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冉冉晨雾重,晖晖冬日微。
本周,紧紧抓牢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人奋勇向前。在沪浙皖,上海1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超额完成,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闭幕,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
上海:1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超额完成
今年以来,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会同上海市重大办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狠抓为民办实事项目协调推进,有关各方相互配合、密切协作,至11月底,2022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十方面30个项目,除“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受疫情影响暂停外,均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19个项目超额完成。
2022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共安排十方面、30项。截至11月底,累计完成投资60.8亿元、占全年计划110%。
从项目类别来看,23个工程类项目均已全部完成全年任务,累计完成投资57.3亿元,占全年计划110%。其中,6个养老护幼类项目完成28.5亿元、占全年计划100%,9个城市安全类项目完成12.2亿元、占全年计划126%,8个公共服务类项目完成16.6亿元、占全年计划125%。7个服务类项目,除“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因疫情影响暂停外,其余6个项目均已完成全年任务,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占全年计划100%。
从项目完成度来看,养老床位、普惠性托育点、平安屋、口袋公园、运动球场等19个项目超额完成;早餐工程示范点、医疗急救(120)分站、“一键叫车”适老服务设备进社区等10个项目按计划完成。
今年下半年,各牵头部门按照“目标不变、标准不降、任务不减”的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积极克服高温酷暑考验,重新制定计划,倒排时间节点,增加建设力量,加大推进力度,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造成的损失抢回来。至9月底,已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社区康复中心、市民艺术夜校、企业新型学徒、精品示范路等15个项目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和保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努力抢时间、追进度,全力打通项目堵点卡点,确保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浙江: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闭幕
12月14日,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闭幕。闭幕新闻发布会上,成果一一亮相:800余家境内外头部企业参展,意向贸易成交额达374亿元;315项产品“首发”“首展”“首秀”;项目签约1100亿元......
以会引商,数贸会溢出效应明显。此次展会,场内外签约了一批来自世界500强、行业龙头及独角兽企业的项目89个,投资总额约1100亿元。例如,华大集团拟投资20亿元在杭州市建设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国际总部,浙江长龙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思想碰撞,此次数贸会是制度创新沃土。本届展会围绕数字贸易产业、平台、生态、制度、监管五大体系,共举办26场高层次论坛会议,300余位来自国际组织和境外机构、国家部委、研究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嘉宾发表演讲、致辞或参与研讨,发布各类重大成果110余项。
例如,《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数字自贸区制度创新研究》等一大批创新实践案例发布;浙江省数据交易服务平台数据国际交易专区发布,杭州国际数字交易中心正式揭牌,为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树立了样板,丰富了数字贸易的业态模式。
融入数字贸易的全球进程,参与规则制定是重要一步。大会上,一系列标准、规则发布。例如,浙江作为全球首个“二维码迁移计划”(GM2D)示范区,发布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为物品信息数字化转换、交换规则的统一再添动力。
主办方介绍,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数贸会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平台功能,不断提高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推动形成更多合作成果,把数贸会打造成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展示数字经济发展成果的高水平盛会,为推动全球数字贸易深化合作、促进国际贸易复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安徽: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
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透露,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11月18日,《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出台。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成为安徽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对推动全省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扩大科技创新信贷投放、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扩大科技保险规模……今年以来,安徽省在科技金融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有力支持了科技创新发展。
针对科创企业“高技术、轻资产”的特点,合肥市创新各类服务科创企业成长全周期的金融产品——
针对“初创期”,引入天使投资基金,在合肥高新区试点开展银行贷投联动批量对接业务,截至10月末,贷投联动业务累计推荐企业347家次,审核申请额度5.68亿元。
针对“成长期”,提供以企业专利权质押为担保的贷款,以应收账款、订单为还款来源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订单贷等,有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针对“高成长期”,提供兼并整合和产业升级融资支持,持续发挥财政金融产品作用,截至10月末,全市“政信贷”产品累计为5731户企业放款198.8亿元,平均授信利率4.3%,平均授信周期6.21天。
放眼全省,截至目前共设立科技支行、科技金融专营机构54家;金融机构简化科技贷款的审批流程和手续,开展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质押贷款,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多样化融资支持。同时,安徽支持有条件的银行机构积极开展外部投贷联动,主动与投资基金合作,通过先投后贷等业务创新加大对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的融资支持;推广产品研发责任保险、关键研发设备保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首批次新材料应用保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专利保险等。今年前10个月,科技保险为全省6650家企业提供科技创新风险保障3161亿元,同比提升58%。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8 20:13: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