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北崔崖变形记:石窝窝变生态乐园,看一条溪流如何盘活整座青山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08 19:13: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殷婷 纪培振

青州市庙子镇,藏着一座曾被石头“困”住的山村——北崔崖。八年前,这里是另一番光景:嶙峋的石灰岩山体裸露着,稀薄的土层挤在石缝间。“石多地少,种不出金疙瘩,年轻人都往外跑,村里冷清得只剩石头。”回忆往昔,北崔崖遇龙河景区总经理王海营的眉头依然会不自觉地锁紧。2013年,村集体账本上,收入一栏赫然写着:2万元。捧着青山绿水的“金饭碗”,却在“讨饭吃”。

北崔崖变形记:石窝窝变生态乐园,看一条溪流如何盘活整座青山

命运的齿轮在2015年转动。村两委的目光,终于从贫瘠的石缝,投向了环绕村庄的葱郁山林和那条奔流不息的遇龙河。“守着绿水青山,为啥不能把它变成金山银山?”一场依托生态资源、彻底改写山村命运的探索,就此启程。

8月7日,“践行‘两山’理念 建设美丽山东”媒体行走进今日的北崔崖。如今,昔日的“石头荒”,已然化身为一处生机勃勃的生态乐园。

北崔崖变形记:石窝窝变生态乐园,看一条溪流如何盘活整座青山

让山水“活”起来

景区的打造,重在敬畏自然、巧用天赋。726米高的牛角山垂直崖壁,以其原始险峻成为蹦极者的天然跳台;200余棵百年黄栌古树,静立守护,深秋便是漫山红妆的灵魂所在。一条3.7公里生态步道,串联起黑龙潭的幽深与老龙湾的灵秀,让游客在行走间尽览山水奇观。高空漂流穿林而下,亲水竹筏慢享溪光。正是这份对生态本底的极致尊重与智慧开发,让北崔崖在2023年荣膺国家AAA级景区,2024年游客量一举突破10万人次。

一本看得见的“共富账”

景区火了,村民的腰包如何鼓起来?王海营掏出了一本独特的“共富账本”:“我们不是光自己吃肉,要让乡亲们喝上汤,尝到甜头。”王海营说。收益分配清晰透明:现金入股方占50%,村民集体分红30%,村集体提留10%,剩下10%作为景区发展的“活水”。2023年,北崔崖的每一位村民,都实实在在地从村集体领到了580元红利。钱不多,却是“绿水青山”分红的头一遭,意义非凡。

曾经无人问津的荒坡、石缝地,如今成了“香饽饽”。景区以每平方米2元的价格流转村民土地,沉睡的资源被唤醒,化作村民手中稳定的租金收入。景区的大门敞开,更是村民家门口的“就业驿站”。31名村民穿上了环卫服、安保制服,当起了导游;20户村民的农家乐灶火正旺,飘出诱人的饭菜香。“务工赚薪金、股份分股金、旅游挣现金”的“一地生三金”模式,让村民的增收路越走越宽。“现在守着家门口的山水就能挣钱,谁还愿意撇家舍业往外跑?”正在自家农家乐张罗饭菜的王先生,笑容里透着满足。

石头缝里淌出“金水”

北崔崖的“点绿成金”远不止于旅游。山间清冽甘甜的泉水,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成了大自然的又一馈赠。村里自主设计推出的“北崔崖”牌矿泉水,每年50万瓶的清泉涌向市场。山里的宝贝——山楂、小米、香椿,经过巧手深加工,借助供销系统和电商平台,年销售额也突破了40万元。石头缝里,真的淌出了“金水”。

山乡蝶变,青山作答

从“穷得只剩石头”到“游客盈门、产业兴旺”,北崔崖的蝶变,是一部写在青山绿水间的“共富经”。这里的每一块沉默的石头,每一道奔腾的溪流,每一棵挺立的古树,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北崔崖的故事,为无数渴望振兴的乡村,提供了一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却能吃得长久、吃得幸福的鲜活样板。山风过处,仿佛能听到这片土地满足的叹息:这方山水,终于养活了它的子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8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路十年|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花繁春满园 叶茂正当时
...了一场以“小变大、沟相连、路相通”为目的的乡村田野变形记。 花茂村刘家湾的土地原来有70块,通过高标准农田整治后变成30块,为机械化耕种创造了条件。“通过集中土地开展耕地整
2025-06-16 12:57:00
挖特色资源为产业“献宝”
...益于溪源村拥有5公里多长的溪流,以及溪流两岸的绿树青山等“宝贝”。深入梳理和挖掘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特色农产品等资源,溪源村打造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从产业薄弱村到“
2024-06-10 06:55:00
铁山嶂变形记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铁山嶂变形记梅州兴宁一废弃矿区经治理修复华丽变身,重塑当地生态底色铁山嶂项目效果图。资料图片经过科学系统的生态修复,原先的“创面”逐渐恢复。资料图片铁山嶂项目生
2024-03-27 06:44:00
以农促旅 以旅富农
...的生态农业产业资源。近年来,平南县依托区域内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突出抓好“农业+旅游”发展,大力培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动休闲农业向集聚化、景区化、
2024-08-29 13:03:00
江口云舍:“生态补偿”让乡村景区变“致富乐园”
...产业发展,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产,以生态补偿守护绿水青山,推动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引领群众走上增收致富小康路,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一审:肖咏二审:林秀姜三审:文波
2024-09-26 09:54:00
从“废渣”到“宝贝”!贵州磷石膏变形记
磷石膏是磷化工产业生产磷酸过程中的伴生物,每生产1吨磷酸约产生4至5吨磷石膏。一直以来,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是摆在磷化工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数据显示,我国磷石膏堆存量目
2025-06-25 03:35:00
中韩(盐城)产城融合核心区的盐城凤依湖正式开放
...天,KK-PARK中韩国际街区大型室外亲子乐园——KK·季高兔窝窝PANCOAT乐园一期也正式营业。盐城经开区位于盐城市区东大门,拥有中韩产业园、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综保区、
2023-05-01 19:01:00
多元童趣体验 焕新农耕文化
...悦满足,从模拟水田的“插秧”大作战到创意无限的米粒变形记……古老的稻作文化变成了孩子们触手可及的游戏密码。近日,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怡邻幼儿园“禾下艺梦 稻香满园 第十四届校
2025-06-24 12:10:00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石山变形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探索石漠化地区生态高效发展路径石漠化常伴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灾难,不仅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危及长江、珠
2023-02-15 05:2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日,随着东营西城景梧再生水厂试运行,胜利发电厂每天使用再生水量达近万立方米。待胜利国电(东营)热电公司配套完成开始使用再生水
2025-10-16 06:09:00
“碎陶瓷属于其他垃圾,因为无法回收再利用”“碎玻璃属于可回收垃圾,被熔融后还能再次使用”……10月14日下午,阳光未来小学多功能室内座无虚席
2025-10-16 07:05:00
问政快报(2025.10.16)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4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11条,其中,南昌市红谷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0-16 07:07:00
江西这个千亿级产业大有“硒”望
金秋十月,宜春市袁州区的富硒稻田翻涌金浪。种植户李福臻蹲在田间,摸着稻穗笑道:“这富硒大米比普通的米贵35%,我500亩地
2025-10-16 07:07:00
大江校服直通车上线!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宇蔚)秋风渐起,天气转凉,到了该给孩子准备春秋款校服的时候。找不到放心的渠道给孩子买校服?担心价格虚高
2025-10-16 07:07:00
10月15日,市政协机关“书香颂华诞奋进启新程”读书分享会举行。市政协主席杨继承出席。市政协副主席张守耀、胡建林、李卫平参加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环卫中心获悉,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太原市城管环卫部门持续优化管理服务模式
2025-10-16 07:08:00
面对近日出现的持续降雨天气,我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组织开展秋收秋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据统计
2025-10-16 07:08:00
央媒看太原10月15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黄河生态:汾河沿岸的绝美秋景》为题,向世界各国的观众展示了汾河太原城区段的秋韵
2025-10-16 07:08:00
太原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建设掠影
图为锦绣汾东120平方米户型内景。10月15日清晨,太原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现已顺利完成阳兴大道护坡空洞与边沟路肩塌陷应急抢修任务,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2025-10-16 07:08:00
10月14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山西省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暨示范性新队员入队仪式在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举行
2025-10-16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孙圆圆在南京,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
2025-10-16 07:37:00
大学生携手中学生共筑数字公民成长之路一分钟写作业和一分钟刷视频 感觉有何不同?南报网讯(记者姜静)10月14日下午,一场以“辨识·思辨·责任
2025-10-16 07:37:00
只待客来,开启“舌尖上的环球旅行”
展商正在进行布展工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展会现场各种展品琳琅满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黄倩从1号馆到9号馆
2025-10-16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