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胡方圆 青岛报道
暑假期间,青少年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沉迷游戏、短视频的现象愈发突出。这种过度沉浸对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会带来哪些影响?家长又该如何引导孩子平衡娱乐与生活?近日,记者采访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区立医院小儿内科主任王雪梅。
王雪梅指出,暑期本就是娱乐活动集中的时期,游戏和短视频凭借强烈的趣味性和即时反馈,对青少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但若沉迷时间过长,会对青少年的心理状态造成多方面负面影响。
注意力下降:电子娱乐的快节奏画面和高频刺激,会让大脑习惯短平快的信息输入,难以适应学习、阅读等需要持续专注的活动,导致专注力明显下降;情绪不稳:沉迷者易出现情绪波动大的情况,面对小事时更易烦躁、冲动,缺乏耐心;睡眠受扰:熬夜打游戏、刷视频的行为会打乱正常作息,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形成恶性循环;社交退化:过度沉迷虚拟世界会让青少年逐渐回避现实社交,不愿与家人、同学沟通,导致社交能力退化。
针对如何帮助青少年平衡娱乐与生活,王雪梅给出了三点具体建议,与孩子共同约定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例如每日累计不超过2小时,且避免在睡前1小时使用,防止影响睡眠;家长应减少自身沉迷电子设备的时间,避免形成“低头家庭”氛围。同时,每周安排3次以上家庭集体活动,如户外散步、亲子游戏等,增进亲子互动;鼓励孩子参与线下社交或兴趣活动,如报名夏令营、兴趣班,或邀请同学朋友共同开展运动、手工等活动,转移对电子娱乐的过度关注。
王雪梅特别提醒,若孩子出现难以自控的成瘾倾向,如拒绝沟通、因无法使用电子设备而情绪失控等,家长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儿科医生的帮助,避免问题进一步加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8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