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从三条“链”,看中医药大省的进阶之路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17 15:43:00 来源:交汇点新闻

交汇点讯 江苏是中医药大省,2022年全省中医药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1.2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总额61.6亿元、同比增长4.9%。中药产业链是我省重点打造的50条产业链之一。“加快建设中医强省”,写入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

近日出台的《江苏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让中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江苏建设重要支撑。连日来,记者走访省内中医药企业、相关高校、主管部门,探访各地如何完善链条,走出中医药大省“强身”“进阶”之路。

完善供应链,“药材好,药才好”

中药格外讲究药材,中医药产业发展从“链”上发力,首先要从源头上完善药材供应体系。眼下,整个中医药行业面临原材料涨价问题,这直接关系到相关药企的供应链安全。

“300多个常用药材,200个在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中药发展的利好政策,极大地鼓舞和支持了中药材行业发展的信心,一批“游资”随之进入这个市场,药材价格出现极不正常的“暴涨”势态。比如当归去年10月14日价格为50元/公斤,今年已涨至150元/公斤。

业内人士认为,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会导致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应对之策往往是缩减产能,依靠原有存货保障医疗机构需求。如何应对经营风险,考验药企的供应链韧性。

从三条“链”,看中医药大省的进阶之路

“我们在全国19个省区市建立了69个中药材种植基地,把优质种源掌握在自己手里。”去年,扬子江药业集团再次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旗下江苏龙凤阁道地药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殷建华告诉记者,集团极其重视药材的维护和选用,像大家熟悉的蓝芩口服液所用栀子,就源自福建宁德福鼎市贯岭镇茗洋村3000亩“三无一全”标准化种植基地。

一味好药材,一头连着优质种源,一头牵着种植加工方式。“优质药材是保证中药有效、安全、稳定的基础。2016年扬子江药业建设栀子标准化种植基地以来,着力规范栀子种植、产地初加工等,2022年取得‘三无一全’品牌认证。”殷建华说,所谓“三无一全”是中药材道地品牌品种的建设标准,指无硫黄加工、无黄曲霉素、无公害及全过程可追溯,涵盖基地选址、种子种苗、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产地初加工、仓储、运输等关键环节。

“只需扫描药材包装上的‘溯源码’,便可了解该产品所属种植基地的年均温度、降雨量、播种情况。”殷建华介绍,扬子江药业集团2018年上线中药材生产全过程溯源系统,结合条码、二维码、物联网等技术,对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运输等进行全程记录和追踪。在甘肃张掖,扬子江药业还对合作共建的4000亩板蓝根种植基地开展实时监测和药材条形码管理。

不仅要“开源”,还要“提质”。银杏叶是一味中药原材料,邳州是全国银杏叶主产区之一。扬州大学银杏团队多年来扎根于此,研究怎样提高银杏叶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我们团队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叶用银杏采叶圃,通过筛选银杏种质资源、采用截干幼化、高密度栽培等田间技术措施,促进植株复幼与有效成分积累,显著提高银杏叶亩产量。”该团队教授王莉表示,通过与企业合作在湖北、辽宁、陕西、贵州等地推广实施该技术,确保道地药材更好发挥作用。

“确保供应链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高中药材质量和安全性,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根本需求。”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投入数千万元自建、共建重点品种药材生产基地,比如在连云港市东海县自建近万亩金银花、青蒿等种植基地,以保障药材供应;同时建立优质供应商名录,和全国百余个中药材供应商强化联系,2022年相关中药材累计采购近2000个批次、品种逾800个。

优化创新链,从“质改”到“智改”

中药产品药材来源复杂多样。过去,生产制造装备相对落后,药材质量不稳定、生产工艺简单粗放,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批次间差异大,影响疗效。

2021年,《江苏省“十四五”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发布,明确将中药产业作为“十四五”发展重点之一,鼓励引导企业持续创新攻关,加强中药新药研发和经典名方挖掘,培育名方大药,推进中成药上市品种二次开发,推动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做好“匠心”传承,也要创新发展。今年,康缘药业4款1类创新药相继获批临床,近年来拿下4款中药新药,拥有51个中药独家品种。“我们首创以功效成分群为核心的制药全过程质控体系,突破中药质量提升‘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率先实现药品质量从两端静态向全程、动态、整体控制的转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康缘药业相关技术负责人透露。

生产工艺的改造提升同样关键。传统中药材提取过程中,加水量、提取温度、煎煮时间、中间体控制等,都靠工人的经验,容易造成药品质量不稳定。而走进扬子江药业集团旗下龙凤堂年处理5万吨中药材的提取车间,几乎见不到工人的身影,记者只在车间四楼200平方米的中控室看到几名工作人员。

“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立足国际先进水平,将中药生产制造水平提升到新高度,打造中药产业链长板,借助设备技术优势改变传统中药生产工艺,为质量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提供持续增值空间。”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保华感慨,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以中药材物流自动转运及自动投料为例,由于中药提取是多味药生产,药材投料的品种多,在生产过程中数据信息交互量非常大,“车间通过一年多的人机磨合和流程优化,才实现高效顺畅的自动转运和自动投料。”

“智改数转”不仅节省人力、提高产品一致性,更带来产能的提升。目前,龙凤堂已打造2个江苏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公司中药材仓储能力达到11500吨,预计今年中药材处理量可超30000吨。今年7月初,扬子江药业集团再次荣登2022-2023年度中国医药制造业百强榜首。

“从现阶段来看,我省中药企业在‘智改数转’上整体还有上升空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严国俊看来,当前我省中药产业智能制造应用多集中在生产后端的罐装、分装、外包等环节,在整个中药生产的前端、中间环节参与度还较少、不够深入,尤其是通过数字智能化进行中药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环节的应用还不够成熟。

如何破题?为提高装备自主配套能力,我省加大了国产中药制药装备首台套推广应用力度,“省工信厅联合省财政、银保监局,为首台套装备推广应用给予所购保险费用80%的财政补贴。”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负责人举例说,南通恒力医药设备有限公司“小丸自动灌装联动生产线”等被认定为首台套重大装备,填补了行业空白。

截至目前,我省中药产业领域累计已创建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内12家中医药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其中,天江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能力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济川药业“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扬子江药业“蓝芩口服液”等品种市场年销售额均超10亿元;其他如热毒宁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桂枝茯苓胶囊、黄葵胶囊、胃苏颗粒、柴胡颗粒、银杏叶片等中药大品种以及六神丸、王氏保赤丸、季德胜蛇药片等特色产品也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培强人才链,抢风口、补缺口

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医药人才提供基础性支撑。此次《江苏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特别提出,要建立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

“中药制造,急需既懂中药又懂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交叉人才。”严国俊指出,越来越多的医学、药学院校都陆续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本科专业。目的就在于将中医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交叉融合创新,以适应中医药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一言以蔽之,既要抢占技术风口,也要填补人才缺口。“对学生和老师来说,要全面了解中医药发展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又要将现代科学技术有机应用到中药生产的具体环节并对其质量控制起到关键作用,掌握这两方面的技能,是今后人才培养总体的要求和方向。”

中西医知识兼备的人才同样难得。“传统中药学的学习模式与现代医学特别是西药学割裂,这成为人才培养的一大瓶颈。”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孔令义说,一方面,要让学生领略中医药的博大精深,激发兴趣;另一方面,要发挥中医药学与现代药学的交叉优势,体现中西融合。为此,该校升级了“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等课程内容,开设68门跨学科选修课,体现中西融合。

医药产业的人才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大。“江苏中医药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创新生态良好。自古以来流派纷呈,有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山阳医派等,为江苏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必须要做好传承接续。”今年5月20日,江苏康缘药业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肖伟在南京举行的扬子江工商峰会上,再次为人才问题“鼓”与“呼”。

“具有多学科知识交叉背景的优秀中医药人才,是中药产业急需的人才。”肖伟表示,康缘药业高薪引才不遗余力,每年拿出研发投入的3%-5%以上用于人才培养,并组建了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博硕士占比70%以上的500余人的队伍,既涵盖中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临床医学等,也包括自动化控制、中药质量控制、信息与计算等专业领域。

眼下,校企引培共育的模式正在走向深化。“中国药科大学产教融合留学生班,是集团产教融合一体化人才培养的一个项目。”扬子江药业集团人力资源体系负责人李伟军说,去年8月起,扬子江药业集团联合国内30多所知名院校,探索“师资共享、课程共建、人才共育”合作模式,“学生从大二起每学期就要抽出固定时间段到扬子江学堂上课。”李伟军介绍,集团还实行“双师带教”,即师傅带教技能、导师带教生活,储备和培养技能人才队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昉 叶真 付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个关键词看扬子江药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郜超从1971年创建起,扬子江药业集团已在医药健康领域深耕半个多世纪。如今,其已形成“扬子江”“龙凤堂”“护佑”三大品牌,培育5个10亿+规模体量产品,
2024-10-15 08:50:00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携手扬子江药业集团发展中药材产业,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量标准化建设,水宁寺镇成立龙台村股份经济联合社,与扬子江药业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枳壳中药材种植基地并建立中药材溯源系统。扬子江药业集团龙凤堂枳壳规范化种植基地建成以来,每逢
2024-11-13 06:38:00
传承岐黄薪火 创新护佑健康
...龙凤堂杯”中医脾胃青年医师菁英计划启动仪式现场。 扬子江药业供图□ 本报记者 冯玉浩大医国粹,薪火相传。日前,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建华诞辰105周年之际,第六届“董建华院士脾胃
2024-01-11 07:27:00
扬子江龙凤堂入选新一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名单,中医药文化宣教再添“新地标”
...药管理局公布新一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名单,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子江龙凤堂)作为本次泰州市唯一入选企业,与江苏省中医院等5家省内机构共同跻身
2025-02-19 10:45:00
龙凤堂中药岛首登支付宝,扬子江龙凤堂与支付宝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为百姓健康服务?一场战略合作给出了新答案。11月 24日,扬子江药业集团龙凤堂(以下简称扬子江龙凤堂)与支付宝、骁柔大健康强强联合,共同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龙凤堂中
2024-11-26 12:58:00
第三届泰山医药论坛在济南举办 龙凤堂黄芪精城市补气站亮相
...办方供图11月5日,第三届泰山医药论坛在山东济南举办,扬子江龙凤堂获颁“2023—2024年度优秀道地中药材种植(养殖)示范基地”称号。作为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会长、泰山医药
2024-11-07 23:49:00
...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作为医药制造业的领军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积极把握医药制造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和趋势,坚持中药、化学药、生物药“三药并举”战略,守正创新,努力推动医药制造
2023-05-14 03:02:00
筑链强基 扬子江药业集团探索中药全产业链“甘肃实践”
...、国际化为导向,汇聚全球智慧,共商中医药发展大计。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徐浩宇受邀出席并做主旨演讲,分享企业在甘肃布局中药全产业链的创新实践,引发业界关注。上游
2025-08-25 16:56:00
内育外引 人才铺就创新发展“进阶之路”
...年来,以岭药业通过内育外引,打造了企业快速发展的“进阶之路”:对内,搭建各类研发创新平台,持续开展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向外,积极开展中高端医药研发、技术和管理等各类人才引进。据
2023-01-06 11:2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广东清远一水库旁多人放生猫只?官方通报
中国网11月2日讯 据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网站消息,11月2日晚,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政府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11月1日
2025-11-02 23: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通讯员 徐丽麟)作为本届文博会活动之一,昨日上午,以“数智文创发展·智能共生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白马湖文化交流活动暨2025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会议在厦举办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王晓真)近日,厦门港首台自行式高压岸电转接车在嵩屿码头投入使用。该设备解决了岸电桩布置与船舶靠泊接电位置适配冗余度不足的难题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中外青年钢琴家昨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联袂献艺,以精彩的开幕式音乐会拉开2025中国·PIANO中央音乐学院厦门钢琴音乐季的序幕
2025-11-02 08:11:00
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启动
昨天,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正式启动。(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刘倩 颜艺芬)“您好
2025-11-02 08:11:00
品鉴文创 集章打卡 VR探险 到文博会来场文旅奇遇
市民在文博IP授权展选购新奇文创。(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市民积极参与“来猜茶”游戏
2025-11-02 08:11:00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人行天桥作为城市立体交通的一种形式,能有效保障行人过街通行的安全,是许多市民特别是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的设施
2025-11-02 08:21:00
河北大名,全国一等奖! 纵览(河北)传媒有限公司获突出贡献奖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李健敏)数智赋能,强农兴村。11月1日,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在邯郸落幕。来自河北省的“邯郸市大名县‘直播电商富农服务平台’”获一等奖
2025-11-02 08:29:00
江苏南京: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今日关注数字6.2%关键词产业攻坚前三季度
2025-11-02 08:41:00
江苏南京:赛事经济效应持续释放,消费市场热力升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李子俊储笑抒赛场上,球员们奔跑如风、拼抢激烈;赛场外,商圈、景区、住宿餐饮三大消费场景同步升温
2025-11-02 09:13:0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南京高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姜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
2025-11-02 09:14:00
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擂鼓开赛
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擂鼓开赛11月1日,2025仙林大学城龙舟赛在风景秀丽的羊山湖擂鼓开赛。现场20支高校龙舟队挥桨竞渡,在湖面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水上“速度与激情”。 南京
2025-11-02 09:14:00
驶向G334,穿越时光,邂逅千年“回”字古城
G334国道,东起吉林龙井,西至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在吉林省境内绵延的895公里中,不仅串联起长白山麓的林海与松花江畔的湖光
2025-11-02 10:13: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东志编辑 黄镇华二审 彭玲三审 李枫
2025-11-02 11:21:00
河北新闻网讯(刘志刚)清晨的京哈高速九门口复线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加紧施工冲刺年底通车目标;国道G228昌黄路至秦唐界段宽阔平坦
2025-11-02 1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