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磷石膏是磷化工产业生产磷酸过程中的伴生物,每生产1吨磷酸约产生4至5吨磷石膏。一直以来,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是摆在磷化工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数据显示,我国磷石膏堆存量目前超过8.2亿吨,综合利用率仅为50%左右。在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磷石膏综合治理与利用,成为亟须政府、企业及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的“持久战”。
其中,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磷矿石和磷肥的主要产区,贵州、湖北、云南、四川等长江中上游省份聚集的全国60%以上涉磷企业,在磷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磷石膏占全国的82.6%。
贵州是长江和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有着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传统的磷石膏堆积方式,对水环境安全存在潜在的威胁。
2018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将磷石膏消纳量与企业生产量直接挂钩,以倒逼机制推动产业技术革新。
经过系统性技术攻关,,昔日令企业头疼的工业废渣——磷石膏在贵州实现了从“生态包袱”到“产业资源”的转变:通过技术创新突破,如今,磷石膏在水泥、造纸、建材等领域大展身手,能铺路、能填矿山、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宝藏”。据了解,目前我省已有10种磷石膏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建材认证,产品涵盖无水石膏自流平砂浆、阻燃板等。
昔日的“废渣”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
今天的贵州,福泉建成了全球最大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装置,年消纳废渣140万吨;黔南州磷石膏综合利用率高达97%,催生50亿元绿色建材产业。一块废渣的蜕变,正是贵州工业绿色转型的缩影。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玲
编辑 刘青
二审 谢佳杰
三审 成嘉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