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赵构阻止岳飞北伐,注定了南宋待亡的结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4 19:4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放眼北宋南宋两百多年时间里,宋神宗和宋哲宗绝对不差的。宋神宗变法图强,从保守派主张放弃西夏故土一味求和变成积极备战进攻西夏,任用王安石变法,虽然最后因为各种因素失败了,但是好歹有进取心,不甘于满足现状混吃等死。

而宋哲宗也是十几岁亲政后就主张继续变法,大力支持对西夏的军事行动,在宋哲宗亲征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北宋已经把战线推到西夏首都附近的横山山脉了,可以说正常情况下西夏就要被一步步放血灭国,结果倒霉在哲宗20岁出头就英年早逝没有后嗣,只能从弟弟里找继承人,结果一帮大臣出于私心,居然拥戴宋徽宗继位,导致靖康之变,可以说如果宋哲宗不那么早死,那北宋可以把西夏灭国,根本不可能被金国灭亡。

为何说赵构阻止岳飞北伐,注定了南宋待亡的结局

南宋迎回二圣只是宋朝的口号而已,以南宋的国力和金军的战力来看,哪怕赵构全力支持岳飞北伐岳飞能恢复原来北宋失去的领土就不错了,成吉思汗时期战力巅峰的蒙古面对已经汉化百余年战力衰退的金朝都用了两代十余年到窝阔台时才消灭了金朝。

为何说赵构阻止岳飞北伐,注定了南宋待亡的结局

另外,岳飞北伐不一定能得到南方士族以及士大夫的全力支持。靖康之后,朝堂一帮大臣几乎都是南方派,赵构又不可能征大臣的税,所以南方百姓成了税收大头,但是仅仅靠南方的税是不足以支持大规模北伐,就算岳飞继续打,最好的情况是收回故土,但是消灭女真十分吃力。

为何说赵构阻止岳飞北伐,注定了南宋待亡的结局

灭亡金国,仅仅靠一个岳飞是不行的,就算以后宋军是赶走了金军,那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成吉思汗攻金都用了很长时间,宋不可能去东北灭金,宋没有这个能力,迎回二帝只是口号而已。再者,赵构已经是皇帝了,二帝就算是回来,又能怎么样?仗如果真的打到那个时候,说明赵构的能力是相当可以的,皇位不可能不稳。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赵构团体是个苟安求和派,赵构的能力也远远不行,赵构是个深宫里长大、性格懦弱的一个人。

为何说赵构阻止岳飞北伐,注定了南宋待亡的结局

在岳飞身上,能看到赵匡胤、潘美、李继隆等名将的影子,这是赵构一朝唯一的希望。赵构如果北伐成功可以扬名天下,但是失败了就万劫不复,维持现状可以继续当南方小皇帝,还有就是古代通信不行,所以将在外一般自由发挥,岳飞刚打出战果,赵构还没收到就发了撤军指令,有战果皇帝肯定想继续打,但是战机已经错过了,归根到底还是皇帝压根没有啥进取之心,只想偏安一隅。

为何说赵构阻止岳飞北伐,注定了南宋待亡的结局

苗刘兵变给赵构带来的冲击太直接,太强烈了,身边的禁军都能哗变,一度威胁皇帝的生命,统兵在外的将领能干什么都不敢想,如果让岳飞北伐成功那就更危险了。退一步讲,如果北伐不成功,那对于赵构就更糟糕了,他害怕自己步徽钦二帝的后尘,直接被掳走。所以说来说去,权力欲和对失去权力的恐惧让赵构不惜一切代价的议和,那岳飞显然从任何角度都是最碍眼的那个人。

为何说赵构阻止岳飞北伐,注定了南宋待亡的结局

岳飞主张迎回二帝,这种思想注定了岳飞的结局。任何人当了皇帝,都不允许有人动摇自己的统治,哪怕自己真心想迎回二帝,结局也是土木堡之变的翻版。赵家得国不正,功高震主是凡宋一朝的梦魇。相比外敌,他更怕威震华夏的岳家军,更怕民心皆向的岳飞。黄袍加身,烛影斧声,赵家人永远的心魔,可惜了岳飞父子,可惜了华夏百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亡国之君宋徽宗风流的误国成本究竟有多高呢
...如此,宋神宗驾崩后,帝位交由赵佶的哥哥继承,也就是宋哲宗,赵佶被封为遂宁郡王,可惜天意弄人,宋哲宗年仅25岁就病逝了。登基成为皇帝,腐朽统治宋哲宗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没有留
2024-02-28 17:08:00
从王安石到苏辙:宋朝变法之争及其深远影响
...京城,并且一路风生水起。最终成为了宰相。此时的皇帝宋哲宗已经成年,能够独立处理朝政。当统治权从太后手上回到哲宗本人手上后,踌躇满志的他准备继承父亲的遗志,重新开始变法。 苏
2024-02-14 18:00:00
为什么宋朝的皇帝不热衷扩张领土?
...也一度被北宋压制到亡国边缘。宋神宗之后,北宋先后是宋哲宗和宋徽宗主政。宋哲宗在位期间,继续对西夏发动讨伐,到了宋徽宗在位期间,宋徽宗对西夏坚持哲总时期的策略,并且在辽朝后期,
2023-02-01 20:35:00
经历两废两立的孟皇后最后是什么结局
昭慈圣献皇后孟氏,宋哲宗赵煦第一任皇后,其二度被废又二度复位。(一)孟皇后第一次被废宋哲宗是北宋的第七任皇帝,其父宋神宗去世时年仅七岁,朝政大权由奶奶高太皇太后把持。儿女的婚姻,
2023-07-02 22:15:00
为何说宋徽宗当不好皇帝更救不了大宋王朝
...就撒手人寰,那时,宋徽宗赵佶才只有三岁,八岁的哥哥宋哲宗继位。十五年之后,悲催的事情又发生了,年轻的宋哲宗赵喣因病去世,哲宗无子嗣,兄终弟及,宋神宗留在世上的儿子仅剩五个,赵
2024-05-16 20:25:00
...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而在宋朝的皇帝当中,宋哲宗是一个很短命的皇帝,十岁继位,当了十五年皇帝,只活了二十五岁就死了,但很多人却觉得,宋哲宗却是宋朝最可惜的一个短命皇帝
2024-06-02 20:32:00
...宋仁宗养子宋英宗赵曙、宋英宗子宋神宗赵顼、宋神宗子宋哲宗赵煦、宋哲宗弟宋徽宗赵佶、宋徽宗子宋钦宗赵桓,共7代9帝,是为北宋时期;又经宋钦宗弟宋高宗赵构、高宋宗养子宋孝宗赵春、
2024-05-04 15:28:00
北宋军队为什么不出兵营救被掳的皇帝
...通,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本无帝王命的赵佶,在宋哲宗赵煦死后因无子嗣继承而成为北宋第八位皇帝。据说在他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随后宫内就
2023-11-03 20:07:00
一文了解北宋九帝都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受到沉重的打击,病情恶化,不久便去世,终年38岁。7、宋哲宗赵煦赵煦是宋神宗第六子,本名赵佣,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弥留之际,在宰相王珪等人的请求下,赵煦被立为皇太子,神
2024-12-08 19: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