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有一妻四妾,四房生下独子后将其扶正,从此过上一夫一妻的生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2 18:28:00 来源:戏说三国

上世纪早期对中国而言是危机四伏的一个时间,里边外边都藏着各种危险,让人不得安宁。乱世出英雄,因此这个时间段也涌现出了大量有为、有志气的爱国者,他们为了国家做出了各种贡献。今天呢要聊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他的头衔很多,是中国近代时期的教育家,也是政治家,还是实业家,这号人物就是张謇。他为中国的工业,教育等着实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要了解这样一位成功人士,当然得要全面一点。除了贡献,他的家庭和情感又是如何呢?

他有一妻四妾,四房生下独子后将其扶正,从此过上一夫一妻的生活

张謇是江苏人,幼时家庭生活并不富裕,因为家中的兄弟多,这日子过得比较拮据。直到他二十二岁的时候,才有了一门婚事并且结婚。婚后张謇的妻子,也就是徐氏那一个贤惠了得,操持家务,把家里边打理的井井有条,家中长辈也很喜欢这个儿媳妇。婚后不久,徐氏就有了身孕,而后生下了个女儿。这次生育也让徐氏的身体受损十分严重,但没想到这个孩子这般命短,来到这世上没多久就夭折了。而徐氏,也无法再怀孕。

可是张謇也不能绝后,这时候妾侍的作用就来了。所以很快陈氏就进门了,也就是徐氏给张謇安排的妾侍,只是几年过去了,陈氏的肚子愣是没有什么动静。所以,张謇还是得纳妾,这时管氏进来了。不一样的女人,同样的命运,管氏也没有为张謇诞下一个孩子。徐氏便想着,再纳一些妾室进来添丁。

而此时张謇的父亲离世了,按照规矩他们要守孝三年,这三年内是不得婚嫁的。这下子,张骞纳妾的事就耽搁了下来,而且一耽搁还是三年

他有一妻四妾,四房生下独子后将其扶正,从此过上一夫一妻的生活

三年后一晃而过,为了张謇的子嗣,徐氏又感觉的给他张罗纳妾的事。而此时的张謇已不在年少,在加上前两次的教训,这次徐氏直接纳了两个妾侍进门,吴氏与梁氏。终于,吴氏生下了一个儿子,让张謇在四十五岁的时候得了一个儿子。对着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张謇很是珍惜与疼爱,对着孩子的生母吴氏也甚是宠爱。

他有一妻四妾,四房生下独子后将其扶正,从此过上一夫一妻的生活

张家本来就一直期待着这个孩子,如今吴氏生下了这个孩子,她在张家的地位也日渐高了起来。张謇四房小妾,一个妻子,一共五个女人,但是却只有一个小妾生下了儿子。这下子其余的小妾的命运就有点悲哀了,比如陈氏,她看着家中女人不断增多,自己的肚子却依旧不争气,心情一直十分抑郁,随后也抑郁而终。管氏稍微好一点,但是她最后选择了摒弃红尘,皈依佛门。而妻子徐氏因为身体一直不好,最后因病而亡。

他有一妻四妾,四房生下独子后将其扶正,从此过上一夫一妻的生活

这下子张骞身边也就只剩下两房小妾了,管氏因为生下了儿子,母凭子贵,给张謇抬为正妻。明明一开始都是小妾,可是现在有人却不一样了,这惹来了梁氏的各种嫉妒。于是她各种无理,各种取闹。最后张謇是在看不下去了,把她遣回了娘家。如此一来,张謇身边就只剩下管氏了,从一夫多妻变成了一夫一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2 20: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宗法制度“独子兼祧”是如何演化发展的?
...但无论人数多少,地位如何,正妻始终只有一位,也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面对两房父母为独子所娶的两个女子,按照传统的思想是不能同时认定为妻子的,因为这与传统观念中的一夫一妻制并不相
2023-02-02 15:16:00
朱棣和皇后的感情到底有多深,一起来看看
...,就婚姻制度而言,古代男子不遵循今时今日开明公正的一夫一妻制度,而是多采取一夫多妻制:即家中明媒正娶一位嫡妻,而在正妻之下,依家中男主人财富权势及个人喜好可酌情纳入良妾美姬若
2024-06-26 10:44:00
大明朝唯一的一夫一妻皇帝:明孝宗朱佑樘的传奇人生
...会。也正是因为他的放弃,才导致他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一夫一妻制的皇帝。03那么张皇后是何许人也?她为什么能够独得明孝宗宠爱呢? 其实张皇后的出身其实比较普通的,明朝的皇帝尤其
2023-09-23 12:37:00
古代妃子如果出轨了,皇帝会如何处置?
中国古代一直遵循的都是男尊女卑的制度,男人可以一夫一妻多妾,寻常百姓况且如此,那对皇帝来说更是不在话下,俗话说“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可宫里就皇帝一个男人,难免会有雨露不均沾的时
2023-02-01 16:24:00
兼祧制度: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独特继承制度
...姻,叫兼祧婚姻。由于关系宗法继承,中国古代严格执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即男人可以拥有很多女人,但明媒正娶的只能有一个,是为正妻,生下的孩子为嫡子,其他女子则是妾,生下的孩子为庶子
2023-10-21 15:31:00
古时候的三妻四妾,是指哪三妻和哪四妾?
现在的社会都是一夫一妻制度,再也没有所说的三妻四妾什么了,但是三妻四妾在古时候是常事想娶几个媳妇那是根据自己情况而定而不是法律而定,那么常说的三妻四妾,三妻是那三妻,四妾又是那四
2023-01-12 20:55:00
一夫一妻?事实证明:规则的制定,不能成为当下家庭稳定的基础
...一个关于人性的问题:如果可以让你自由选择,你是选择一夫一妻,还是选择把所有的想要都据为己有?对于这个问题,深情之人,肯定是要选择一生一世一双人,山无陵天地合才敢与君绝!而有些
2023-11-17 16:02:00
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到底是保护男人还是女人的
一夫一妻制,不是用来保护男人的,也不是保护女人的,而是用来保护继承制度与财产分配制度的。母系社会时期,生产资料极度匮乏,社会以氏族为单位集体生活,子女不知道父亲是谁,只知道母亲是
2024-07-16 16:26:00
明朝皇帝朱厚照死亡的地方是在豹房是什么样的
...多,原因无他,就是他父亲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一夫一妻、用情专一的皇帝。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婪和享乐要求,同时为了让自己能够尽可能多子多福,基本上都有自己庞
2024-06-23 22: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