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把“历史数据”转化为“当代记忆”(一线走笔)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0-02 06:0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孟 扬

每一处工业遗产,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历史的天空”。在这个时空中存在的物、行动的人、发生的事,赋予了这处工业遗产独特的印记,使之具有了纪念属性。在工业遗产保护中,如何将储存于其中的“历史数据”转化为“当代记忆”,让“历史的天空”融入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在活化利用中充分展现工业遗产的多重价值?对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保护“一堆一器”的行动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新中国科技史和工业史上,中国核事业的“奠基之作”、大名鼎鼎的“一堆一器”,作为我国建设的第一项原子能设施,生动标注着新中国的“硬实力”。从基础研究,到“两弹一艇”研制,再到和平利用原子能,“一堆一器”功不可没。虽然,通过报刊书本、影视荧屏,我们对“一堆一器”并不完全陌生。然而,当它们“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时,惊喜与感动依然油然而生,关于它们的故事与传奇、过往与现状,依然牵动人心。“一堆一器”,是一份沉甸甸的遗产。这份“厚重”,不仅源自它们拥有的能够包裹核能冲撞的坚实结构,更来自沉淀其中的科学力量和中国科学家的爱国情怀、拼搏精神。

伴随着中国核事业的发展,如今,“一堆一器”已成为历史坐标和守望者。但这并不代表湮没与荒废。借由“一堆一器”的推动而孕育生长的新生代技术与设施,延续着创造力,不断为它们注入新的内涵,让它们能够以新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再次“对接”。

坐落在“一堆一器”原址附近的中国核工业博物馆,就像是“一堆一器”敞开的心扉。在这里,以“一堆一器”为圆点,通过场景再造,构筑了内容丰富且具有包容度的公共文化空间。借助实物、模型、图片等展陈,钟情于新中国发展史的观者,可以重温中国科学家接力奋斗创造奇迹的故事,感悟“两弹一星”精神;渴望攀登科学高峰的少年,可以了解反应堆与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即便是随意浏览,也可以于不经意间被“科普”,了解到核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作用。“神秘的核科技,神奇的核技术,神圣的核事业”,在“一堆一器”的讲述中得到了生动诠释。重大事件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园地,作为工业遗产,“一堆一器”在功能拓展中实现了价值增值,丰厚着城市的文化内涵。

讲好“故事”,留住“记忆”,在完成工业遗产所承载的传承使命中,“一堆一器”如凤凰涅槃般获得了生机,充沛了“活化”的力量。这个实例再次说明,“活化利用”是保护工业遗产、传承工业文明的重要途径。而“活化”的关键在于,能否通过内涵的挖掘与外延的延展,使工业遗产走入当下的生活,与现代思维产生互动。不管是携带着岁月特征的物质遗存,还是历经时代风雨孕育而成的文化“内核”、精神现象,在新的时空、新的语境下,都需要找到适宜的、富有时代特色的叙事方法和呈现方式,让即便没有亲身经历者,也可以通过重温与追忆产生感知与想象,延续情感与记忆,从而得到丰富的文化体验。

拥有工业遗产,是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保护好工业遗产,传承在工业化进程中积淀文化与精神,则体现着我们对历史与文明的敬意、对未来的憧憬。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2日 08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2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活化利用历史建筑 展现文化时代风采
...历史文化,蕴藏着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卓越智慧和共同记忆;自然遗产包罗山水万象,125多万座大山孕育出的绝美自然风光,贵州这个宝藏之地,不断向世人展示着这片土地的无限魅力。五彩
2024-06-08 16:48:00
第二大脑:作为数据遗产传承后代
...何级数般的增长。近十多年来,云计算技术使人类存储、记忆触手可及。当下,5G技术又推动了物与物的连接与感知网络的到来,不断拓深了我们获取数据的维度与深度。但如此丰富的数据和信息
2023-03-17 05:15:00
城市会客厅 | 数字时代如何让城市“开口说话”?
在数字浪潮奔涌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守护城市的记忆?当城市历史建筑遇见数字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5月16日,在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的氤氲书香中,一场关于城市记忆传承与创新的对
2025-05-16 22:56:00
运河文脉滋养遗产新生,江苏五个案例拿下国际奖项
...教育》项目活化利用南京大屠杀历史遗址,传承守护世界记忆遗产“南京大屠杀档案”。以遗址为课堂,邀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后代讲述家族记忆,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队伍不断壮大;以
2023-09-23 15:40:00
中新社郑州4月18日电 题:从世界遗产到世界记忆,少林距“三花聚顶”有多远?中新社记者 李贵刚始建于北魏(公元495年)的中国嵩山少林寺再获殊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7日公布新一批
2025-04-18 22:45:00
...京中轴线官方网站上线,采用一屏一景观、一步一洞天、一线一中轴的设计理念,细致拆解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价值和意义,用跨时空展界面,立体鲜活地再现北京老城印象。今年3月2
2023-05-16 00:08:00
...个显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深刻指出。近年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北京市着力构建覆
2025-03-16 20:31:00
...统文化最综合、最完整、最系统的鲜活载体,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2024-03-21 04:01:00
时代愿景 吾辈使命(学海泛舟)
...见证历史传统,众多的历史建筑仍在当下延续人们的共同记忆。我时常到鲁汶市中心闲逛。历经数个世纪维修改造的教堂是这里重要的建筑,教堂背面的街道每到周末就会举行盛大的市集,售卖果蔬
2024-02-22 08:4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农行临西兴业路支行:金融知识如细雨,浸润邻里街坊心
鲁网11月14日讯一场以“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正像一阵和风细雨,悄然进入街巷院落、企业园区
2025-11-14 11:31:00
农行沂水县支行:集市里的“货币卫士”
鲁网11月14日讯近期,农行沂水县支行在储蓄业务中多次收到假币,且假币的持有人多为附近菜市场卖菜的老人。为切实提升周边群众的反假意识和识假能力
2025-11-14 11:32:00
鲁网11月14日讯近日,为积极落实上级行普惠金融推进工作部署,建行临沂义堂支行积极响应、多措并举,紧扣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金融需求
2025-11-14 11:32:00
联舌工坊创始人李奇斌与李宁到哈萨克斯坦考察 洽谈预制食材出口及考察BAMX摩托车品牌
阿拉木图,2025年11月‌中国预制食材领军企业联舌工坊联合创始人李奇斌、李宁近日率团到哈萨克斯坦考察,就预制食材及调味酱料出口业务与当地企业展开洽谈
2025-11-14 11:34:00
轻信“投资理财” 芜湖一市民19万养老钱差点“打水漂”
大皖新闻讯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帮我保住了19万元养老钱!”11月12日,芜湖市居民徐女士紧紧握着民警的手,表达着感激
2025-11-14 12:01:00
吉林骄傲!冠军张骐载誉归乡,机场致谢父母
11月10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女子自由式摔跤62公斤级决赛在广东清远圆满落幕,吉林姑娘张骐在强手如林的赛场中沉着应战、敢打敢拼
2025-11-14 14:42:00
临沂四中勇夺兰山区第九届运动会暨中小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团体桂冠
鲁网11月14日讯10月18日—19日,“中国体育彩票杯”兰山区第九届运动会暨中小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举行。临沂四中勇夺高中组团体总分桂冠
2025-11-14 15:11:00
新雪季|吉林市打造“吃住购娱”特色消费场景
这个冬天,吉林市将重点打造哪些新消费场景和特色体验活动?14日,在2025—2026新雪季系列发布会第四场活动中,吉林市商务局党组成员
2025-11-14 15:1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新雪季,吉林将面向省内外游客及本地居民发放1亿元冰雪消费券,出台多项惠民惠企政策,激活消费市场,释放冰雪经济新活力
2025-11-14 15:15:00
河北迁安:文艺名家带学生领略翰墨书香
河北新闻网讯(邹雅婕、李昕炜)11月13日下午,河北迁安阎家店镇中心小学书法社团的10余名学生走进迁安市博物馆,参观“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
2025-11-14 15:21:00
免签政策激活交流热潮,澳洲学子沉浸式体验现代中国 ——“汉语桥”优秀选手川渝研学行收获丰硕
近日,一支由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多所高校“汉语桥”优秀选手及中文专业学生组成的研学团,圆满结束了在中国四川与重庆为期五天的深度文化科技体验之旅
2025-11-14 15:30:00
患者称临沂市河东区妇幼保健院人流手术因医生“劳累”未清干净,医院拒绝接受采访
鲁网11月14日讯 (记者 吴艳萍 孟娅琦)近日,临沂市民王女士(化名)向鲁网民生帮办栏目反映,她于今年6月2日在临沂市河东区妇幼保健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
2025-11-14 15:43:00
“云宝飞行器”点亮萌娃科学梦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汪蕾)近日,汉阳区黄金口幼儿园在“乐”文化背景下,深耕高质量的课程建设,让游戏回归生活现场
2025-11-14 15:46:00
教师的故事⑱| 把“记仇本”变成“记趣本”的引路人
【编者按】当数字化浪潮席卷课堂,当“双减”政策重塑教育生态,当AI技术叩响未来之门,一批新时代教师正勇立潮头,以青春之姿解锁教育新篇
2025-11-14 15:46:00
范杰书画艺术工作室开馆暨作品捐赠仪式在淄博师专举行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苏清华)11月12日,范杰书画艺术工作室开馆暨中国画作品捐赠仪式在淄博师专图书馆举行
2025-11-14 15: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