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以技术创新为引领 京投发展助力TOD高质量发展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14 16:38:00 来源:新京报

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总结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分享最新的典型案例,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意义。

11月4日-5日,面向TOD开发的建筑震振双控技术交流会暨车辆段上盖工程原位动力试验观摩会在北京召开。作为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会议,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自全国各大设计院和高校的嘉宾,共同探讨TOD开发的前沿技术,推动我国建筑结构行业的技术进步。

据悉,本次会议由中国勘查设计协会结构分会、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作为指导单位,由清华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京投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业内聚焦建筑震振双控技术,探讨TOD的机遇与挑战

TOD是当下中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模式,轨道交通振动问题一直是其建设的难点。多年来,业内专家在振动控制技术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实践,已经初步掌握成熟解决方案。

其中,建筑震振双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振动控制技术进展的重要成果。该技术是指利用包含竖向隔振和水平隔震模块的三维隔震(振)支座,实现结构竖向微振动和地震引起的水平震动的双重控制。这项技术对于支持城市TOD开发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会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总工程师束伟农,以北京平西府车辆段上盖开发、五路居停车场上盖开发、北安河车辆段和东坝车辆段作为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项目案例进行介绍。其中,针对轨道减振,以平西府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为应用案例,减振降噪主要措施有:库内整体道床与主体结构设缝分离、在道岔区增加道砟垫等;重点介绍北安河TOD项目总体设计,进行震振双控,建立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得出通过改变布置方式能够取得更好的隔振效果的结论。

以技术创新为引领 京投发展助力TOD高质量发展

11月4日-5日,面向TOD开发的建筑震振双控技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企业供图

清华大学教授潘鹏在《地铁周边建筑三维隔振技术研究》报告中提到,他们对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咽喉区全部盖上建筑使用3D-RFPS支座进行震振双控。在咽喉区上盖建筑中,施加竖向振动激励验证支座的隔振效果,进行水平推拉试验模拟地震作用下结构的隔震情况。

建筑震振双控技术经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已初步证明了其在提升建筑隔震性能和舒适度方面的优势。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与应用,也在持续不断的探索中取得新突破。

京投发展坚持创新迭代,筑牢领先的核心竞争力

TOD是一个具有高技术门槛的物业开发形态。但是,由于工程复杂、技术门槛高、开发周期长等难题,对开发商提出更高的要求,技术门槛构成了地铁公司、TOD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尤其是在减振降噪方面,对技术的要求极为严格。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周福霖介绍,现在震振双控技术在国内外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应用之前要经历专家论证、隔震-振机理合理清晰、装置性能足尺实验等6个阶段。

此外,全国工程勘查设计大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丁洁民认为,随着轨道交通与TOD模式的法则,针对震振双控支座的研发逐渐热门,但目前震振双控产品的应用仍然较少,关于振动控制评价方法的改进、震振双控支座的数值模拟、震振双控结构的振(震)动响应控制情况、震振双控设计理论等方面国内外研究尚不全面,仍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

以技术创新为引领 京投发展助力TOD高质量发展

14年来,京投发展先后开发多个标杆项目,实现了TOD产品的不断迭代。企业供图

14年来,京投发展一直专注TOD领域,在减振降噪领域更是掌握了核心技术,取得十多项专利技术。其和高校、机构不间断地进行合作,强化产学研联动,推进建筑震振双控技术取得新突破,把减振降噪这件事越做越好。

这次会议,京投发展在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段上盖项目提供场地,开展车辆段上盖工程原位动力试验。

北京地铁16号线北安河车辆基地上盖项目,共有23.94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用于商业、住宅综合体开发。该项目由京投发展组织开展建筑震振双控技术研究工作,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设计,清华大学提供技术支持,并与震安科技共同研发了新型高性能技术产品。为了展示隔震(振)支座的使用效果,在项目现场开展三维隔震(振)结构水平隔震性能演示和竖向地铁振动隔振性能演示,实现技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TOD开发模式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其需要考量的因素更多。在减振降噪方面,京投发展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希望凭借先进的建筑震振双控技术,拥有打造更复杂的、更高能级的、更大规模的TOD产品的能力。

当然,除了减振降噪专项研究体系,京投发展还研发了多项TOD技术体系并落地实施,例如客户场景研究体系、盖上主题公园专项研究体系、盖上“咽喉区”功能专项研究体系等。京投发展先后开发了西华府、琨御府、公园悦府、岚山、愉樾天成、北熙区、森与天成等标杆项目,实现了TOD产品的不断迭代,走在行业前列。

未来,京投发展将持续创新,以前沿的技术提升产品与服务,为业主构筑充满效率和幸福的家园,推动TOD高质量的发展。

文/袁秀丽

编辑 武新 校对 柳宝庆

(来源于:新京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4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让节能低碳“心里有数”,浪潮海岳智慧能碳双控平台正式发布
...“碳中和”目标的落地。未来,浪潮海岳将持续加大绿色技术创新研发,结合机器学习、大模型等技术,不断完善优化产品,促进成果转化,打造智慧能碳双控平台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为绿色低碳高
2024-07-29 16:22:00
...术研发、改造、推广、评价,持续挖掘节能减排潜力,以技术创新提高节能降耗水平,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降低能耗目标,华阳集团一矿优化生产工艺、开展技术革新,切实降低原煤生产综
2023-02-25 05:54:00
节能降碳提质效 先行先试闯新路
...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GDP增速,统筹节能降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节能降碳做“减法” 能源消耗持续“瘦身”目前,包钢超低排放改造已进入收尾验收阶段,从202
2024-04-10 05:59:00
...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紧跟党和国家的脚步,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持续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绿色建材三星级认证”“碳足迹认证”“
2023-07-21 15:08:00
...果省内转化的有益探索。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工作,着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全省先后组织实施绿色低碳领域省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83项,累计投入财政资
2023-10-29 06:45:00
...能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达州钢铁在节能设施设备和技术创新上体现了较高水平,希望达州钢铁继续落实节能减排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严格能耗控制,以实际行动推动生产绿
2023-10-21 07:34:00
...”很大程度就体现在绿色发展上,发展绿色生产力是经略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关键着力点。擦亮生产力的“绿色”标签,以夯实绿色基础为前提、以做强绿色动能为路径,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新
2024-04-01 03:10:00
...增量优先、以新代旧、激励创新、市场驱动”发展导向。技术创新与碳排放交易,是创新型减碳的重要举措。中江国际集团深耕海内外市场多年,在项目投(融)资、建设、运营上优势突出。集团旗
2023-08-04 07:30:00
院士齐聚,纵论建筑结构理论与实践创新
...克服工程难题,旨在为建筑业实现“智能、绿色、安全、高质量、可持续”等发展目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和实现AEC(即建筑、工程和施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多视角、针
2023-12-12 21:1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可梦AI开放测试获首批企业盛赞!“短剧男频标杆”的蜜糖网络实力入驻,共启AI短剧工业化新篇
短剧行业全流程智能平台可梦AI正式开启企业测试通道,凭借“真AI驱动全链路、需求响应极速、企业服务定制化”的核心优势,迅速赢得首批入驻企业的高度认可
2025-11-04 13:50:00
CFCA安心诉存证服务,融资租赁行业的电子证据守护者
目前,融资租赁行业正在快速向数字化转型迈进,行业内线上业务的繁荣发展,使得电子数据在交易出现司法纠纷时所起到的作用愈发重要
2025-11-04 13:51:00
当年轻人开始在夏天“进补”,巨量星图如何用一场计划“养”出多个品牌破圈增长
当养生成为这届年轻人的日常,一边熬夜一边搜索“祛湿攻略”,左手冰美式右手胶原蛋白,已成为他们的生活常态。对于大健康品牌来说
2025-11-04 13:52:00
平台化协同·场景为先--中叉网对话安庆联动属具公司的高质量跃迁
2025年8月上旬,“合力改变物流搬运方式--合力•中叉网 | 2025中国叉车和移动机器人高质量发展万里行”再次走进安徽叉车集团旗下的安庆联动属具股份有限公司
2025-11-04 13:52:00
智造能力的跃升,正在成为中国品牌突破创新的底气
智造能力的跃升,正在从结构上打破「高端化」市场格局。以厨电市场为例,以往在单价8万元/㎡以上住宅项目中,进口厨电占比高达78%
2025-11-04 08:12:00
畅通京津冀算力“高速路”!河北大力推进京津冀三地网络协同、服务协同、算力资源协同
河北大力推进京津冀三地网络协同、服务协同、算力资源协同畅通京津冀算力“高速路”10月17日,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
2025-11-04 0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近日,省工信厅公布省级人工智能硬件优质产品名单,全省18个入选产品中,厦门独占8席,包括瑞为
2025-11-04 08:38:00
在生成式AI重构流量分配格局的2025年,中国GEO服务商市场已形成清晰的三大梯队。据《2025中国生成式AI搜索生态白皮书》数据显示
2025-11-04 08:49:00
在生成式AI重构流量分配规则的2025年,企业面临着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同样是GEO服务,不同服务商带来的商业回报差距能高达300%以上
2025-11-04 08:5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 李晓平)我市再添人工智能新型孵化载体——10月31日,位于数字立方大厦的思明未来科技园正式揭牌运营
2025-11-04 09:10:00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星巴克咖啡公司宣布与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
2025-11-04 09:31:00
在远程操控下,焦炉“四大车”(装煤车、推焦车、拦焦车、熄焦车)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通过设备预测性维护系统,设备的早期故障得到智能诊断……在河北新兴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兴能源科技公司”)
2025-11-04 09:01:00
“产业炬光灯”聚焦厦企笃正新能源 紧跟市场谋创新
“产业炬光灯”聚焦笃正新能源。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把阳光“存”起来,变成随时可用的电能。厦门企业笃正新能源在离网光伏储能领域持续深耕
2025-11-04 08:07:00
需求释放结构升级,消费市场涌动“焕新”潮
“还有咖啡节”在玄武湖公园打造了时尚潮流集市,吸引许多市民前来消费打卡,在明媚秋光中度过惬意周末。 通讯员 常成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今日关注数字4
2025-11-04 07:41:00
机器人“派上用场”,课堂知识接轨产业需求
105支高校战队在宁角逐“埃斯顿杯”——机器人“派上用场”,课堂知识接轨产业需求机器人正在进行自主抓取挑战︐参赛选手紧张调试
2025-11-04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