨论现场 上美影供图

其实一开始准备的故事不止 8 个

Q:《中国奇谭》这个企划是如何立项的?这 8 个独立故事,是怎么被挑选出来的?

A:是从 2020 年底开始萌生想法的。因为 2022 年是中国动画诞生百年,2023 年即是新百年的一个起点。我们在想,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上美影应该交出什么样的答卷?

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之后,我们觉得短片集是一个很好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可以留给风格各异的导演们很多发挥空间。之前上美影的创作中,艺术短片其实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类。

从片名和立意上来说,因为大家都知道上美影有《天书奇谭》这样一部作品,我们又觉得“奇谭”本身能涵盖中国奇幻故事这样一个大门类,所以我们逐步明确了这个主题。

至于这 8 个独立的故事,其中一些是导演原本就有的想法,比如胡睿导演的《鹅鹅鹅》;也有一些故事是我们跟导演团队交流之后,创作出来的。

陈廖宇总导演自己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副教授,他带过很多学生,也跟很多业界人士有过合作。其实我们一开始去寻觅的团队并不止这 8 个,还有一些项目在沟通中、创作中遇到了瓶颈,在这一次的短片集中没有被大家看到。这是一种遗憾,但是创作过程中总有遗憾。

Q:有人说《中国奇谭》是中国版《爱死机》,您怎么看待这种类比?

A:我们也看到了网上有很多观众尝试去这样描述它,而且针对这个描述大家也有一些争论。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近些年来,在短片集的作品形式中《爱死机》比较知名,所以大家会这么去描述《中国奇谭》,让没看过人更易理解。

我们在创作动画艺术短片时,也是以“能够登上大荧幕”的制作标准来要求自己的。

我们选择艺术短片这种形式,一方面因为这是上美影常用的创作形式之一,一方面也考虑到了当下观众的观看习惯。单独推出一两部短片作品,我们觉得无法形成规模播出的效应,也没办法达成整个项目的目标——即搭建一个平台,让更多不同风格的创作者在里面自由发挥。所以最后我们选定了短片集这种形式。

传统画风的中国动画要回来了吗?

Q:上美影几十年前在水墨、剪纸、木偶等风格上都有过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但是中国观众其实已经有很多年没再看到过这种传统风格的动画了。《中国奇谭》的出现,在上美影的规划中,这只是对老作品的一种致敬,还是接下来一连串新实验的开篇?

A:我们是在寻找传统美学在当代语境下的表达。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特点,过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人才问题、成本问题等等,导致一些片种大家看到的比较多,另一些品种就很少能看到。我们希望探索动画创作的边界,当然也在思考、尝试未来把这次探索当中总结的一些经验运用到后面的新作品里面去。

36氪专访 | 《中国奇谭》总制片人:好评超预期,后几集导演心理压力很大

上美影供图

Q:上美影制作的这种水墨、剪纸等传统风格的动画,相比日本的 2D 动画、迪士尼的 3D 动画,在成本上会更高一些吗?

A:总体上来说,目前我们在探索的很多形式的作品,它在前期尝试的成本和工序难度上肯定会相对比较高。

《鹅鹅鹅》的胡睿导演在很多采访中也提到,因为他追求艺术感,让作品的质感接近于胶片,画面上不同位置的光影变化不太一样。要达到这种效果没有什么捷径,就是需要人一帧帧地去手绘。

接下来要播出的剪纸动画《小满》用的是最传统的剪纸拍摄的形式。现在中国这种剪纸拍摄的专业机器也已经很少了,所以我们就手工组建了一个这样的机器来做剪纸动画。所以成本总体来说肯定是相对比较高的。

日本很多动漫作品的画面比较精致,一些画面帧数就比较少,因为它追求的目标不同,有的追求的是性价比。这跟我们这个作品在目标上就有一个比较大的不同。

Q:您刚刚提到上美影自己制作了剪纸动画机器,这意味着我们未来可能会看到更多的剪纸动画吗?

A:这个机器目前并不是一个工业化流水线,机器还需要很多手动操作,比如怎么拍摄、怎么分层、怎么打光等等,它能一定程度上完成实现短片制作,但若制作长篇动画,还是有困难。

未来上美影是否要做剪纸动画,我觉得还是要看作品本身。我们现在做的剪纸和定格动画,一方面有形式感的追求,一方面也因为我们认为剪纸能更好地帮助大家去体验这个形式和故事。所以我们后面还是要看,有什么样的故事适合用这样的艺术风格去表现。

Q:过去几年大家提到上美影的时候,经常会讨论“艺术传承的断代”,但《中国奇谭》的出现似乎证明了青年导演仍然有能力创作出具有传统特色的作品。上美影是怎么解决艺术传承问题的?新的导演是如何被挖掘、新的活力是如何被激发的?

A:其实中国的动画人一直在创新和探索,只是说站在上美影厂牌的角度,从我们的老厂长特伟提出“探民族风格之路,敲喜剧样式之门”开始,我们在艺术创作中更加强调中国故事和中国美学。实际上这些年,中青年导演人才还是很多的,只是动画它是一个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的门类。

《中国奇谭》的导演们的背景也很丰富,有做广告的,有做动画的,有学校老师,也有画漫画出身的。在整个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主要是给大家在大创作框架下提出构想,但是大家的创作空间仍然是很开放的。我们非常明确的一点是,我们不希望合作的导演们觉得他只是“委托承制了这个项目”,不是我们给了明确的方向,然后他们就照着往下做就行了。

总导演以及上美影的监制、制片组和老艺术家们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在制作、美术、音乐上为他们打辅助、保驾护航。

我印象特别深,常光希(笔者注:代表作《没头脑和不高兴》《宝莲灯》等)等老师们在提出建议的时候,最后总会强调,作品对于导演来说是一个比较主观的内容,所以他们提出的想法只是一些建议,最终怎么融合到动画作品里,一定要请导演自己来思考。

至于招募和挖掘,其实上美影这些年来,一直在跟业内的人保持关注和交流,只是我们可能需要适合的题材和合作的契机。

36氪专访 | 《中国奇谭》总制片人:好评超预期,后几集导演心理压力很大

上美影供图

未来,上美影与B站还有机会继续合作

Q:这一次与 B 站联合出品,上美影与 B 站是如何分工的?为什么选择了 B 站作为合作对象?

A:上美影负责了整个项目的企划统筹、决定故事内容主题以及整个制作统筹和制片管理。B站在 2022 年年中与我们敲定合作,后续双方成立了联合监制、制片小组。

选择与B站合作,首先是因为受众的吻合,B站的用户画像年轻、动画受众的占比高,符合我们对《中国奇谭》的核心受众定位。其次,B站具备丰富活跃的社区生态,对不同动画风格有高接受度,并且会通过评论、弹幕、二创内容等对创作者和作品进行直接反馈,这也能促进上美影后续的创作。最主要的也是我们对中国动画的热情和责任感不谋而合,我们都希望能通过动画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展现给大家。

其实上美影之前跟B站也有比较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们的《我为歌狂之旋律重启》《天书奇谭》两部作品都是在b站独播,在宣发上也都有合作。B站参与了《中国奇谭》的联合监制、制片工作,因为他们更了解用户的喜好,也在故事走向、后期宣发上给了很多意见。

Q:接下来上美影可能会跟B站有投资上的关系吗?两家公司未来还有哪些可以透露的新合作项目?

A:我们双方对于未来的合作还在深入探讨。以B站这样的受众和它的生态,我们觉得未来两家还是有很好的合作前景的,具体细节我们还在商量。如果我们有消息的话,我们会再和大家同步。

Q:《中国奇谭》是两家联合出品,那么在后期的收入上是否也会有分成关系?

A:作为联合投资、联合出品,后期我们会有联合分润。

36氪专访 | 《中国奇谭》总制片人:好评超预期,后几集导演心理压力很大

上美影供图

Q:在营销方案上,上美影本次与 B 站的合作采用了哪些新形式?

A:我们看到了一些动漫区的解说,还有音乐区UP主、舞蹈区的UP主的翻唱翻跳、手工区UP主自制的木偶、泥塑等等。我们注重在情感上与观众共鸣,好的内容自然有它的传播的力量。

我们创作的初衷,是在现代语境下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我所用。那么现在观众的反馈,我觉得是小小地应和了这一初衷。《中国奇谭》有很多中国传统美学的成分,故事内核又让大家对于当代生活有共鸣,UP主又能借此为他们的粉丝带来很多有意思的内容,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Q:接下来《中国奇谭》是否还有新活动、新联名、IP授权的安排或消费品的发售?B站“会员购”里似乎还没有《中国奇谭》的周边,需要去淘宝店购买。未来有没有可能会上架B站会员购?

A:是的。目前《中国奇谭》的一些活动联名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当一个新作品还没有问世时,大家对于 IP 方面的合作期待值是不会太高的,但是当它真正火起来以后,留给大家的合作周期到底有多长,其实也有很大不确定性。

所以这次我们提前做了一些小小的规划。但是因为今年的特殊情况,导致我们合作方的供应链受影响,运输滞后。但是未来我们肯定是希望它能够得到更好的二次开发。

36氪专访 | 《中国奇谭》总制片人:好评超预期,后几集导演心理压力很大

《中国奇谭》冰箱贴周边 上美影供图

Q:更多的 IP 授权工作会在所有的集数全部播完之后再推进吗?

A:我们尝试在没有完播前推进了一部分。但有很多联名工作的准备,上线的时间会相对滞后一些,但是我们也都在准备了。未来《中国奇谭》肯定会出自己的画册、图册,还会有文创产品推出。

Q:2022 年上影组建了新公司“上影元”,是基于哪方面的考虑?接下来上影集团在 IP 授权方面有哪些新的规划?

A:上影元这个公司是上影集团和上美影合资成立的一个公司。这个公司主要的工作,是探索内容开发与IP运营相融合的创新模式,孵化和运营整个上影集团的 IP。上影集团的三个核心战略,是精品内容、大IP开发和数字化转型。成立上影元,是希望能够好好开发自己的 IP 资源,包括上美影的动画 IP、上影集团的经典真人电影,也包括未来制作的新影视作品等等。

我们希望能够用IP孵化的理念去探索影视作品的开发,更长期、更有节奏地进行不同作品的组合式开发,以及IP整体的运营。未来,上影元还会探索前沿体验科技与IP产业的结合,把 IP 去跟线下场景有机融合,推出沉浸体验等新的产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8 23: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专访 | 电影《长夜将尽》制片人王雪茵:贵州拥有一种“野蛮的生长力”
...单元评委会大奖和最佳女演员两项大奖。6月25日,该片总制片人王雪茵接受天眼新闻记者采访时谈道,这部电影见证了她与贵州这片土地的联结。 王雪茵与《长夜将尽》的缘分始于10年前
2025-06-26 14:59:00
“蹲下来”进入儿童视界丨专访《千里送鹤》导演拉华加、制片人马海泉
在《格萨尔王传》中,有一个故事是珠姆通过一只鹤给格萨尔送信,这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渗透在藏族文化中,从历史中走出,它已成为藏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们的迁徙有着一定的种族规律,若
2023-11-22 14:00:00
...、艺术总监陈廖宇,导演、编剧於水,联合编剧刘佳,总制片人李早,总策划崔威,配音导演韩冬青,配音演员陈子平、路扬、姜小亮,以及主题曲演唱者黄子弘凡等主创悉数亮相首映礼,与观众交
2025-08-01 11:10:00
...爱中国电影,愿意让世界看到中国电影”,在意大利电影制片人、策展人、电影学者马可·穆勒看来,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值得被看到。由会林文化基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联合
2024-01-22 20:28:00
向佐郭碧婷专访|夫妻携手默契演绎《门前宝地》
...也能够为她带来稳定感。《门前宝地》是向佐第一次担任制片人的身份,新身份也让他在剧组有了全新的体验和感受。 ●【向佐】:作为制片人我很感恩能够遇到徐浩峰导演、徐骏峰导演、梁绍
2024-10-21 13:44:00
超64亿系列票房,续集想邀吴京加盟,《变形金刚7》又来炸场了!
...线,上映首日稳坐票冠。在电影上映前,1905电影网专访制片人洛伦佐·迪·博纳文图拉,导演小斯蒂芬·卡普尔和演员安东尼·拉莫斯、多米尼克·菲什巴克、托贝·威格威,听他们分享影片
2023-06-09 23:57:00
《毒舌律师》制片人江志强:最有说服力的永远是好故事
...毒舌律师》胜在哪?港片是否迎来了新的春天?作为影片制片人,香港资深电影人江志强日前接受本社专访,他表示,“最有说服力的永远是好故事。”叱咤华语影坛四十多年的江志强曾经是多部热
2023-02-24 14:57:00
走进曹博涛的制片梦:用《青春正道》打造一部致敬青春的电影
作为一位影视制片人,曹博涛的职业生涯经历了多个阶段,也充满着酸甜苦辣。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他从一位热爱观影的少年,成长为了一位专业的影视工作者,并最终在《青春正道》这部电影中担任
2024-06-07 10:11:00
《哦,加拿大》闪耀戛纳主竞赛单元,中国女制片人领衔主创惊艳红毯
...了华语电影的多元化与强大实力。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制片人投资的美国电影《哦,加拿大》也成功入选主竞赛单元,这不仅是对中国制片人投资眼光的肯定,也标志着中国制片人在国际舞台上的
2024-05-23 09:5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内功修炼+市场开拓 河钢张宣科技镀锌产线强势创效
河北新闻网讯(董佳倩)近日,河钢集团张宣科技传来捷报,其镀锌产线凭借“内功修炼+市场开拓”实现经营创效。9月份,该公司镀锌丝产品销量环比增长77%
2025-10-27 18:01:00
全球合同管理系统市场正以15.5%的年复合增长率狂奔,443.9亿元的庞大市场背后,是AI技术对传统合同管理方式的彻底颠覆
2025-10-27 17:36:00
鲁网10月27日讯10月24日,记者在青岛市崂山区委宣传部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获悉,近年来,青岛市崂山区以前瞻布局推动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27 16:24:00
京东11.11直播技术全面升级,立影3D技术、JoyAI大模型重构沉浸式购物体验
随着京东 11.11 大促的火热进行,京东直播再度升级技术布局,以 “立影 3D 技术”“JoyAI大模型”等创新技术
2025-10-27 15:39:00
电机能效提升领域再添标杆!25 项产品 / 技术入选全国节能降碳示范名单
为深入贯彻国家 “双碳” 战略,加快电机领域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此前启动 “全国节能降碳示范产品 / 技术推荐” 征集工作
2025-10-27 15:42:00
吉刻现场|硬核登场!吉林选手角逐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10月26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福建泉州(晋江)开幕。本届大赛,吉林省派出23个项目团队组成的参赛队伍角逐三个大赛道
2025-10-27 14:09:00
厦心医院实现手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许良友 付磊 刘云芳)10月23日,一项载入医学史册的创新手术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厦心医院”)圆满完成
2025-10-27 08:11:00
新闻纵深·解码钢铁大模型|邯钢构建六大领域全链条智能大模型:“聪明大脑”带来极致能效
邯钢构建六大领域全链条智能大模型“聪明大脑”带来极致能效编者按当钢铁遇上人工智能,一场“智变”正悄然发生。为生动展现人工智能为钢铁产业生产
2025-10-27 08:12:00
第十一届NJSD软件开发者会议在软件谷举行江苏规模最大,1400名软件工程师在宁“聚会”南报网讯(记者于洁尘通讯员林园园)70多位业界“大咖”登台演讲
2025-10-27 08:20:00
南报网讯(通讯员郑瑞于品华杨刚记者徐宁)近日,南化公司自主研发的橡胶防老剂中间产品RT培司(4-氨基二苯胺)除盐技术取得突破
2025-10-27 08:21: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杨淏涵记者张希)日前,南京林业大学与乐惠国际南京基地签署《校企全面合作协议》《产业研究院共建协议》,全面开启校企战略合作
2025-10-27 08:22:00
高效,是都市青年的通行证:InstaShake以“一杯营养”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 新锐品牌以“零添加、无预制、纯手工”的坚守,为上海都市人群注入鲜活能量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速的上海,追求健康与追求效率似乎成为一道单选题。然而,新锐健康饮品品牌InstaShake正以其独特的“零添加
2025-10-27 08:39:00
济宁银行锚定金融“五篇大文章” 多维发力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鲁网10月27日讯近年来,济宁银行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入洞察科技企业、中小微企业以及重点产业链金融需求,以产品创新破解融资难题
2025-10-27 11:07:00
汪昌莲据《经济日报》报道,“两三元就能买品牌饼干薯片”“上百种散装零食任意挑选”……从县城到乡镇,在街角与量贩零食店不期而遇已成逛街“标配”
2025-10-27 11:10:00
受冷空气影响,气温先降后升,27日早晨气温较低。26日夜间到27日白天晴间多云,北风转南风2~3级,最低气温市区4℃左右
2025-10-27 11: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