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皖籍全国三八红旗手邵敏:深耕黄梅戏文化研究20余年 希望戏曲扎根传统拥抱现代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3-05 22:05: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全国妇联公布了新一批全国三八红旗手名单,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安徽省社科普及基地黄梅戏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邵敏榜上有名。

从教二十余年,邵敏一直扎根在一线,从事黄梅戏文化传承普及、教学研究工作。她表示,黄梅戏向来多以女性为主角,热衷歌颂女性的美好品质,而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更是有不少女性工作者用“巾帼力量”推动着黄梅戏在海内外唱响。

皖籍全国三八红旗手邵敏:深耕黄梅戏文化研究20余年 希望戏曲扎根传统拥抱现代

在课堂上的邵敏

黄梅戏多以女性作为主角,“巾帼力量”担起文化传承重任

“这既是对个人黄梅戏文化传承普及、教学研究的肯定,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传承事业的支持与鼓舞。”3月5日,提起此次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邵敏如此说道。

邵敏告诉大皖新闻记者,黄梅戏与“巾帼力量”一直有着不解的缘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黄梅戏一大明显特征就是“旦角担纲”,将女性作为主角,《天仙配》《女驸马》等家喻户晓的代表作均是如此。这些剧目都歌颂了女性在面对困难挫折时,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勇敢智慧的美好品质,这些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不仅是艺术的结晶,也是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

邵敏说,黄梅戏的传承既需要扎根泥土的坚守,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勇气,在这份事业背后,有不少女性工作者用细腻的表演诠释了家国情怀,用柔韧的脊梁担起了文化传承的重任。如今,无论是领军人物还是基层演员,都有不少女性在独当一面,绽放芳华,推动了黄梅戏的传承发展。

皖籍全国三八红旗手邵敏:深耕黄梅戏文化研究20余年 希望戏曲扎根传统拥抱现代

邵敏在查阅资料

做“接地气”的研究,看见黄梅戏传承发展新希望

邵敏是皖北人,早年在安庆上学,博士毕业后,带着对这份工作的向往和对这座“有戏之城”的喜爱,回到母校安庆师范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至今已有20余年。如今,49岁的她仍继续扎根在一线,致力于黄梅戏的传承发展、人才培养等。主编出版了《黄梅戏研究论丛》《黄梅戏青年旦角演员培养》等著作,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并主持完成了多个研究项目。

在研究过程中,“接地气”一直是邵敏追求的目标,做“接地气”的项目,出“接地气”的成果是她奉行的宗旨。其介绍,在深入一线田野调查和日常交流过程中,她感受到了演员们对戏曲的热爱,也时常被他们的热情所打动,无论是知名演员还是民间艺人,都在用实际行动为黄梅戏的传承发展发光发热,令人感动。

邵敏说,另一个可喜的现象是,传统戏曲的观众中,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并有不少年轻人由观看者转为了参与者,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传播黄梅戏,她自己就有学生由此成为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主播,对外展示黄梅戏的魅力。甚至在安庆一些乡村,不少黄梅戏老艺人和爱好者也搭上了网络的“顺风车”,分享黄梅戏老腔老调,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也让更多人领略到了黄梅戏的别样魅力。无论是新的受众群体,还是新的传播渠道,都让他们看到了黄梅戏传承发展新的希望。

传承与创新并进,让黄梅戏绽放绚丽光彩

对传统戏曲而言,在传承的同时,如何创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独特的吸引力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

邵敏认为,黄梅戏的传承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存续,更需要做到适应时代发展,紧扣时代脉搏,讲好时代故事,其核心在于守正创新。内容创作上要扎根传统,拥抱现代。例如对经典IP再开发,将《天仙配》《女驸马》剧目等结合当代价值观重构叙事,或者通过动漫、音乐剧等跨界形式焕发新生。而传播上则要用好技术赋能,打破空间边界。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精选唱段、开发戏曲直播、VR沉浸式剧场,做好跨界融合实验,吸引年轻受众。

此外,还要多方联动培育良好生态土壤。推动“戏曲进校园”常态化,建立业余票友社群。并通过文旅融合,打造戏曲主题旅游线路,开发沉浸式实景演出,推动黄梅戏民俗传承的普及和日常化。

“从历史来看,黄梅戏几次发展高峰、传播高潮几乎都是因为做到了与时俱进,与新兴媒介较好地结合。”邵敏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天仙配》为代表的黄梅戏电影让这一地方剧种在全国打响了知名度。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批优秀黄梅戏电视剧的出现,再次让黄梅戏蜚声海内外。如今,短视频时代到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但大家也正在努力,探寻与微短剧等有机结合,让黄梅戏在新的风口焕发新的风采。与此同时,她认为,黄梅戏本身就具有通俗易懂、题材贴近生活等特点,有利于推广传播,这更加给予了他们信心和底气。

谈到当下火热的人工智能(AI),邵敏告诉记者,作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她早已关注,并有过尝试。从使用体验来看,她觉得AI在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目前仍有待完善之处,在运用时需要注意甄别。

展望未来,邵敏表示,荣誉是激励,更是责任。站在新的起点上,她将继续以敬畏之心深耕黄梅戏文化研究,推动传统戏曲与现代审美的对话。以赤子之心培育青年人才,让黄梅戏的薪火代代相传。更以开拓之心探索文化传播的新路径,让这一方水土孕育的艺术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我坚信,在文化自信的春风中,黄梅戏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大皖新闻记者 韩喻

编辑 彭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黄金周·黄梅戏,白天看景·晚上看戏 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9月22日至10月8日在安庆举行
大皖新闻讯 京徽故里、黄梅戏乡。黄梅戏发展兴盛于安庆,系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是安徽省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和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形象。围绕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戏曲名城”,一
2024-09-19 19:55:00
...史记忆的珍贵档案文献入选。其中,黄梅县档案馆申报的黄梅戏传统剧目全集成为此次入选名单中的一大亮点。一曲黄梅戏,多少黄梅情。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
2025-06-23 22:17:00
安徽两名女生唱黄梅戏火出圈 专家:非偶然,彰显当代青年文化自信
...程技术大学和上海大学,两位来自安徽安庆的女生开嗓唱黄梅戏博得满堂彩,接连火出圈,引发广泛关注。对此,安庆师范大学的专家表示,这一现象并非偶然,不仅体现了当代青年文化自信的觉醒
2025-09-17 22:43:00
全国人大代表韩再芬:在AI时代守护戏曲之魂 以创新与传承照亮黄梅戏未来
大皖新闻讯 作为黄梅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韩再芬始终站在传统戏曲与时代交汇的前沿。2025年春节期间,由AI参与创作的黄梅戏作品《女驸马》《闹
2025-03-09 17:54:00
...,谁料皇榜中状元……”悠长的旋律一起,丁格立刻进入黄梅戏《女驸马》中。镜头前的她缓缓开唱,边唱边演,眼波流转,仿佛身在聚光灯下的舞台。最近,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青年演员青年丁格走
2023-08-31 17:53:00
黄冈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产品供给,深入推进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以东坡文化节、黄梅戏艺术节、鄂东民歌大奖赛、群众广场舞展演为支撑的市县乡村四级活动品牌体系,催生出60多种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提升了城乡公共
2023-08-01 10:56:00
天台新雅,皖派唱腔——陈霈然回馈之旅的艺术盛宴
...当时南直隶(江南)文化原创基地之一。新时代新征程,新派黄梅戏艺术家陈霈然从天台里出发,演绎天台新雅,拾起花雅之争中遗漏的珍珠,重新唤醒江南戏曲中的大雅精神。报恩桑梓唱黄梅安庆
2024-07-16 09:55:00
首部以文学大师张恨水为主角的黄梅大戏在合肥唱响 主创团队揭秘幕后故事
...和精湛的表演博得掌声阵阵。本剧由张恨水家乡的潜山市黄梅戏剧团创排。"可以说这是我们家乡人用家乡剧种演绎家乡先贤的大戏,在唱念做打中展现家国大义!"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专访时,主
2025-02-09 22:06:00
黄冈师范学院“古韵焕新声”,构建铸魂育人新格局
...“五一”小长假,黄冈师范学院连送7天视听盛宴。该校黄梅戏传承与创新党支部党员齐上阵,自排自演近40场节目,令市民游客大呼“专业”“精彩”。传统戏曲如何传承创新?黄梅戏青年人才
2025-06-14 13:44: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一起看蓝星!我国首部太空纪录电影来河北啦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屈原在《天问》中发出宏阔之问两千多年后被中国航天员以坚定的声音回应10月10日我国首部采用8K技术拍摄的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家庄举
2025-10-11 10:51:00
台湾客家音乐剧将在厦演出
《那一天,彩虹出现》剧照。(受访者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筠 通讯员 谢钰涵)来自台湾的客家流行音乐剧《那一天
2025-10-11 08:18:00
赵倩携《北去·南归》载誉归来,二轮演出即将登陆北京
近日,第九届华语戏剧盛典上,演员赵倩凭借自编自演的话剧《北去·南归》斩获“最佳女演员”奖项,话剧《北去·南归》不仅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2025-10-11 08:37:00
我国首部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举行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10月10日,我国首部采用8K技术拍摄的太空纪录电影《窗外是蓝星》河北站观影活动在石家庄举行
2025-10-11 08:47:00
电影《成为大师》于10月10日在北京举办“就犟”首映礼,影片导演赵林携影片主要人物之一庞大师出席首映礼,与观众、嘉宾分享台前幕后的创作故事
2025-10-11 10:08:00
第十二届“狮王争霸国际赛 2025 — 美高梅杯”妈阁庙前地盛大开锣
“旅游+体育+文化”多元体验升级世遗景点赛 联动社区共创国庆醒狮盛典作为本年度美高梅狮王争霸系列活动的压轴盛事,历时两日的第十二届“狮王争霸国际赛 2025 — 美高梅杯”于10月5日圆满闭幕
2025-10-11 10:38:00
银笺绘西华:陈威中山公园次幅写生的宋画质感与虚实之境
当《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慢直播的镜头随陈威转移至中山公园另一处阴凉角落,银笺纸在晨光下泛着细腻光泽,这幅以西华门为远景的写生
2025-10-11 09:07:00
天坛月季笺 —— 细节里的笔墨节奏与色彩巧思
《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的镜头跟着万娟转到天坛月季园,她的笔尖已经对准了那丛 “冰山月季”。比起野花草的随兴,月季的绘制要精细得多 —— 眼前的 “冰山月季” 花瓣层层叠叠
2025-10-11 09:07:00
潘柱燐:“跨界”影视之路 精密计算与感性灵感的交响
当精密计算与感性灵感表达碰撞,潘柱燐的“跨界”版图正产生超乎想象的绚丽火花。“工程之学如筑基夯土,而文化影视乃精神之梁
2025-10-11 08:37:00
无忧之夜2025官宣落地三亚 联手生态合作伙伴打造“红人奥斯卡”
素有 “红人奥斯卡” 之称的“无忧之夜2025”,将于10月28日至30日落地海南三亚,上千位优质内容创作者及红人生态合作伙伴将齐聚
2025-10-11 08:37:00
赣超回眸之见字如面
烽烟将尽,战局已明。本周赛后,赣超的舞台便将只余两支队伍,为最后的荣耀而战。在这个奔涌着热血与热泪的夏天,赣超给予我们的
2025-10-11 04:21:00
合作共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2026年重点项目传播共创会
10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6重点项目传播共创会在京举行,汇聚各方智慧,打磨优质内容,探索创新模式,整合优质资源
2025-10-10 20:31: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近日,有媒体回访去年末爆火的湖南怀化理发师晓华,今年国庆期间,理发店已没了拥堵的人潮,不过依然要取号排队
2025-10-10 14:22:00
话剧《沧浪之水》以冷峻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知识分子池大为在理想与现实夹缝中的精神蜕变。作品不靠宏大叙事取胜,而是借助极简的舞台语言
2025-10-10 14:59:00
哈姆雷特的复仇故事 由小人物重新讲过
◎朱彦凝近日,由英国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编剧、易立明执导的《罗森格兰兹与吉尔登斯吞已死》(简称《罗吉》)在京首演。《罗吉》是对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的重构和戏仿之作
2025-10-10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