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
新冠病毒来势汹汹,不少孩子也“中招”了。针对家长在居家护理患儿时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记者咨询了福建省立医院儿科主任陈琅医生团队。
问:孩子发热怎么办?
答:2月龄以上儿童,腋温≥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药处理,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次服药间隔4至6小时,一天同一种退烧药不超过4次。不推荐两种药物联合或交替使用,因有这可能导致剂量错误或混淆给药间隔时间,导致药物过量或中毒。
问:吃过退烧药,体温还是降不下来或反复发热怎么办?
答:急性期(感染后24至48小时)使用退热药物效果不会特别好,不一定能够让体温完全降至正常,而且药物持续时间一般为4至6小时,持续时间结束后,还会再次发热。
其实使用退热剂更主要的目的是减轻发热所导致的不适,并不能让体温降至正常,亦不能单纯以发热的程度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如果患儿已经就诊,除发热外精神反应良好,则可通过多饮水、洗温水浴、减少衣物、降低环境温度等方式退热,间隔4至6小时再次口服退热药物。
问:如何给发热儿童物理降温?
答:体温上升期:宝宝可能手脚冰冷,伴有畏寒、寒战表现,此时不宜物理降温,需适当添加衣物,搓热或者温水浸泡手脚。
体温持续期:宝宝手脚暖和,浑身发热,此时可以开始物理降温,需保持合适的室温,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拭颈项两侧、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处皮肤,泡温水澡,多喝水。
不推荐以下方式降温:乙醇擦身(皮肤吸收可导致酒精中毒)、冰水灌肠、冰水擦拭(导致寒战和身体不适)、捂汗(不易散热,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高热甚至危及生命)。(全文共697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1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