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1月11日,作家黄冰的散文集《另一种真相》新书分享会在贵阳也闲书局举行。文学艺术名家、读者和文学爱好者200余人汇聚一堂,围绕黄冰新书说创作、谈文学、话体验、叙友情,分享新书带给人的感受和启示。
分享会现场。
散文集《另一种真相》由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分为“屐痕”“对视”“风景”3个部分,在不同视角间,呈现了黄冰在生活与职业中相互回应相互阐释的个体体验。黄冰是作家,同时也是图书编辑。她说,唯有文学上的业余方式与旁观姿态,才能让人在恬淡安适间,享受到一种隐秘神奇的自在与放纵,她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感受。
《另一种真相》封面。
出生于艺术世家的黄冰先后在《山花》杂志社、贵州人民出版社做美术编辑和图书编辑,学过画画,拉过小提琴,后来写小说。她回忆过往,说有一次觉得自己有写东西的想法了,便天天待在文字里,有一种不写不快的紧张急迫。“编辑部一到下午就没什么人,我便关上办公室的门,让一个又一个的下午在虚构中度过,感受着渠水冲出闸门的那种自由。”黄冰后来又迷上古琴和瑜伽,还很敬业地当了几年业余的瑜伽教练。尽管生活十分丰富,但她仍觉得这些内容无法满足内心的需要。思来想去,她觉得只有在文学创作中才会产生真正的归宿感。在她看来,她一直以一种业余的方式生活着。
作家黄冰。
张睆是《另一种真相》的责任编辑,她认为这本书的一个特点在于作者的双重身份。“屐痕”和“对视”两个板块主要是作者个体经验的表达,身份是作家;而“风景”部分主要是一种职业表达,身份是编辑。她说,一个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在进行文学性表达时,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些职业病,很容易被编辑的身份束缚,但对于两个身份之间的平衡,黄冰把握得很好。
贵州人民出版社主题策划部主任戴俊和《另一种真相》责任编辑张睆(左)。
《南风》杂志副主编、作家冉正万曾和黄冰一起共事。之前读过她的短篇小说《空房间》,最近又读了她的散文,说黄冰的写作很有实力。冉正万说,从黄冰散文的字里行间读到一种与女性形象相悖的硬汉气质,那些文字有着超出黄冰温柔气质的力量感。原因是她很少用虚词,这让她的句子很结实。黄冰对事物的轮廓、形状、颜色有天生的敏感,这或许是她学过美术的原因。
冉正万(右)谈黄冰新书时伴着许多美好回忆。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执行主编刘建称,散文是黄冰鸢飞鱼跃的心灵世界,她敞开胸怀召唤读者走进去,和她同频率共呼吸。黄冰的文字敏感、轻盈、灵动。《另一种真相》的语言清晰,词汇丰富,有弹跳力,叙述中夹带着诗性的跳跃,有专业作家该有的语言能力的成熟度。
分享新书的快乐。右为刘建,左为张建建。
文艺评论家张建建认为《另一种真相》的文字非常好,作者的理性和作者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是有艺术感觉加持的。张建建说,黄冰的写作语言准确,不是传统的散文,有内在的坚硬,叙述平和流畅,属于那种很自我的表达。读她的小说和散文,是一种很好的审美体验过程。
唐亚平(左)、廖国松(中)、主持人周之江(右)谈黄冰新著。
散文集《另一种真相》分享会举办地也闲书局,是一家位于中华北路原贵州人民出版社地下一层的书店,风格娴静、简洁。读者可在书店里看书、购书、喝咖啡,新版旧版图书都能在书店里找得到。
位于贵阳市中华北路的也闲书局。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陆青剑
编辑/黄若佩
二审/姚曼
三审/陈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4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