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头条大赛(第19季)丨郑劲松:“献新”记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06 17:06:00 来源:重庆晚报

头条大赛(第19季)丨郑劲松:“献新”记

头条大赛(第19季)丨郑劲松:“献新”记

“献新”记

文/郑劲松

是应该有一场仪式,来迎接又一年的第一茬新米。

山区比平坝的季节似乎要迟几天,谷物也就随之晚熟几日。处暑之后,天气依然炎热,但风中吹来的,除了一丝清凉,已有一丝稻香,那是米香的前奏。

“手提秧头一百天!”每到这时,父亲就要重复着念。“是可以献新了!” 院坝里的奶奶一边洗着衣服,一边望望坎下不远的稻田,那儿已经渐渐变黄,于是扭头对正在宰猪草的娘说。我一听就乐了:难怪昨天娘赶场要买“一刀”肉回来,最近家里可没谁过生呀?原来是又一年稻子熟了,献新节来了。

那时的乡下孩子盼着各种节。因为过节就意味着大人想方设法弄点好吃的。“黄桶”里的余粮所剩无几,田里的稻谷却黄了,生活的希望接上了趟,当然令人高兴。连家里那条“狮子”狗的叫声也圆润起来。狗和狮子当然是两码事,娘给它取名“狮子”,是希望它长得威武雄壮一些。儿时的乡下就这样,贫瘠的生活里总充满快乐和希望。

狗是人类忠实的伴侣,这观念同样来自乡间。每年献新节到来,要么是爷爷奶奶,要不就是喜欢摆龙门阵的父亲,总会讲起那重复了若干次的神话故事:很久很久以前那年的初秋,稻谷成熟,大地一片金黄,人和狗都载歌载舞,庆祝着即将到来的丰收。可是,一天傍晚,突然狂风四起,乌云密布,一阵飞沙走石之后,月白风清,田里的金黄转眼间不见,稻穗被整齐地割走,一粒不剩。辛苦一年的希望破灭了,到处是人们的哭声和洒落一地雨点似的泪水……村里年龄最长的爷爷说话了:“一定是妖怪作孽!这妖怪有一条长长的带着刀片的尾巴,是它把稻穗收走了。这只妖怪住在很远很远的大海中的一个岛屿上,没人能够到达……”老爷爷仰望苍穹,欲哭无泪。

村里一条狗,一条英雄的狗出现了。它似乎听懂了老爷爷的话,摇摇尾巴,抬起头,眼神坚毅地看了看爷爷,义无反顾地转身离去,一头冲进无边无际的黑夜。它要去找到妖怪,把稻种抢回来……它爬过99座山,趟过99条河,终于游过三江五湖四海,找到了妖怪所在的那座岛屿。妖怪不在,只见到满晒坝金灿灿的谷子。狗自知不是妖怪的对手,赶紧在晒坝打了几个滚儿,浑身粘满谷粒后,迅速逃离。它咬紧牙关,再次游过三江五湖四海,趟过99条河,爬过99座山,又回到它和人类的故乡,满身的谷粒仅剩下尾巴上的几颗。

第二年春天的播种季节,老爷爷满含热泪取下英雄狗带回的稻种,撒到秧田里。说来也怪,那种子见风就长,迅速扩散为满山绿油油的秧苗,人类得救了。老爷爷说,这一茬稻谷成熟时,要举行一个仪式来纪念这来之不易的重生。这就是献新节。

“献新节”的劳动伴着古老的讲述同时进行。父亲一边讲,一边带我到了坎下那块田边,用镰刀割下了几绺最黄最熟也最饱满的稻穗,带回家里,手工剥开,一粒粒新米就跳到碗里。当然,这也只是一个仪式,一个意思。仅这百十来粒新米是不够一家人吃的。娘早已备好一大瓢老米,和新米淘了就一锅煮了。

柴火灶,甑子饭。半生半熟时,筲箕沥米,饭香就飘满整个房间。甑子下面煮上那坨肥肉,还有几只茄子和豇豆。茄子豇豆不能切,必须保持完整。不一会儿,饭熟了,茄子豇豆也熟了。

仪式正式开始。奶奶在院坝边摆好长条凳,娘用一只碗装了冒着热气的米饭,另一只装了豇豆茄子,再用一只盘子装了那肉——此时的名字叫“刀头”,是神圣的供品,谁也不能乱动。爷爷和父亲则在地上堆起纸钱——乡下人又叫“福子”,点上香烛。“烧福子”,就是一种自然祈祷,当是敬天地。青天在上,大地在下,靠天吃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在传统乡村淋漓尽致。

哪一粒饭是新米?早已分不清。娘说,今天吃的都是新米。一家人都笑了。

我仔细看着碗里,还想分辨出新旧米来。这样的情形,被村里的大人们笑了很久。笑着笑着,他们就老了,笑着笑着,我也长大了。

最早记得“献新节”情形,六七岁。而今,古老的献新节,早已在故乡被人淡忘,奶奶、爷爷、娘都先后走了,融入那片曾经长出新米的土地。自己也年过半百,怀旧情绪潜滋暗长,每到这样的季节,总像有一茬新米急着要从体内长出来,情不自禁地又想起已故诗人傅天琳的一首诗《让我们回到三岁吧》:

让我们回到三岁吧

回到三岁的小牙齿去

那是大地的第一茬新米

语言洁白,粒粒清香

这诗,或许也来自诗人童年的“献新节”记忆吧。其实,很多地方又把这节叫“尝新节”或“吃新节”,这是自然与人类的双向贡献与致敬,有着面向自然万物的低调与谦卑。

不是吗?离开乡村多年,早已不事稼穑。但嘴里吃着大米,心里总还能时不时想起故乡的稻穗。如果借这篇文字回到故乡,如果每个文字能化成一串谷穗,我真想把它献到故乡的田垄上,让故乡的阳光晒晒,月光晾晾,闻闻这一瓣新鲜的心香。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版面欣赏

头条大赛(第19季)丨郑劲松:“献新”记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头条大赛(第19季)丨郑劲松:“献新”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6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了电影口碑的发酵。”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一级编剧杨劲松表示。身材魁梧的猩猩社恐又胆小,假扮孙悟空的他,连一句“我是齐天大圣”都喊不出来;装神弄鬼骗贡品吃的黄鼠狼是个超级话痨,
2025-08-12 07:47:00
头条大赛(第19季)丨龙宇环:一本书带我回故乡
一本书带我回故乡 文/龙宇环周末没有出门,在家读书。夏天的雨是好爽,不仅层次分明,而且强劲有力,我倚窗而立,清新的空气和着淡淡的花草味随雨声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我宅家,读一本好
2023-07-14 10:42:00
《小妖怪的夏天》定档,陈思诚执导电影《千里江山图》
...的“乐园旗遇”旗袍文化艺术节主题下推出“AI旗袍设计大赛”“沉浸式旗遇游园”等活动。上影发掘“AI+影视”创作人才力量的两项大赛在发布会上颁出奖项。其中,“全球AI电影马拉松
2024-06-16 23:06:00
...“炒冷饭”的窠臼。在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一级编剧杨劲松看来,《浪浪山小妖怪》拍得很聪明。影片叙事没有夺去孙悟空、唐僧等4人自带的“光环”,而是将镜头对准了那些平平无奇、被命运
2025-08-20 07:42:00
壹粉食堂|五香甜沫来啦!用料和下锅顺序很讲究,这样做味道超绝
...至情报站哦~一起来传递美味,分享美食,还有机会获得头条推荐红包哦!【参与方式】下载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在情报站编辑文字/图片/短视频/音频上传即可,快来情报站一起
2023-11-27 11:15:00
大王别慌张:当喜剧人发现芸芸众生
...天才的位置,就这样被确认了下来。大众苦等第三季喜剧大赛而不得,短剧时代骤然降临。“少爷与我”,另一对与土豆、吕严齐名的喜剧CP,推出短剧集《少爷与我》;“皓史成双”闯入影视行
2024-02-28 19:05:00
人报甘头条  |  连续6届!甘肃学子国际大赛获金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赵帅杰大赛现场近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国赛决赛现场赛在天津大学举行,甘肃共有70个项目入围国赛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甘肃学子斩获国赛总
2023-12-15 13:09:00
“”技高行天下‌遇上“味强走世界” 冰鲜榨菜引观众争相品鉴
...天下,能强走世界”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在“世界榨菜之乡”重庆·涪陵隆重举行。本届大赛深度对接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与数字经济新蓝海,汇聚全市技
2025-05-23 08:55:00
《大王别慌张》观后感:喜剧片还是得让喜剧演员来演
...别慌张》里面的主要角色基本上都是来自《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这些喜剧演员已经证明了自己在舞台上有演好喜剧,逗笑观众的能力,并且通过他们参与创作的喜剧作品,也可以看出他们都具有一
2024-03-08 15:2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码上响应”解民忧
河北新闻网讯(杜小楠)10月1日清晨,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的“码上监督”平台收到了一条紧急求助信息,辖区居民王先生为国庆假期出行提前办理了身份证
2025-10-08 12:24:00
晋州市举办“促进红色旅游 书画进万家”主题书画展
河北新闻网讯(邢园园)10月1日,晋州市文联、大地书画院在晋州镇李家庄民俗文化馆开展“促进红色旅游 书画进万家”主题书画展和笔会活动
2025-10-08 12:21:00
赵州桥景区:联动救援,落水无人机“完璧归赵”
河北新闻网讯(聂聪超)近日,在赵县赵州桥景区,游客在景区拍摄时,由于操作不慎,其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坠入水中。接到求助后
2025-10-08 12:27:00
学府碑廊传经典
学府公园花团锦簇,游客在秋雨中赏花拍照。张澍宏 摄国庆期间,学府公园内银杏初染、桂香浮动,太原市第十七届“一园一品”暨学府公园第十六届“国学艺术展”秋之篇章拉开帷幕
2025-10-08 11:16:00
当书页遇上音符,让阅读“声”动有趣南京昨举行音乐阅读分享会,新添“图书漂流”驿站30家南报网讯(记者王峰)让旧书流通,让读者流动
2025-10-08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这个假期,钟山风景区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显示
2025-10-08 08:07:00
国际金价史上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国内金饰越过1100元/克“金”彩长假,黄金热登上热搜话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长假以来
2025-10-08 07:32:00
记者走基层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 观众过足瘾
10月6日,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第九代传人李书芝(右一)教授观众表演技巧。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少打关西闯定邦
2025-10-08 07:56:00
郑州一中学就“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致歉:感恩教育细节考虑不周
华商网讯 10月7日,河南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报:10月6日,有媒体发布我校有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报道,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5-10-08 07:35:00
广州铁路警方通报:34岁男子在动车上猥亵7岁女童被刑拘
华商网讯 广州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3日17时37分,D1819次列车乘警值乘中接报一起涉嫌猥亵警情
2025-10-08 07:34:00
一群学生演员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的舞台剧《杨士莪》在启航剧场首演
2025-10-08 06:51:00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