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老上海人吃的鱼哪儿来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27 06: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上海郊区淡水养殖的鲢鱼、鳙鱼、草鱼、青鱼(俗称“四大家鱼”)的鱼苗,历来都是从湖北、江西等长江沿岸水域采购的天然鱼苗。每年4月中旬以后,从宜昌以下至黄梅小池口长江两岸1000多公里,沿江渔民用绠网张捕“四大家鱼”鱼苗。

自1959年起,上海市水产局每年组织郊县鱼种养殖场渔民2000余人赴长江鱼苗产区采购。

采购长江天然鱼苗,长途运输费用大,成本高,鱼苗成活率低。据嘉定县畜牧水产局资料,每年组织200余人携带运苗工具前往长江鱼苗产区,上至湖南岳阳,下至安徽芜湖沿江一带,购苗人员分居在沿江农民家里,一俟购到鱼苗,先用轮船或火车运回上海,再雇汽车运抵嘉定各场。由于产区销售,鱼苗估数不足,野鱼混杂,加上长途运输,几经周折,鱼苗死亡严重,成本相对增高。1958年采购1亿尾鱼苗耗资8万元—10万元,至年终只培育成鱼种300万尾左右。1959年全郊区有119个鱼种场,采购长江天然鱼苗3.99亿尾,培育成鱼种1.21亿尾,从鱼苗到鱼种成活率约30%。1960—1962年产地鱼苗供不应求,鱼苗数量虚假数更大(通常以水带苗“一碗一万”计数),成活率更低。

1960年,朱冼和朱元鼎两位教授率领科研人员深入现场,和青浦淡水养殖试验场的领导、技术人员、工人合作,在当年夏季,鲢、鳙鱼人工繁殖试验获得成功。夏、秋两季共催产6次,产卵288万颗,下塘鱼苗42万尾。1961年夏,在青浦淡水养殖试验场又进行鲢、鳙鱼人工繁殖试验26批次,有169组亲鱼获得催产成功,共产卵7105万颗,下塘鱼苗4147万尾。

从1965年起,由于家鱼人工繁殖鱼苗投入正常生产,人工繁殖鱼苗基本上满足需要,采购长江天然鱼苗遂告终止。

上海的内河河道因与淀山湖互相贯通,资源种类基本相似,以鲤科为主,其次为定居性小型淡水鱼类、河口性半咸水鱼类及洄游性鱼类。内河捕捞野生鱼类,主要集中在青浦县西部地区以及黄浦江沿岸的松江、奉贤、金山、上海、宝山、川沙、南汇等县。1966年以前年产量在1万吨左右。黄浦江在20世纪50年代初水质尚好,也有30—50吨年产量,后因黄浦江自龙华以下水质恶化,导致鱼虾一度基本绝迹。

(摘编自《上海渔业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八十、九十岁,甚至还有一百岁。不奇怪,不惊讶,去年上海人均期望寿命84.11岁,也是全国百岁寿星最多城市,总共3689人,99岁的准百岁寿星有2589人。盛世长寿,至理名言。
2022-12-18 06:49
大妈在黄浦江边掰射灯玩,看得上海人一愣一愣的
最近,网上有这么一段视频,看得上海人一愣一愣的。迭位阿姨勒做啥?左右瞄准,发射,开炮?昨天,有网友发微博称,一对外地游客在上海陆家嘴游玩时,翻越栏杆下到黄浦江畔,强行用手掰动用于
2023-06-21 19:38:00
反转了!上海黄浦江跑步被保安阻拦要报备后续,眼尖网友发现问题
...很”!有规矩,呒规矩,在上海话里有很高的使用频率,上海人生活中都有做事讲规矩,做人守规矩,对不谙事理的人做规矩的潜意识。不过有时候规矩多了,却容易招来别人的反感,就比如下面这
2024-04-26 10:56:00
...“私人定制”,不仅把阿宝变成了优雅的绅士,更道出了上海人的“腔调”。西装革履,代表着一种商业服饰礼仪。近代以来,上海就是远东的金融中心、东西方文明对话的窗口。为了与世界接轨,
2024-01-14 01:00:00
演艺市场今春再迎“满座时刻”
...开埠以后在长达一个多世纪里,一桥飞架黄浦江,是几代上海人的梦想。这个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的艰难工程给这群造桥工人的生活编织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项豪迈悲壮的建桥事业,更给他们
2023-02-05 04:16:00
上海外白渡桥下漂浮着死鱼?上海市水管处:污染问题已完成处置
...发水域进行打捞。上海市水管处 图 苏州河、黄浦江都是上海人心中的母亲河,水上死鱼漂浮现象此前也曾发生。2022年7、8月,上海超40℃的高温日突破历史纪录,苏州河管理站收到
2024-04-18 18:24:00
...的鸿寿坊,感受繁华都市里的精致生活与“烟火气”。老上海人对鸿寿坊并不陌生。上个世纪20年代,位于上海西部的长寿路曾是上海近代工业发源地和沪西知名商业聚集地,闻名遐迩的“沪西大
2023-10-03 18:04:00
留在上海挺好的
...门共和国的上海财经大学投资学本科学生Hamza,像一名新上海人般地融入上海,喜欢上海。现在,更多的人因为电影《爱情神话》而会叫他“亚历山大”。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在上海一边读书
2023-09-20 09:24:00
一个上海市民眼里的2024年
...有这种朴素的信心。毕竟见识过人均住房不到四平方米的上海人,见识过“下岗潮”的上海人,见识过三件套从黄浦江对岸一点点长出来的上海人,对于上海要去跨这样那样的坎,已经见怪不怪,至
2024-01-25 02:4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