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绿领”人才跻身就业市场“新宠”行列,但相关领域从业者与人才需求存在显著供需落差,一方面体现出岗位设置存在空缺、人才培养还需加大力度,另一方面更突显出“绿领”的发展潜力。在深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贵州,众多从业者正发挥所长、投身于此。他们的选择背后,个人成长与区域建设的步伐同频共振,与贵州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产力遥相呼应。
“90后”李浩田入职中碳创新(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时(以下简称中碳创新),公司正加速布局新能源板块,开发城市级光储充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双碳”战略激发新动能的关键抓手,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经济增长先“立”起来的绿色新质生产力。近年来,贵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电动贵州”建设的指导意见》《贵州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支持政策,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落户贵州。
数据显示,2024年,“电动贵州”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0倍。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充电桩数量不断增加,车主对充电桩的需求逐渐从“够用”变为“好用”,为超级充电桩的更新投用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继中碳创新将深圳作为全国首个“超充之城”试点后,又将目光转向重庆、遵义等地。
超级充电桩已安装完毕。(受访者供图)
据李浩田介绍,中碳创新是一家为客户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的综合能源服务商,其中,完善超级充电桩设施建设便是依托“光储充一体化”设计提供的服务之一,可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
在中碳创新支持下,目前遵义市作为贵州首个“超充之城”试点,已逐步建成覆盖核心城区、交通枢纽及重点景区的超充站点,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以前新能源汽车充电需要数个小时,而有了超级充电桩,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的需求,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慢的难题。”李浩田说。
然而,不是所有企业都愿意投用超级充电桩。原因在于现有市场上的充电桩启用时长不久,如果更换为超级充电桩,相当于浪费了以往投资的人力、财力、物力。
在遵义,超级充电桩已出现在街头。(受访者供图)
如何为企业算好一笔绿色发展的经济账?李浩田的角色便尤为重要。作为一名碳排放管理员,他需要反复耐心地与政府或企业沟通、研判、博弈。“比如一家企业在进行产业升级时,我们会对产能开展跟踪、评估、监测,科学判断碳排放是否会超标,企业是否面临处罚。如果最终导致罚款,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从而倒逼产业升级,不仅节约效能与成本,也在帮助企业绿色赋能。”李浩田说。
同样,在超级充电桩投入市场前期,李浩田需要从实现“双碳”目标的角度为企业打消顾虑,让企业安心投入设计、研发与生产。
回望2020年,李浩田原本经营着一家教育培训学校,从事技能培训工作。谈及职业转型,他笑着回答,赶巧了。随着“双碳”政策出台,李浩田敏锐地捕捉到新能源行业的巨大潜力。“那时候‘碳中和’‘碳达峰’的概念很火,我了解到碳排放管理员这个新职业,当时既是帮助原来的教培公司申请培训资质,同时我也在寻找新的机会。”李浩田回忆道。于是,他开始学习“双碳”知识,并考取了相关资质,逐步踏入新能源行业。
李浩田先前经营培训公司时,获得的碳排放管理员培训资质。(受访者供图)
当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后,不仅有助于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形成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局面。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未来将会面对更多挑战和机遇。“目前,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到我们公司从事超级充电桩的设计研发,降低碳排放的意识贯穿生产链条全过程,发展前景一片广阔。”李浩田说道。
谈及“双碳”政策驱动下涌现的新行业、新岗位与新职业,李浩田认为,唯有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持续夯实专业知识储备,方能从容应对这一时代变化。他表示,自己将继续深耕专业领域,为贵州的绿色发展“充电赋能”,贡献坚实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蓠芊
编辑 徐然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