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丽江日报
全社会参与、全链条服务、全方位保障——
旅游志愿服务擦亮“舍不得的丽江”品牌
作者:本报记者 赵坤玉
春节期间,志愿者在丽江古城各志愿服务点认真做志愿服务。(本报记者 李映芳 摄)
春节期间,玉龙雪山景区,志愿者为游客送热水。 (本报记者 李映芳 摄)
自丽江常态化旅游志愿服务工作启动以来,丽江共青团始终以高质量文化旅游志愿服务为引领,科学统筹“游客需求”和“服务供给”关系,抓紧志愿者队伍建设,抓实志愿服务内容,抓细志愿者组织保障,累计投入志愿者16万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50万小时。探索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全链条服务、全方位保障”的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瞄准“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定位,扛实“中国旅游看云南,云南旅游看丽江”的责任,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不断擦亮“舍不得的丽江”品牌。
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打造志愿队伍
团委牵头,团员青年做先锋。由共青团市委牵头,组织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旅游从业人员、在丽高校学生等团员青年,率先在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等重点景区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景区引导等志愿服务,用温情陪伴提升游客体验。积极对接市志愿者协会、出租车协会等社会组织,动员景区团委、街道团工委等团组织,号召青年常态化参与游客引导等志愿服务,用暖心服务提高旅游品质,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丽江青年的担当。
同时,在团员青年的引领带动下,丽江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主动到服务岗亭、交通路口排班参与文明旅游志愿服务,“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学生踊跃到社区窗口、景区景点参与旅游咨询等志愿服务,部分市民在节假日自发组织到大小景区参与秩序维护、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用全民行动优化旅游环境。
全链条服务,立体化助创文旅名城
窗口前移,服务周到暖心。践行“首见负责”制度,将志愿服务一线全面靠前,让入丽游客第一时间感受到“家”的温度。在客运站、机场、高速服务站等重点场所设立青年志愿服务点,组织动员丽江机场、火车站团委,大丽高速丽江西收费站团支部和各级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围绕路况咨询、值机办理、便民服务等工作,耐心为入丽游客提供服务,青年志愿者成为了旅游服务体系中的主力军。
全域覆盖,服务细致舒心。以丽江古城、玉龙雪山2个5A级景区为工作中心,设立辐射覆盖全市各个大小景区的志愿服务点,按照景区实时人数灵活设立“有困难 请找我”流动服务点,开展旅游咨询、秩序维护等工作,面向广大游客开展路况咨询、旅游地图、宣传手册发放等工作,将志愿服务精神内涵与丽江旅游文化资源宣传相结合,彰显新时代丽江文化底蕴。
传播文明,服务顺畅安心。联合各景区管委会团委共同组织开展“旅游志愿行 温暖游客心”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采用“综合执法+联合执法+社区共管+志愿服务”模式,常态化全方位开展交通安全、文明旅游引导、危险行为劝导等工作,持续助力营造文明旅游风尚,让文明成为风景。
全方位保障,多渠道整合部门资源
致力于服务资金有保障,共青团市委积极整合市文明办、市文旅局、县(区)政府等相关部门资源,提前做好全市旅游志愿服务常态化资金协调,提供志愿服务活动所需交通、服装、餐食等保障,让旅游志愿服务“干得了”。
致力于服务阵地有保障,定制发放全市统一的旅游志愿服务马甲,在游客较集中的中心景点和路口,安排设置“旅游志愿服务岗亭”,为志愿者提供热水和休息场所,让旅游志愿服务“找得到”。
致力于服务安全有保障,联系正规车行、安排有丰富驾驶经验的司机统一接送,为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提供伙食保障,确保志愿者往返途中和服务期间的人身安全,让旅游志愿服务“靠得住”。 作者:本报记者 赵坤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3 09: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