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警惕陷入“滑坡谬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1 04: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警惕陷入“滑坡谬误”

■张西成

科学研究中,顺着某个因果链条一路推之,直至获得一个创新的结论,这一过程让人们充满了学术上的成就感。但不幸的是,人们在此过程中很容易陷入“滑坡谬误”,即把每一个环节“有可能如此”夸大为“必然如此”,以致最终推出的结论因建立在一系列可疑前提之上而谬以千里。

历史上最为出名的“滑坡谬误”,大概不出乎如下两则事例。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华元率军攻打郑国,因为忘了给车夫分一碗羊肉汤,与郑军对阵时被车夫驱车送进郑军大营做了俘虏。英格兰国王理查三世在博斯沃思战役中,因为战马少了一个蹄钉而失足被俘,战败亡国。这两场战争,被后人称之为因一碗羊肉汤、一个马蹄钉而输掉了的战争。显然,这一定不是事实的真相。他们之所以战败,恐怕最主要是因为其内部危机已经到了致败的临界点,而羊肉汤和马蹄钉只是影响战局的表象。就像大厦将倾时,必定会先出现一些裂纹,此时无论怎样去填补抹平裂纹都无济于事,因为大厦的主体结构和支撑系统已经毁坏,如果认为是裂纹导致了大厦倾倒,那肯定是本末倒置。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不时存在着“滑坡谬误”现象。比如,军事理论研究大都遵循“是如何、谓如何、应如何”的逻辑范式,先收集一些资料或战例,然后凭“由此”推导出“可见”。但问题在于,这些“可见”所揭示的是偶然还是必然,反映的是表象还是本质,制约的是局部还是全局,影响的是眼前还是长远,则多少显得模棱两可。倘若仅靠一鳞半爪的素材、浮皮潦草的归纳,那么出现“滑坡谬误”就不可避免。对于这一现象,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尖锐指出,A做了一篇文章,B对A作补充,C又说B不好,应改进。一群人在A文的基础上忙碌,却不问A的文章是否符合科学的原始问题,一旦A错了,大家都劳而无功。

冰山理论告诉我们,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大部分的体积都隐藏在海面之下。对战争而言,其之所以令人神往、引人入胜,就在于它向来不以真面目示人。特别是当今的战争,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催生下,敌对双方的对抗愈来愈呈现出混杂性、隐匿性和反逻辑特性,甚至经常出现类似于“羊毛出在牛身上却让猪买单”及“指东打西却毁了南北”之怪象。在千头万绪、千变万化的战场上,谁也说不准哪一个线头会扯出一卷千尺彩练,谁也不确定哪一个苗头会成为改变战争进程的拐点。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说过,战争的复杂性超越了人类思维能够理解的极限。置身于无缘无故发生、非因非果导致的战场对抗态势,如果硬靠逻辑推理欲从已知推及未知,难免会掉入“滑坡谬误”而无法自拔。

哲学家培根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这就明白地告诉人们,辨别未来战场上形形色色的信息,最好沿着由“怀疑开始”的思路进行再思考、多思考,有推理也有反推理,重直觉也重反直觉,会联想也会反联想。利用经验,又不为经验所束缚;善于决断,又不至于陷入武断之中,如此才有可能掌握真正的情况、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战争准备和战场决胜提供科学指导和有力支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09: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警惕武器装备的“合成谬误”■张西成一位经济学家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叫“合成谬误”,说的是每一个局部看上去都是合理、正确、有效率的,加在一起却可能是一个谬误。“合
2024-04-12 05:38:00
谣言粉碎机:西方对华认知中的谬误和事实真相
本文转自:人民网设计:趣动全媒体工作室 方红
2022-12-29 15:34:00
5G不如4G,谬误认知多。说国外不推广5G的,知道国外高铁不普及吗
关于5G的认知谬误怎么这么多?到处都是!看这一位,通篇七、八十个字罗列了一大堆5G问题,其认识简直就没概念一样。5G稳定性不如4G?就网络来说,4G咱们中国已经有了接近500万个
2022-12-31 11:00:00
...d\">孙伟刚:纳右中部工这个男人名叫孙伟刚,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一名研究人员。他现在向大家...
2022-12-13 15:23
本文转自:西双版纳报误区33:无烟环境主要靠大家自觉,不需要立法。解析: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8条实施准则明确指出:“必须立法以防止公众接触烟草烟雾。自愿的无烟政策一
2022-12-30 10:19:00
孟姜女真的姓孟?这只是一个流传了两千的谬误
穿越剧的主人公在遇到一些历史名人的时候都会闹出一些笑话,比如像胡歌版的神话中就有这样一段尴尬的偶遇。当时的胡歌正被抓去修长城,他在这里遇见了范喜良。胡歌很激动啊,毕竟这也是个历史
2023-06-09 10:15:00
事实不容抹黑!《反间谍法》“破坏营商环境”的四大谬误
...种有毒言论,法律本身和事实真相是最好的“杀毒剂”。谬误之一:《反间谍法》恶化营商环境,对外企在华投资造成“寒蝉效应”。事实真相: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修订后的《反间谍法》更加
2023-12-07 14:17:00
这些女生从小就被建议的“箴言”是假的,别再盲目相信了
...。事实上,已经存有许多科学依据来辟谣,这些根本就是谬误,我们一起来看看真相是什么吧。辟谣:那些女生从小被骗到大的“谬误”谬误一:不穿内衣胸会下崔女生胸部下垂真不能让内衣“背锅
2022-12-18 15:37:00
光大大讲堂再次开讲|姚景源:宏观政策要打好组合拳,避免合成谬误
...要围绕稳中求进的目标,政策不能相互打架,要避免合成谬误。另一个是打好扩大需求组合拳,稳住进出口。经济恢复有一些反复是正常的姚景源表示,把握任何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主要看四个指
2023-08-19 14: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