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95后帮全村老人拍“最后一张照片”
曾帮奶奶上央视的小伙再次走红,视频引来网友无数感慨
吴木良给村里老人看照片效果
近日,网上一段“帮全村老人拍遗照”的视频火了,这段超过200万播放的视频作者是95后吴木良。他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自己担心这条视频会引来争议,没想到网友非常友善,许多人还分享了类似的经历,并表示也准备为家中长辈拍上一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天圣
帮16位老人拍最后的照片
“说实话,村里的许多老人都忌讳谈及自己的最后一天,但并不忌讳拍下最后一张照片。”吴木良告诉记者,自己一年前辞职回到老家,这一年中村里已经有5位老人走过了人生的最后一天,有的甚至没能留下一张漂亮的照片。
“前段时间,奶奶让我找几张好看的照片,洗出来以便不时之需,我听了有些难过,后来想开了,就觉得与其去找,还不如正经去拍一张。”于是吴木良买了染发膏,带着拍摄设备在村子里搭起了简易的摄影棚,还特意选了红色背景布,“当天奶奶选的是红色的衣服,我觉得她会喜欢这个颜色。”
“拍摄前,奶奶像一个小女孩一样梳妆打扮自己,对于她们这个年代的人来说,拍照是一件神圣又庄严的事情,最后一张照片则更特别,它将成为自己在子孙们心中的形象。”照片中的奶奶显得很精神,看起来年轻了不少。“奶奶看了后挺满意,让我先别收设备,她想喊她的姐妹们都来拍一张,于是我干脆把设备搬到村口。”很快,奶奶就带着一群老人过来了,她们有说有笑,丝毫没有忌讳。
吴木良告诉记者,自己一共拍了16张照片,最大的是一位83岁的爷爷。“在我们村,很多老人在六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拍好最后一张照片了,他们觉得趁自己年轻点拍,会好看一些。”
“没想到这届网友很友善”
短短几天时间,这段2分钟的视频在B站上播放量超过250万,还上了热搜,网友们看了后纷纷给吴木良点赞。
有网友分享起了自己的经历,“我爷爷在我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主动让我拍的。说今天家里出了第一个大学生,他真的高兴又骄傲。非让我拍个照片,我以为他要纪念,没想到是要当遗照。我非常不愿意,但犟不过他。就拍了好多张,他选了一张,让我选个底色让他显得更精神。对这张照片真的心情复杂,好希望好久好久之后再用上”。
还有网友回忆道,“我爷爷88岁,很早就从河南老家一个人跑到三门峡修水库,后来调到煤矿就下了二十多年的井,落下了职业病。现在他随身带着钱还有自己的照片,谁回家看他,他就会发个红包。万一突然走了,也有个体面的照片留给家人。其实,就是他可能想留给这么一大家子孩子最后一点念想而已……”
吴木良坦言,自己在发出视频前,确实担心过引来争议,没想到这届网友非常友善,“还有老人的后辈刷到了这个视频,私信我表示感谢,说照片中的爷爷显得特别有精神。”
4分钟“电影”让奶奶上央视
一年前,吴木良辞职回老家福建做自媒体。奶奶看见他经常拿着手机到处拍视频,便问他在拍什么,于是吴木良就和奶奶说,“我是回来拍电影(实际指网络视频)的,之后你还能上电视(实际指网络平台)呢。”
当镜头真的对准了奶奶之后,吴木良发现奶奶和前几年相比,变化很大。“爷爷过世后,奶奶就变了,她特别害怕夜晚的安静,晚上做完饭,要把碗端到自己的床上去吃,吃完了也不敢去厨房洗碗,晚上入睡也很困难。”有一天,奶奶喊了要好的姐妹,要孙子展示一下拍的电影。吴木良用手机的素材临时拼接出一部“电影”。
这部只有四分钟的“电影”,记录下了奶奶最平凡的生活。镜头中的她,和亲友聊着家常琐事,在稻田里低着头干农活,熟练地包着粽子。奶奶目不转睛地盯着画面中的自己,吴木良用镜头记录下“主演”审阅“电影”的场景,发到了B站上,很快播放量超过500万.
最终,镜头下的奶奶登上了CCTV6。吴木良表示,自己从来没有看见奶奶这么高兴过,“其实我们很难去体会,一个一生平凡的普通人,能在自己的古稀之年,在央视上看到自己,究竟是什么样一种心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7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