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魏延谋反案”为何疑点重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4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三国后期,蜀国人才匮乏,已到了“军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地步,先主刘备仅存硕果大将魏延,却在诸葛亮死后,全家惨遭杨仪毒手。表面看,这一切似乎是魏延与杨仪的个人私怨,其实背后隐藏着诸葛亮的稳蜀大计。《三国志·魏延传》记载: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

第一道密令,是诸葛亮五丈原病逝前给丞相府长史杨仪、司马费祎和护军姜维等人下的,告诉他们:自己死后,不要发丧,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带着队伍悄悄退回汉中。

“魏延谋反案”为何疑点重重

如果魏延不服从军令,你们就不用管他了,继续执行退军计划。《三国志·魏延传》裴注引《魏略》记载: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

第二道密令,是诸葛亮单独给魏延下的,告诉他:我死后,你接替我管理好军队,密不发丧,迅速退回汉中。

对此,裴松之认为,这是敌国的传闻,不可为信。但是,祥子却认为这道密令是真实存在的。

诸葛亮死后,杨仪派费祎前去魏延军营传达丞相的遗命,令其为大军断后。当费祎达到魏延军帐,将丞相的遗命告诉了魏延。这时,魏延的第一个想法怕是“杨仪假传遗命”。因此,魏延才会毫不犹豫应道:“丞相虽然不在了,但是还有我吗,怎么轮得到杨仪来命令我。”

“魏延谋反案”为何疑点重重

见此,费祎假意回应:“杨长史只是个文官,不懂军事,我会把你的意思告诉他,他会听从你的安排的。”

当费祎一出魏延营门,便飞马疾驰而去。这时,魏延感到中间可能存在什么误会,想要追赶费祎问个清楚,却是已经来不及了。魏延暗叹一声,派出亲信哨探前去了解杨仪等人的动静,谁知哨探回报,杨仪他们已经带着大军向汉中缓缓撤退。

这一下可把魏延气得不轻,自己被当成弃子丢在了这里。

随后,魏延只得率领手下的小股部队快速绕至杨仪等人前方,并将沿途所遇栈道尽数烧毁,将杨仪等人堵截路途。这时,魏延、杨仪二人先后给刘禅上书,相互控告对方叛变。接着,杨仪命令军队重新打通一条前往汉中的道路,并率领军队日夜赶路。见此,魏延又率领麾下提前赶到南谷口,准备在此阻击杨仪等人。

“魏延谋反案”为何疑点重重

杨仪闻报后,立即遣大将何平前去攻打魏延。何平来到谷口,大骂魏延不仁,趁着丞相尸骸未寒欲图叛乱。魏延士兵听后,深恐落下叛贼之名,纷纷逃离魏延而去。魏延心下惊慌,急忙带着儿子以及少数亲信逃向汉中。杨仪心下大喜,立即派马岱率领骑兵追杀。最终,马岱提着魏延的首级赶回交令。杨仪当即起身对着魏延的首级猛踩几脚,恨声道:“庸奴!复能作恶不?”随后,又将魏延三族诛杀。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杨仪返成都,本以为自己有平定“魏延叛变”之功,还是大军撤退的主事人,想着诸葛丞相职位一定会由自己来接任。结果却是大相径庭,刘禅任命他为中军师,却没有部属,如同一个“光杆司令”,显然有明升暗降之嫌。同时,因魏延之事,杨仪在朝中颇受非议。而诸葛丞相之位却由威望大不如他的蒋琬接任,被刘禅加封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

“魏延谋反案”为何疑点重重

建兴十三年(公元235年),杨仪因多出怨言,先被削职为民,并流放到汉嘉郡。后来,仍不思悔过,又上书诽谤大臣,而且言辞激烈,最终被朝廷捉拿下狱,不久自杀身亡。

说白了,杨仪与魏延之间的矛盾激化,应该是被诸葛亮一手挑起的,而杨仪所做的一切,明显又是为蒋琬“作嫁衣裳”,从而也引出了诸葛亮的第三道密令。

第三道密令,是在最后一次北伐之前,诸葛亮曾密告刘禅:杨仪性情急躁狭隘,提议百年后由蒋琬接任,蒋琬之后由费祎接任。

“魏延谋反案”为何疑点重重

那么,诸葛亮三道密令的目的究竟何在呢?

杨仪、魏延皆是刘备生前重用之人,到了诸葛亮作为第二代蜀汉政权的领导核心,还勉强可以压制杨仪、魏延两位蜀汉老臣。如果杨仪、魏延二人尚在,作为威望不足的蒋琬想要成为蜀汉的第三代政权领导核心,绝对会遭遇重重阻力,稍有不甚,极有可能引发蜀汉内部大乱。

想想杨仪连魏延这样的大将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后辈”蒋琬呢。当初,杨仪便是先主手下的尚书,而蒋琬只是个尚书郎。

“魏延谋反案”为何疑点重重

因此,可以说诸葛亮的三道密令,达到了“一箭三雕”的目的,从而保障了蜀汉政权的顺利交接与平稳过度,只是大将魏延死得太过可惜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蜀汉君臣博弈:魏延是被冤杀,还是真的叛变蜀汉?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留下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魏延,这位曾受到刘备和诸葛亮重用的蜀汉名将,最终却被蜀将马岱所杀,并遭到诛三族的惨烈下场。这一戏剧性的转折引发
2024-08-17 11:05:00
诸葛亮去世前为何把兵权给杨仪这么个文官呢
诸葛亮临死前,将军队大权交给了杨仪,导致杨仪和魏延之间发生火拼,最终魏延被杀,蜀汉痛失一员大将,令人遗憾!那么问题来了,当年诸葛亮去世前,为啥不把兵权给魏延这个具有丰富经验的猛将
2023-07-16 16:54:00
...唯一战略要地,魏延从219年受封汉中太守,直到公元228年诸葛亮开始北伐为止,镇守汉中9年时间,无一失误,算得上称职。在诸葛亮北伐的6年中,魏延也是诸葛亮手下的头号大将,多次
2024-06-08 06:03:00
诸葛亮死后为什么不把兵权交给魏延
诸葛亮,字孔明。自从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后,为了蜀汉可谓是操碎了心。随着蜀汉的官员体制日趋完善,蜀汉出现了一种‘矛盾’,做官的人太多,被管理的人太少,争名夺利风气日益严重。长此下去
2023-01-07 21:28:00
诸葛亮死后,魏延是想替代他当蜀汉军事统帅吗?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蜀汉政权的实际当家人,后主刘禅,虽然说是皇帝,但是,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君主,而蜀汉真正的大权都在诸葛亮的手里,刘禅也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诸葛亮北伐,实际上
2022-12-26 19:14:00
魏延与杨仪争权导致蜀汉内乱,为何王平一句话平息纷乱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曹魏,也是最后一次。同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魏迎来新的格局。魏国至少可以暂时松口气,不用再担心诸葛亮动武。蜀国的问题则是:谁
2024-04-26 16:19:00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何制定斩杀魏延计划?
...战不利,韩浩欲斩黄忠,魏延杀韩玄,献长沙归顺刘备。诸葛亮见到魏延,言他脑后有反骨,要推出去斩首。刘备出面保魏延,从此魏延对刘备忠心耿耿。诸葛亮可能看到魏延桀骜不驯,没有强大主
2023-05-01 11:36:00
蜀汉名将魏延含冤被杀,司马懿闻讯为何大喜
这位老谋深算的魏国重臣,向来对诸葛亮推崇备至,却在此刻露出了不屑的笑容。他对众将感叹道:\"诸葛亮聪明一世,却在用人之道上如此失策,实在令人惋惜。\"司马懿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蜀汉命
2024-09-29 14:05:00
魏延是诸葛亮最佳继承人,为何反遭猜忌
...出场就救下了刘备,立下赫赫战功。他的面子大到,就连诸葛亮想杀他,刘备也要惊慌保全。他能力出色且自命清高,不把一众同僚放在眼里,甚至认为自己才能智慧都高于诸葛亮,还十分鄙视诸葛
2023-04-20 14: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