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贵州“绿领”逐梦绿色浪潮①|李浩田:为“双碳”目标充电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24 17:10: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近日,“绿领”人才跻身就业市场“新宠”行列,但相关领域从业者与人才需求存在显著供需落差,一方面体现出岗位设置存在空缺、人才培养还需加大力度,另一方面更突显出“绿领”的发展潜力。在深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贵州,众多从业者正发挥所长、投身于此。他们的选择背后,个人成长与区域建设的步伐同频共振,与贵州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产力遥相呼应。

“90后”李浩田入职中碳创新(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时(以下简称中碳创新),公司正加速布局新能源板块,开发城市级光储充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双碳”战略激发新动能的关键抓手,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经济增长先“立”起来的绿色新质生产力。近年来,贵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电动贵州”建设的指导意见》《贵州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支持政策,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落户贵州。

数据显示,2024年,“电动贵州”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0倍。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充电桩数量不断增加,车主对充电桩的需求逐渐从“够用”变为“好用”,为超级充电桩的更新投用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继中碳创新将深圳作为全国首个“超充之城”试点后,又将目光转向重庆、遵义等地。

贵州“绿领”逐梦绿色浪潮①|李浩田:为“双碳”目标充电

超级充电桩已安装完毕。(受访者供图)

据李浩田介绍,中碳创新是一家为客户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的综合能源服务商,其中,完善超级充电桩设施建设便是依托“光储充一体化”设计提供的服务之一,可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

在中碳创新支持下,目前遵义市作为贵州首个“超充之城”试点,已逐步建成覆盖核心城区、交通枢纽及重点景区的超充站点,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以前新能源汽车充电需要数个小时,而有了超级充电桩,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的需求,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慢的难题。”李浩田说。

然而,不是所有企业都愿意投用超级充电桩。原因在于现有市场上的充电桩启用时长不久,如果更换为超级充电桩,相当于浪费了以往投资的人力、财力、物力。

贵州“绿领”逐梦绿色浪潮①|李浩田:为“双碳”目标充电

在遵义,超级充电桩已出现在街头。(受访者供图)

如何为企业算好一笔绿色发展的经济账?李浩田的角色便尤为重要。作为一名碳排放管理员,他需要反复耐心地与政府或企业沟通、研判、博弈。“比如一家企业在进行产业升级时,我们会对产能开展跟踪、评估、监测,科学判断碳排放是否会超标,企业是否面临处罚。如果最终导致罚款,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从而倒逼产业升级,不仅节约效能与成本,也在帮助企业绿色赋能。”李浩田说。

同样,在超级充电桩投入市场前期,李浩田需要从实现“双碳”目标的角度为企业打消顾虑,让企业安心投入设计、研发与生产。

回望2020年,李浩田原本经营着一家教育培训学校,从事技能培训工作。谈及职业转型,他笑着回答,赶巧了。随着“双碳”政策出台,李浩田敏锐地捕捉到新能源行业的巨大潜力。“那时候‘碳中和’‘碳达峰’的概念很火,我了解到碳排放管理员这个新职业,当时既是帮助原来的教培公司申请培训资质,同时我也在寻找新的机会。”李浩田回忆道。于是,他开始学习“双碳”知识,并考取了相关资质,逐步踏入新能源行业。

贵州“绿领”逐梦绿色浪潮①|李浩田:为“双碳”目标充电

李浩田先前经营培训公司时,获得的碳排放管理员培训资质。(受访者供图)

当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后,不仅有助于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形成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局面。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未来将会面对更多挑战和机遇。“目前,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到我们公司从事超级充电桩的设计研发,降低碳排放的意识贯穿生产链条全过程,发展前景一片广阔。”李浩田说道。

谈及“双碳”政策驱动下涌现的新行业、新岗位与新职业,李浩田认为,唯有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持续夯实专业知识储备,方能从容应对这一时代变化。他表示,自己将继续深耕专业领域,为贵州的绿色发展“充电赋能”,贡献坚实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蓠芊

编辑 徐然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固达集团连续8年荣膺贵州双百强企业!执行总裁李浩杰连续5年荣获贵州优秀企业家
...。固达电缆集团荣登榜单现场还对固达电缆集团执行总裁李浩杰等73名具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家授予“2023—2024年度贵州省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此次荣誉的获得,是李浩杰第五次
2024-12-07 18:29:00
荣获安顺杰出民营企业家 固达电线电缆集团执行总裁李浩杰以实干尽显担当作为
...展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召开。固达电线电缆集团执行总裁李浩杰荣膺“安顺市十大杰出民营企业家”,以表彰李浩杰带领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社会责任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固达电线电缆
2025-05-25 02:57:00
...刚进入报社 6 年,却在新媒体岗位上崭露头角的年轻记者李浩楠。“新媒体时代和以前完全不同,对记者有了更高的要求。”李浩楠说:“作为一名新媒体记者,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是基本功
2024-05-06 06:38:00
河南一男子挖地窖囚禁6名女子,致2人死亡
...争风吃醋呢?男人最后的下场如何?01 “老实人”男人叫李浩,生长在河南,年轻时当过兵,是消防部队的一名优秀的军人,不仅是队伍里的标兵,也是家中亲人眼里的榜样。从部队退伍之后,
2024-06-28 12:52:00
李浩菲这身墨绿刺绣连衣裙,简直美到没朋友!
一位绝对能引爆你眼球的时尚女神——李浩菲!是不是被这个名字迷倒了?没错,就是她,那个传说中身材好得让人羡慕,颜值高到让人窒息的女孩!不信?那就跟着小编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首先,咱们
2024-06-16 11:55:00
男人娶了漂亮妻子、生俩可爱娃,妻子不忠,我选择离婚
...的选择——离婚。正文相遇与幸福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李浩的年轻男子,他聪明、善良,长得也帅气。李浩在一次朋友聚会中遇见了他的未来妻子,李雪。李雪是一个迷人的女子,容貌姣好,性格
2023-08-02 12:27:00
36氪首发丨Oladance完成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预计2024年营收超10亿元
...蓝驰创投、黑蚁资本领投,蜂巧资本跟投。Oladance创始人李浩乾Howland告诉36氪,本轮融资所得资金计划用于技术和新品研发
2023-08-07 10:06:00
我不爱老婆,但每月工资都交给她,结婚20年发现她跟我心思一样
...婚姻背后,却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男主人公名叫李浩,是一家大型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他外表英俊,事业有成,是众人眼中的成功人士。而他的妻子张婷,则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负责照
2024-03-08 10:14:00
洛阳囚奴案,男子囚禁6女做后宫,受害者为争宠自相残杀
...经揭露,简直是让人直呼丧心病狂!这起案件的主犯名叫李浩,李浩选择在自家地下室挖地窖,并连续诱骗囚禁了6名女子对她们进行不耻的行为,而且更是因满足私欲将两名反抗的女子杀害。李浩
2024-11-21 10:3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陆续刊发援疆经验做法,供各地参考借鉴。其中包括山西对口支援新疆典型经验做法。科技创新求发展,推进产业援疆提质增效
2025-11-07 08:01:00
我市的国际合作又有新进展!乘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东风,11月6日,太原市招商引资对接交流会在上海举行,各方嘉宾齐聚一堂
2025-11-07 08:02:00
10月29日,由平安集团驻浙江地区统管党委举办的“绿动钱塘·聚力前行”公益健步行活动在杭州滨江艺术望江台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2025-11-07 08:03:00
近日,“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国际佳丽齐聚贵阳
2025-11-07 05:59: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5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丰城市河洲街道办事处、井冈山市城市管理局
2025-11-07 06:50:00
飞线充电、高空抛物、燃气泄漏、电梯故障……这些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为切实筑牢安全防线,破解安全治理痛点堵点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文超)近日,由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5-11-07 06:50:00
摘要:当前,数字化转型、知识经济崛起与员工需求多元化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全新挑战。传统意义上,企业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对独立
2025-11-07 06:50:00
宜春守护群众出行“安心路”
近日,宜春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直属执法一大队联合江西省交通运输执法局十支队一大队、高速交警四支队五大队、宜春收费站及畅行宜春服务区等多部门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以前骑电动车20分钟就能到镇上,现在得花40多分钟步行,稍不注意就会摔跤!”近日,贵溪市塘湾镇金源村村民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
2025-11-07 06:50:00
南京深入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 让孩子的一餐一饭都晒在阳光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祝东秀 通讯员赵姜苏日前,记者来到中华中学兴隆校区食堂
2025-11-07 07:49:00
南报网讯(记者许玉洁高洁)近日,在杭州举行的2025全国协作帮扶交流对接活动上,南京商洛对口协作推动打造的“丹凤厨工”“镇安月嫂”两大案例入选全国典型
2025-11-07 07:50:00
从“管企业”向“管空间”延伸全国首个“以房管安”系统在南京上线南报网讯(记者王国俊杨欣通讯员李鸿雁)11月6日,全国首个“以房管安”信息化系统(一期)在南京正式上线试运行
2025-11-07 07:50:00
墨竹工卡文旅推介会在宁举行 宁墨两地携手“资源共享 客源互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刘安琪)11月6日,第六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墨竹工卡县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在南京举行
2025-11-07 07:50:00
□裴桐金秋时节,在浦口区永宁街道,风吹稻浪,大地金黄,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迎来开镰时刻。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收割全程由5名南京公证处公证员现场见证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