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传统非遗找回年轻观众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11-27 08:00: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传统非遗找回年轻观众

“95后”非遗传承人、冬奥会上为外国元首现场展示冰墩墩创作、利用社交媒体向数百万粉丝展示非遗技艺……在郎佳子彧身上有很多标签,而他最珍视的就是“手艺人”称号,作为第三代非遗传承人,如何为这门传统技艺找到年轻观众、让非遗从“濒危”走向大众是他探索和坚持的方向。如今,郎佳子彧不仅想要让更多人知道面塑、喜欢面塑,他还希望为这门传统技艺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希望未来能有00后、05后甚至15后的非遗传承人,一起去复兴非遗产业。”

想把这门很酷的手艺传下去

开脸、做手、做脚、身体塑形、贴上护甲、系上配饰……一双巧手之下,游戏《黑神话:悟空》中的人物造型便栩栩如生地出现了。很多年轻人认识郎佳子彧、了解“面人郎”都是通过像《黑神话:悟空》中的角色雕塑,在他的手下,非遗也变得年轻而时尚。

面塑作为一种产生于农耕文明的艺术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郎佳子彧介绍,北京面人郎开创于他的爷爷郎绍安,其作为面塑的一个分支,根植于北京皇城文化和市井文化共生的土壤,优渥的文化土壤让北京面人郎能够传承百年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三四岁时,郎佳子彧就看爸爸郎志春捏面人,只要三五分钟,一个面团就在爸爸手中变成了生动的小人儿,这对还是孩子的郎佳子彧而言,如同魔法一般神奇。“面塑是源于街头的一种艺术形式,需要通过表演去吸引客户,所以面人的制作过程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这也让我从小就非常着迷。”从那时开始,他也想学习这门很酷的手艺,捏出造型各异的面人。

三代非遗传承人紧跟时代

很多观众看到郎佳子彧的作品,会觉得很潮,从“悟空”到巴黎奥运会的奖牌,当下最热门的题材总会出现在他的作品里。但在郎佳子彧看来,紧跟时代潮流的选题是与捏面人手艺一样传承三代的特色。“现在大家认为梅兰芳先生是京剧泰斗,但在我爷爷那个年代,他就是顶流偶像,也是我爷爷塑造的面人形象之一。”

“小时候我看到一个玩具就想用面把它捏出来,现在我喜欢一个电影人物也会想用面塑的形式去呈现。”对郎佳子彧而言,大家看到的“创新”只是生活中自然的冲动,只有捏不完的东西,没有不知道捏什么的时候。真正困难的是,如何通过创新把面塑重新与年轻一代建立连接,让非遗找回自己的观众。

从家喻户晓到成为濒危“文化遗产”,和面人郎一样,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去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窘境,这是郎佳子彧作为传承人所面对的现实和责任。“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就要去迎接这些挑战,去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文化氛围和观众要求,这件事很费脑筋,但我必须去做,这不仅对我们郎家一个家庭有意义,对保存和发展传统文化也具有深远意义。”

作为东城区青联委员,郎佳子彧曾随北京共青团青春宣讲会进行主题宣讲,结合个人经历向当代青年人讲述非遗故事,活动在团员青年中引发热议,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爱上了非遗技艺,有超过400万人次参与网络点赞。

办展览做短视频推广面塑

要重新与观众建立连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长于面人世家,也因为家庭关系认识很多手艺人,郎佳子彧发现,酒香也怕巷子深,一门传统技艺想要推广与传播并非易事。“我爸也曾让我找个别的工作,只要手艺不丢就行,他觉得我不可能靠捏面人养活自己。”

郎佳子彧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选择走非遗这条路时,没有模板可以效仿,自己只能从零开始,一步步去拓展业务。从利用短视频推广传播到非遗数字化再到如今举办展览,郎佳子彧通过自己的方式让面人郎这门传统技艺从濒危走向市场,重新找回观众。“做展览本身也是与市场相结合,既展示了我们的作品,同时我们也能在市场的帮助下继续创作。”

在郎佳子彧看来,国家将一些传统文化列入非物质遗产进行保护,让这些艺术形式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但要让这些艺术形式真正传播和发展,必须离开“温室大棚”,去外面市场环境里闯一闯,因为市场环境才能考验一项技艺的创作和运营能力。

一次,他发在社交媒体上的面人作品被一些网友批评了,他们认为面塑没有收藏模型看起来震撼。于是郎佳子彧找到一位朋友,想听听他的意见。“这个朋友一开始不愿意说,他觉得这是不同的艺术形式,用的材料都不同,认为我没必要比较,纯属自讨苦吃。”

但郎佳子彧不这么认为,对观众来说,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他要做的就是不断改进去征服观众,“我不想天天把非遗挂在嘴上,既然观众提出来了,只要它与传统文化本身的价值观和机理不冲突,有利于传统文化优化,我就会学习。当然,如果它变味了,能获取再多观众我也不会做。”郎佳子彧心里那条线就是传统文化的根基。他告诉北青报记者,面塑的原材料决定了其体积小、比较脆弱的特点,如今通过加入树脂等材料可以让其体积变大、硬度变硬,但那就不是传统面塑了。面对创新,他选择“戴着枷锁跳舞”,在坚持面塑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环境。

研发系统课程吸引年轻传承人

上大学时,郎佳子彧曾去学校里给小朋友上课,教孩子们捏面人。如今当他成为非遗传承人并把捏面人当事业时,他又开始思考,如何去培养下一代非遗传承人。“我十来岁接受采访时大家就称我是‘95后非遗传承人’,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我身上还贴着这个标签,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年龄断层了,应该有00后、10后甚至15后的非遗传承人涌现出来。”

相比于自己创作,在当下这个阶段,郎佳子彧想的是还有没有人继续去做这件事?他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团队正在研发面塑课程,不同于他曾经进学校给孩子们讲的体验课,“它是标准化的,有课程目标、课程结果,是面向有志于成为非遗技艺传承人的系统培训。”

郎佳子彧告诉北青报记者,课程作为一种推广方式,虽然效率没那么高,但有深度,能够让真正喜欢这门技艺的人学习到这门手艺。同时,郎佳子彧也希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探索一条手艺人的职业发展路径,让更多有志于从事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可以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共同复兴非遗产业。

文/本报记者张月朦

(北京青年报)责任编辑:赵桂金(EK00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7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面团中捏出时代的面孔
...下去。因此,他将大量精力投入自媒体,逻辑是“先培养观众,别着急卖东西”。郎佳子彧的工作室仅有三四名员工。业务板块清晰:一部分是自媒体内容,一部分是品牌商业合作,还有一部分是非
2025-11-06 15:13:00
一眼千年,菏泽非遗传承人让传统面塑“活”在当代
...更是每年都为中小学生进行面塑授课,多达40万人次。将传统面塑工艺和现代卡通形象相结合初冬的上午,室外阳光正好,风中已经带着些许寒意。此时的菏泽老城曹州景区尽显静逸。李斌早早来
2024-11-20 11:55:00
曹州面塑传承人李斌:非遗文化受热捧 春季期间订单忙不停
...芳清,母亲陈素景是曹州面人国家级传承人。他着力突破传统面塑的框架,创新面塑题材、手法,将年轻人喜爱的形象和传统相结合,其作品精致巧妙,既传统又现代,具有很强的文化气息和艺术吸
2025-02-03 16:42:00
一双巧手留住“老手艺”!在生计与传承间,沂蒙面塑拥抱新生
...没落,想要注入年轻的血液。“面塑本身就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手艺,我们过去选择最多的题材是古典文学作品和中国神话人物。现在,我们也越来越多地去做一些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比如沂蒙精神
2024-09-05 11:39:00
绥阳:匠心独运,非遗传承焕发新生
...度融合,非遗技艺在这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现场一位观众表示:“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面塑作品,没想到今天能亲眼看到制作过程,真是太震撼了!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一些,让我们更多地
2025-01-04 19:09:00
...先后受邀参加多场庆祝中国春节活动,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曹州面塑在海外既“出圈”又“出彩”。文明因交流而多彩,“非遗出海”正在成为世界认知菏泽、与菏泽交流、做好菏泽城市
2025-02-08 15:46:00
网红书记现场带货,“小龙人”面塑添年味,这个春节咱回村过!
...通过我的直播间给吆喝出去。”魏香娟一边跟直播间里的观众互动,一边回答着记者的提问。因为当天活动场地在高密红高粱影视基地,直播间里不少网友都在起哄要她唱一首《九儿》,魏香娟一开
2024-01-20 17:05:00
面塑“非遗”标志性传承人李恒辉:小巧手捏出大乾坤
...非遗进校园,要让更多人知道面塑、喜欢面塑,希望这门传统技艺有更多彩的未来。从小熏陶骨子里的手艺人2月12日,走进蓝鲸鱼市级非遗工坊,展架上摆放着各式面塑作品,大到关公、孔子,
2025-02-16 19:01:00
山东手造丨菏泽鲁西新区举办黄河故道曹州面人非遗馆面人创作活动
...曹州面塑在千年古镇马岭岗党委政府的引领下,为了继承传统文化,弘扬非遗面塑艺术,传承非遗文化。古镇马岭岗正在组织黄河故道曹州面人非遗馆的传承人积极开展参与传承非遗活动进校园的系
2025-03-17 17:57: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为满足歌迷群体出行需求,11月17日凌晨,福州火车站将加开福州南至厦门G9805次“歌迷专列”。
2025-11-13 18:44:00
近日,中国电影家协会联合大麦娱乐灯塔研究院共同发布《2025中国电影市场及观众变化趋势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
2025-11-13 22:06:00
人艺三代演员同台演绎《小郡之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瑾)11月13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年末大戏《小郡之秋》在曹禺剧场首演,为“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画上圆满句号
2025-11-13 21:50:00
《贝家花园的秘密》:取材自真实故事,“轻载体承载重历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11月12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网络微短剧《贝家花园的秘密》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5-11-13 19:20:00
「梦」张远2025「白」巡回演唱会特别版正式官宣
今日,歌手张远正式官宣其个人第三轮巡回演唱会计划中最具特殊意义的篇章——「梦」张远2025「白」巡回演唱会特别版。这场备受期待的特别版live
2025-11-13 17:13:00
视频摄制/孔新花“以前去长城,就是为了拍照留念。”电影《寻砖》今天下午在石家庄举行专场放映,主演张亮说拍完电影后,想法有了改变
2025-11-13 21:44:00
上饶市广信区罗桥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11月11日罗桥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小小勇士·强国有我《红蓝CS真人对抗赛》”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开营仪式上,教官们刚劲有力的战术动作展示
2025-11-13 15:17:00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以1949年至1950年的台海为背景,首次将吴石、朱枫等烈士的事迹搬上荧屏,还原了国民党参谋次长吴石在台湾白色恐怖中传递核心情报
2025-11-13 14:16:00
索南扎西:歌声传情,善行筑梦
在娱乐圈的聚光灯下,有一位名叫索南扎西的著名创作型青年歌唱家,甘肃省文化使者、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宣传大使、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
2025-11-13 15:10:00
非遗合香亮相《不该停止的追问》首映礼 香气携勇气沁润全场观众
反性骚扰现实主义电影《不该停止的追问》全国首映礼于本月中即将启幕,而浙江非遗品牌 “湖上香局” 与之联合打造的《杭城香韵》情绪治愈系四季香盲盒
2025-11-13 14:08:00
作为优酷头部年番动漫,《师兄啊师兄》历经长达两年不断更的匠心打磨,终于迎来万众瞩目的第115集混沌海副本剧情。这一集不仅见证了寿云CP的甜蜜突破
2025-11-13 13:07:00
2025年11月12日,由成都月轮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眉山东坡老家文旅投资有限公司、成都天府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阜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承制的奇幻都市爱情短剧《这个仙尊不太冷》于成都正式开机
2025-11-13 12:37: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为青年影人铺路,为优质项目搭台。昨晚,2025年金鸡报晓仪式暨国贸之夜在厦门国博会议中心举行
2025-11-13 08:53: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在每年数千部电影的激烈竞争中,什么样的电影才能叩开国际顶尖电影节的大门?昨日,金鸡电影市场首次举办金鸡国际圆桌对话
2025-11-13 08:53:00
“戏韵收官·薪火相传”十堰市艺术剧院在市第六届地方戏曲调演中取得佳绩
11月12日,“太极惠民生”地方戏曲公益汇演暨十堰市第六届地方戏曲调演闭幕式在十堰市张湾区东风故里俱乐部举行。由十堰市艺术剧院创排的郧剧《我们都是守井人》
2025-11-13 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