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张乐佳 郭诗梦)6月5日,由榆林中院联合榆林市人大常委会、西北大学共同建立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揭牌。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位于榆林市横山区赵石畔镇杜羊圈村,占地6000余亩,主要用于涉案补植林、生态倡导林种植。该基地将探索创新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方式,通过认购碳汇林、补种复绿、劳务代偿等替代性履行方式,实现“异地修复、恢复生态、总体平衡”的生态效果。同时,不断加强以案释法、教育引导、宣传示范,引导社会公众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崇尚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理念。
“该基地的建立,是探索‘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实践,也是榆林市人大常委会、榆林中院、西北大学共建‘人大法律监督+司法公正审判+高校技术支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的有力尝试,对开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和多元治理、推动榆林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榆林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吴小鹏说。
当日,榆林中院与西北大学联合签署了《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推进在构建黄河区域一体化生态修复平台、推广应用生态修复技术、建设矿山生态修复示范点、建立环境污染案件区域修复机制、加强环境资源司法实务与环境科学研究、联合开展生态司法修复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6 05: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