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央视网消息:“寸草不生”“不能耕种”是大家对盐碱地的第一印象。而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这里的盐碱地不但种出了苜蓿,还养出了被端上杭州亚运会餐桌的柴达木盐羊。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尕海镇,牧民们正忙着自家牛羊出栏,一车车“柴达木盐羊”将从这里被运输到各地,加工成多样化的肉产品走向市场。
这些年,随着盐碱地改良,让这片盐碱地上种出了优质牧草,为当地的牛羊养殖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饲料。
尕海镇努尔村是传统牧业村,大部分村民都从事牛羊养殖。通过驱“碱”化“盐”土地改良,这片戈壁滩已经成了饲草基地,万亩优质紫花苜蓿流青溢翠、迎风摇曳。当下,一台台牧草收割机穿梭田间,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某草业公司负责人鲍奎称:“今年我们的苜蓿种植面积是22000亩,目前收割已接近尾声。”
这两年,经过攻关,当地突破了盐碱地苜蓿种植保苗难、产量低的难题,同时还优化了饲草种植结构,保证了优质豆科饲草供给。通过逐步改善盐碱地的土壤条件,青贮玉米、燕麦、青稞等适合牛羊的优质饲料也能在这里种植了。充足优质的牧草解决了牲畜冬季饲草料短缺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编辑:王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3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