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端午节为何要互道“安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0 15:1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五月初五,时值仲夏,随着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人们迎来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端午节究竟是从何而来?为何端午节要互道“安康”?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之外,还可以做什么?一般情况下,一天最多可以吃几个粽子?一起来看。

━━━━━

端午节为何要互道“安康”?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如今,一提起端午节,大家总会把它和屈原、龙舟、粽子等画上等号。然而据专家考证,早在屈原之前,端午节就已在各地广为流行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说,端午节,首先与我国的干支纪年法有关,“在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里,端午、清明、中秋、春节,中秋是起源最晚的,大概是在隋唐的时候确立;春节是汉代;清明节和端午节起源都在先秦,是比较早的,清明节的起源和二十四节气有关;端午节的起源是和中国的干支纪年法有关。”

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介绍,古汉语中,“端”字可引申为开头、初始的意思,将五月五日称为端午,是指“初五”。古人通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五月为午月,“午”“五”同音,因此端午节又称“重五节”“重午节”。午日为“阳辰”,端午节也被称为“端阳节”,传统京剧《白蛇传》中就有“庆贺端阳”的戏词和剧情。

郦波解释,除了与干支纪年法有关,关于端午节还有两个缘起比较有名,其中之一就是自然缘起。

郦波介绍:“江绍原先生考证,端午节这个时候要鼓舞阳气。因为进入夏天之后,开始有阴邪秽毒之气,邪气始盛。中医讲,万病之源都是邪气,所以这个时候要扶阳气。端午端午,端者正也,午者阳也,就是‘正阳’。所以各种祭祀,其实是公共卫生,祭祀也是为了禳灾、辟邪,这是它的自然缘起。”

在自然缘起的视角下,消灾避疫是端午节的原始主题。戴五色线、门口挂艾、菖蒲或艾蒿煎水洗浴、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等,这些节俗至今仍有着祛病消灾的目的。而与自然缘起并驾齐驱的,无疑就是人文缘起了。

郦波介绍:“人文缘起就是纪念屈原、纪念先贤。屈原只是一个最典型、最集中的代表。各地纪念的先贤也不一样,比如姑苏一带划龙舟就是纪念伍子胥;浙江曹娥江一带纪念的就是孝女曹娥;北方黄河流域纪念介子推;绍兴纪念侠女秋瑾。这几个人其实就代表了我们古代的核心价值观——忠、孝、节、义。所以他们其实是一种先贤崇拜、价值崇拜,上升到最高层次就是屈原,屈原是这种崇高美、爱国主义精神的典型代表。”

也因此,不管是自然缘起的消灾避疫,还是人文缘起的纪念先贤,其主题都离不开“安康”二字。郦波表示,这也是为什么在端午节,大家互道“安康”,而非“快乐”的原因了。

▲图片来源:ICphoto

复旦大学民俗学教授郑土有说,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是夏季(午月)开端,古人形容此间“恶月恶日”“五毒尽出”,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

在这一天,通常是一吃、二拴、三采。一是吃“五黄”,即名称中带有黄字的食物,寓意“青黄不接”的时候“接起来”;也有饮雄黄酒的习俗,古语曰“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二是要拴葫芦、扫把,挂五毒图。三是采艾蒿,把整棵艾蒿插在门上。民间还有给孩子戴五彩绳、挂小辣椒、穿老虎鞋,在孩子头上写“王”字等习俗。都有驱除灾害、瘟疫,求安康、吉祥的意思在里面。从这个角度说,端午节可谓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节点,类似于今天的“公共卫生日”。因此,说“端午祥瑞”“端午安康”,显然就贴切得多。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万建中表示,端午节主要有两大主题,即纳吉、辟邪。在其他节日都在淡化辟邪的功能时,只有端午节仍保持着辟邪这一鲜明的主题。农历五月正处于春夏之交,也是流行病暴发的时候,因此人们会通过喝雄黄酒、挂艾草、烧菖蒲等措施预防和消除不好的东西,所以“安康”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也不要只拘泥于这一方面,因为人们会选择在端午节与家人团圆、出行旅游、放松娱乐,这些都是快乐的节日活动,所以祝福节日快乐也是可以的。

━━━━━

吃粽子别吃撑,最多能吃几个?

端午节到了,粽子、艾草等节日特色商品销量一路攀升。电商平台大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粽子销量同比去年增长一倍左右。

大数据分析显示,如今,随着人口流动和大众尝新意愿的提升,过去泾渭分明的口味差别日渐缩小:华北地区消费者对咸粽的接受程度明显提高,而热衷于咸粽的南方人也表示出了对豆沙粽的喜爱。更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健康需求提升明显。粽子作为食物的热量值成为了关注重点。受访者中41%的消费者更看重粽子的低糖属性。

关于粽子,网上有不少讨论,有网友说,吃粽子之后,胃就不舒服,觉得粽子很难消化;也有网友认为,吃热粽子没事,但吃了凉粽子胃会不舒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粽子在吃法上有啥讲究吗?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李青芸表示:从营养角度来说,粽子具有补中益气、暖胃、去脂降血压、健脾、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但粽子热量高、不易消化,诱发胃肠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升高,另外粽子含有不少糖和脂肪,吃太多会导致身体能量过剩,增加肥胖的几率。

老人和小孩、胃肠道及胆囊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这些人群要慎吃粽子。

李青芸医生建议,粽子在胃肠道消化力比较强的午餐或早餐食用,晚餐或睡前尽量不吃粽子,正常人单日摄入量不建议超过3个小粽(每个50克左右)。

此外,粽子最好趁热吃,粽子的主要食材糯米中的支链淀粉在冷却后抗性淀粉含量增高,致使食物变硬,不易被消化。吃粽子时,还可以搭配一些含膳食纤维较高的蔬菜。

━━━━━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能做什么?

一提到端午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吃粽子。事实上,端午节也是我国古代的大型体育节日。从古至今,各地的端午节习俗很多都跟体育有关。提到端午节的传统民俗运动,你都知道几个?

【赛龙舟】

▲6月8日,龙舟代表队在湖南省资兴市东江湾水上运动中心进行比赛。图片来源:ICphoto

这是端午民俗运动中最知名的项目,已成为我国各地庆祝端午节的主要活动。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我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2010年,龙舟又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20年在国际皮划艇联合会大力支持下,龙舟作为表演项目亮相东京奥运会皮划艇赛场。

【射五毒】

▲6月6日,安徽省合肥市某社区,小朋友在参加端午习俗“射五毒”游戏。图片来源:ICphoto

五毒指的是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古人认为端午是五毒出没之时,便印画了这五种“毒物”,再用弓箭射之,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

【打马球】

▲唐代壁画《马球图》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在我国古代这项运动主要流行于北方。顾名思义就是骑在马上,一边奔跑,一边持棍把球打入球门,古人称之为“击鞠”。据记载,这项运动始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曹植《名都篇》中的诗句:“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描写的就是当时人们击鞠的场景,击鞠是北方人民的端午节庆游戏。

【斗草】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陈洪绶《斗草图》。图片来源:新华社

斗草最早见于文献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武斗”与“文斗”两种。“武斗”的玩法,则是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儿拉扯,所摘草不断者获胜。

“文斗”则是对花草名,女孩们采来百草,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采的草种类多,对仗水平高的人获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21: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端午古老传唱  涤荡悠扬新声
...蒲、赠香囊……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都承载着人民祈福安康的愿望。6月8日,湖北省蕲春县席盘石村72岁的村民王大庆起了个大早,到农田边割下今年第一把艾草。端午这天,大街小巷“行走
2024-06-11 06:15:00
郑州一中教育集团紫荆中学:粽情飘香话端午 传统文化共安康
...教育集团紫荆中学开展了“粽情飘香话端午,传统文化共安康”的主题班会,引导同学们感知端午、走进端午、品味端午,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班会课上,各班班主任老师首先带领学生追
2023-06-19 19:03:00
【天眼问学】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
...、菖蒲源于 “以药防疫” 的智慧,寓意驱邪禳灾、守护安康。屈原的故事教会我们,即便身处困境、遭遇误解,也要坚守自己信念与原则。龙舟赛彰显着团结的力量 ,当危难降临时,人们同心
2025-05-30 17:44:00
龙舟奋楫 “粽”香悠长|龙舟漾遗风  粽情系家国
...蒲、赠香囊……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都承载着人民祈福安康的愿望。6月8日,湖北省蕲春县席盘石村72岁的村民王大庆起了个大早,到农田边割下今年第一把艾草。他说:“晒干后,拿一部分
2024-06-11 14:13:00
潍坊市奎文区圣卓实验学校开展“粽享端午节·厚植爱国情”课程
...文化内涵。文化意蕴关于端午祝福是该说“快乐”还是“安康”的讨论,背后其实是民众对节日精髓、传统面目的探寻,是希望能原汁原味地还原端午节的文化意蕴。爱国之情人们纪念屈原,不只是
2024-06-12 20:14:00
端午粽飘香,中华民族扬!潍坊市实验小学“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
...网记者 张顺 通讯员 张波 潍坊报道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悠悠艾草香,绵绵情意长。华夏粽叶又飘香,安享家节庆团圆。“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
2023-06-25 10:47:00
苏州园区淞泽社区:弘扬传统文化,响邻里和谐
...聚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欢乐迎端午,社区享安康6月1日,淞泽社区携手胜浦街道金日社区服务中心共同开展以“欢乐迎端午,共庆社区安康”为主题的庆祝活动。当天,15个亲子家
2024-06-11 11:14:00
家校“粽”动员 非遗共传承——临沂第九中学2024级开展端午节实践活动
...珠、铃铛等融入创意设计。活动后,学生们互赠彩绳祈愿安康,并将作品赠予社区老人传递温情,让五行文化在指尖焕发新生。 巧手包粽子青翠的箬叶与莹白的糯米在晨光中铺展成非遗画卷,师
2025-06-01 17:09:00
多彩民俗活动感受家国情怀
...湖畔,游客们做香囊、画额画。在福建石狮蚶江镇、陕西安康的汉江上,大家跃入水中抢鸭子,抢到一年的好运气。云南香格里拉一年一度的端午赛马会上,大家策马扬鞭,共贺节日。在宁夏盐池,
2024-06-11 17: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梅汝璈后人义务讲解“东京审判”十二载
“当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梅汝璈顶住各方压力,最终不辱使命,将7名日本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为死难同胞讨回了血债
2025-08-18 06:09:00
“小英雄”雕塑背后的故事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雪莉报道:2025年8月,一段两名小学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为“小英雄”雕塑系红领巾的视频引发全网关注
2025-08-18 06:09: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李铁飞,1921年出生,又名涤非。1938年7月参加新四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受苏皖区党委派遣
2025-08-18 07:41:00
光耀太行 | 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
山西武乡,太行腹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一墙斑驳步枪,直面日军山炮。炮口如瞳,无声诘问:“‘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答案
2025-08-17 09:22:00
我们的抗战|捷耀齐鲁:从台儿庄到梁山的不屈壮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冯沛然 王开智 白雪岩 曾现金 刘臣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内,一面布满弹孔的墙体静静矗立
2025-08-17 10:13:00
民间视角书写家国情怀:南阳籍作家秦俊360万字著作《大汉王朝》即将出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16日上午,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友兰中楼至善书院内掌声如潮,全国劳动模范、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秦俊作为特邀嘉宾
2025-08-17 14:57:00
侵华日军罪行又添新的铁证 固安发现侵华日军日记和相册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刘英、刘杰)记者从固安县委办公室获悉,该县近日发现侵华日军士兵井谷惇一郎的日记和上原春信的相册
2025-08-17 15:40:00
缅怀先烈志,薪火永相传——传播宣讲抗战英雄精神
8月15日,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华夏忠魂宣讲”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泰安市徂徕镇抗日英雄纪念基地,组织村民开展走访学习
2025-08-17 17:43:00
光耀太行|山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英雄故事说不完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团一早出发,从山西长治市武乡赶赴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
2025-08-17 17:59:00
光耀太行 | 山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馆藏珍贵地形图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下午,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行走进山西省晋中市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麻田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
2025-08-17 22:37:00
晋韵邂逅文创
2025-08-17 19:48:00
抗馆获捐88年前日机轰炸南京照片是侵华日军首次空袭南京的重要物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昨天,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通过网络展示了部分最新获捐的珍贵抗战文物史料
2025-08-16 09:21:00
我们的抗战|大青山祭:用生命搏突围,以忠魂铸丰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岳致呈 李岩松 郭辰昊 陈晨初夏的费县,清风裹挟着草木的微香。登上686.2米的大青山
2025-08-16 11:03:00
血色丰碑|东北“小鲁迅”金伯阳与吉林的故事
金伯阳1907年出生原名金永绪,化名金赞文,别号“北杨”“白杨”大连旅顺铁山乡金家村人曾在大连中华工学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与组织过1926年的“福纺”大罢工1931年12月金伯阳
2025-08-16 13:06: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浪浪山”上在吉林竟有个“古代亲戚”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看了吗?让小妖们忙活刷洗的那尊鼎,在吉林竟然有个“古代亲戚”,那就是吉林省博物院的西周夔龙纹宝鼎,可比动画里的道具硬核多了
2025-08-16 1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