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刘世锦:企业家精神 优先于资本是中国经济转型的要求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12-27 11: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企业观察报

12月11日,在上海举办的“直面不确定性:民营经济的生存与创新”研讨会上,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发表了“以企业家精神引领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和企业治理结构变革”主旨演讲。

他认为,企业家精神是组合资源的资源,高于资本且更为稀缺。摆正企业家精神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关系,使企业家精神充当主角,是企业治理结构变革的核心要义。政府把选择权交给企业和市场,创新的大门才能打开。以下是刘世锦的演讲精要:

如何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解决好预期不稳、信心不足问题,已成为各界共同关切和讨论的重大议题。

回顾历史,在几个大的时间节点上,思想解放、理论突破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九十年代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本世纪初,加入WTO、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等,都是立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抛开原有的不合时宜的理论束缚,从而解放社会生产力,推动中国经济屡上新台阶。

现阶段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理解、保护、弘扬企业家精神。应以企业家精神为引领,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企业产权和治理结构改革方面要有大的理论和政策突破。

企业家才能和精神是组合资源的资源,是高于资本的更为稀缺的资源

把企业家与资本家区分开来,是一个理论问题。工业革命初期,有本钱的人才能办企业,所以资金提供者和企业创办者合为一体。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企业所有者、创立者、经营管理者分离现象,特别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提出创新理念后,人们逐步认识到企业家才能和精神是一种特殊的能力。

所谓企业家才能和精神,是指好奇心、远见、洞察力、冒险、探索、坚忍不拔、组织协调力、执行力等一系列特质,其主要职能是组合利用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现在还有数据)等各类资源。所以,企业家才能和精神是组合资源的资源,是高于资本的更为稀缺的资源。提供资本和有效组合利用包括资本在内的各种要素,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不能混为一谈。

随着社会财富增长和资本市场发展,资本提供者大量增加,中国已形成上亿人参与的资本市场,与工业革命初期的情况大不相同。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来看,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是具有企业家才能的那些人,识别并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组织各类资源,创办大量充满生机活力、具有创新进取精神的企业。他们通常白手起家,没有多少资本,穷则思变而创办企业。投资者正是看中了他们的企业家才能,知道企业家比他们能更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本,才把资本给了企业家。

企业家才能和精神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劳动,市场依照按劳分配或按要素分配原则给企业家以报酬,与所谓的剥削不是一回事。即使企业家报酬多了,也成为资本提供者,与企业家才能也能明确区分。如果企业家不再具有企业家才能,投资者也不会将资本提供给他们。

企业家精神,简而言之就是创新精神,不仅各类企业需要,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者也需要。地方竞争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特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地方主要领导者的企业家精神至关重要。

企业家应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角,但并不拥有特权

一个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能够使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脱颖而出、大显身手。现代企业是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组织形态,企业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是否有效,一个关键指标就是能否使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才充当主角。

民营企业通常由企业家创办,历史包袱不多,客观上容易使企业家施展才能,但并不意味企业家精神在一个人身上能够持续始终。内外环境变化、治理结构缺陷、二代接班等,都可能引发民营企业家精神的衰退或断档。相当多企业繁荣期不长,百年老店更是少见,企业家精神不可持续是主因。

国有企业经过多年改革,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仍摆脱不了行政化、官僚化甚至机关化的困扰。在市场竞争中表现不错的新国企,背后往往有具有企业家才能和精神的领导者,但并非常态。国有企业改革是否到位,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能否发挥主导作用仍是关键。

一个被称为企业家的人,是否能够始终名符其实,并不具必然性。企业家作为经济人、社会人,必须遵纪守法,自我约束,加强道德修养。

企业家身份并不能提供特权,反而应提出更高要求。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不少,有些曾经的企业家或进行不正当竞争,损害消费者和公共利益;或过度膨胀,重大决策失误,陷入严重风险或危机;或官商勾连,公器私用,败坏社会信用和风气,这些作为与企业家精神毫无共同之处,恰恰是企业家精神衰落或被丢弃的后果,需要引以为戒。

按照资本的所有制“出身”划定企业性质和类别越来越远离实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不同所有制股权多元化和相关融合成为常态,比如大型央企境外上市,有大量的海外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民营企业的股东中,也不乏国有股东。要找到纯粹的国企或民企越来越困难。因此,按照资本的所有制“出身”划定企业性质和类别,越来越远离企业和市场实际,更重要的是低估了企业家才能和精神的作用,因为按照这种方法,资本的地位第一,企业家才能和精神处在次要或更低的位置。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家才能是组合包括资本在内的要素资源的资源,是重要性高于资本的资源。资本是要素,企业家才能体现的是创新,我们正在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企业家才能优先于资本也是经济转型的要求。

摆正企业家才能和精神与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关系,使企业家才能和精神充当主角,是各类企业治理结构变革的核心要义,对提高企业的活力、竞争力、创新力至为关键。民营企业如此,国有企业更是如此。一个具有合格或优秀企业家的国有企业,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对完成国家赋予的战略职能更是不可或缺。

依照上述对企业产权和治理结构的认识,需要对企业分类做出相应调整,不再区分国企民企,而是按照企业的规模、技术、就业等特点分类,也对投资者按照所有制分类。这样的调整也符合国际惯例。按照所有制对企业分类,是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留下的痕迹,现在有必要也有条件正本清源、回归常态。

纠正所有制歧视,打开创新大门

纠正所有制歧视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改变行业准入、项目招标、资金获取、国家安全等方面国企民企不平等的潜规则,以此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形成相关法律制度。允许和鼓励平台企业、大型科技骨干企业大胆投资、积极创新,参与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实行常态化、负面清单为主的监管。

前段时间曾讨论对企业投资设置“红绿灯”。设“红灯”的典型办法是设置负面清单,说清楚什么事情不能做,底线在哪里。设“绿灯”的重点是指方向,提出大的方向和目标,但要防止回到政府让干什么才能干什么的老路。

在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的问题上,政府通常不比企业更聪明、更了解市场,也不会承担决策失误、陷入困境的责任。政府倡导的产业一哄而上、资源错配、产能严重过剩,这些年并不少见。创新是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而政府不大可能审批以前没有见到过的项目,倘若如此,创新的大门也就关上了。

所以,要摆正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政府可以提出负面清单,也可以对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走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此前提下,还是要把选择权交给企业和市场,推动创新和增长潜能的充分发挥。

(文章来源:新经济学家智库New Economist)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16:46:4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供给侧改革要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企业家拥有好奇心、远见、组织协调力、执行力等特质,是组合资源的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供给侧改革要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刘世锦我国经济要走出目前压力较大、充满挑战性
2023-10-23 05:33:00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网9月22日-24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外滩金融峰会“迈向新征程的中国与世界:复苏与挑战”在上海召开。峰会期间,多位经济
2023-09-25 07:33:00
刘世锦:中国经济应启动新一轮结构性改革
...中国新闻社旗下中新经纬主办的财经中国V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潜力来自于结构性潜能,应启动新一轮结构性改革。“当前经济处于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不仅是宏观政策能够
2023-08-31 22:46:00
南方财经国际论坛2022年会暨 2022广东民营企业百强峰会线上开幕
...,一个是企业家,一个是地方主要负责人,并且让这两台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转得更快一些。 伦交所首席执行官 Julia Hoggett发表“共享中国发展机遇,伦敦与大湾区同行”
2022-12-15 01:16:00
刘世锦:新能源产业不是哪个国家都卷的起来,这恰恰是中国的优势
...大规模的市场,产业配套条件好,工程化能力强。我国的企业家,至少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家没有躺下,他们在竞争。我国新能源产业实际上不是在‘奋力追赶’,而是已经走到了前面。国际上,必须
2024-09-07 21:16:00
刘世锦:要启动短期稳增长、中长期增强发展动能的结构性改革
...原副主任刘世锦 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 摄12月2日,在“寻找中国经济的信心之源——财经中国2023年会”上,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
2023-12-02 13:22:00
金鼎资本品牌文化全新升级:以信任契约,共擎生产力跃迁的时代罗盘
...植入“真诚—专业—共赢”评估机制。三、未来图景:做中国经济的“罗盘手”金鼎资本此次品牌内涵的跃迁,映射出中国投资机构的全新范式:从“资本中介”进化为“生产力伙伴”——深度参与
2025-07-14 21:44:00
近日,“第十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经济学家论坛——国企改革专题”在京举行。多位经济学家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家等话题发表了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
2023-09-26 07:05:00
在一个收缩的经营环境中:又如何创新?
...可以说就是政府主导的,干预性的经济;而张维迎是专挑中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所以,也已经习惯了坐冷板凳。刺激消费能推动经济增长吗?在《财经》杂志王波明主办的一个对话中,北大的张维
2024-07-31 15:53: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美团开启“18会员惊喜日” ,会员权益惊喜加倍
10月18日,美团“18会员惊喜日”重磅开启,围绕“每月18日,会员权益惊喜加倍”打造一系列重磅活动,此次以“1000万份真免单”作为升级的首次见面礼
2025-10-18 18:51:00
建设银行聊城分行:“要装修,找建行”信用卡分期解燃眉之急
建设银行推出了信用卡装修分期产品,装修分期最高100万元的申请额度,6-60期灵活的还款期限,可以满足客户本人名下房产
2025-10-18 19:22:00
建设银行聊城分行:多措并举助力消费经济发展
建设银行为满足多种消费者群体的融资需求,不断创新推出消费贷款产品,针对公积金缴存客户推出“建易贷”、针对建行房贷客户推出“房易贷”
2025-10-18 19:22:00
牵手太钢跨界合作 新远宏落地太原 两年内营收增幅122%
一个填补了当地核心部件制造的空白,一个解决了原料运输成本高的困扰。记者10月16日从太钢获悉,太钢集团近年来与四川新远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跨界合作
2025-10-18 07:07:00
汇元玺业主公开信 凸显招商蛇口库存难题
8月,徐汇汇元玺业主在其公众号的一封封反映项目质量问题的公开信,揭露了招商蛇口的的库存问题。徐汇汇元玺是由香港置地、徐汇城投与招商蛇口联合打造的滨江高端住宅项目
2025-10-17 16:18:00
全球最大培育钻石在河南诞生,企查查:培育钻石相关企业超800家
据媒体报道,近日,在第十五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力量钻石宣布通过高温高压法成功培育出一颗重达156.47克拉的钻石原石
2025-10-17 16:24:00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在沪举行 中国人寿探讨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10月16日至18日,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以下简称“可持续大会”)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大会以“携手应对挑战
2025-10-17 16:38:00
时隔仨月再抛“跨界”方案!纳尔股份,拿下“两连板”
时隔不到3个月,主营精密涂布复合材料业务的纳尔股份(002825)再度吹响进军半导体领域的冲锋号。日前,公司对外透露,其拟花费不低于3
2025-10-17 16:40:00
民生银行东营河口支行走进德胜街商户开展消保宣传活动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金融安全对于每一位消费者来说都至关重要。为了提升广大商户和居民的金融知识水平,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以及反诈防诈能力
2025-10-17 16:47:00
民生银行济南泺源支行走进企业 普及防范非法集资知识筑牢金融风险“防护墙”
为提升企业员工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和能力,守护企业及员工财产安全,近日,民生银行济南泺源支行组织工作人员走进辖区合作企业
2025-10-17 16:47:00
中荷人寿山东省分公司蜜丝会月饼DIY解锁团圆新体验
桂香渐浓时,团圆意渐浓。中秋节前夕,中荷人寿山东省分公司举办了“月满中秋 饼承心意”蜜丝会月饼DIY活动,30余位女性嘉宾齐聚一堂
2025-10-17 16:48:00
民生银行临沂沂水支行开展反假货币宣传活动 提升公众识别能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反假货币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提升公众防范假币意识和识别能力,营造良好的现金流通环境,2025年9月
2025-10-17 16:49:00
民生银行临沂兰山支行深耕商圈教育宣传,筑牢反诈防假金融安全屏障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持续翻新、假币风险仍需警惕,民生银行临沂兰山支行积极履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前哨预警”作用
2025-10-17 16:49:00
民生银行济南玉兰花园社区支行:“三步走”防诈策略守护银发族养老钱
在数字化浪潮下,针对老年群体的金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为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安全,近日,民生银行济南玉兰花园社区支行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宣传活动
2025-10-17 16:49:00
青岛一医疗器械企业拒签政府采购合同被罚2400元且禁入一年
近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青岛慧润兴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70203MA3MBDJY74)因中标后无正当理由拒不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2025-10-17 16: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