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果然,愚孝的子女,才是最蠢的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7-24 21:58: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生活中,遇到那些倚老卖老或者为老不尊的情况,大家总会习惯性的感叹一句:坏人变老了。

其实,不仅是坏人变老了,还是变老了的坏人,被宠坏了。

都说老小老小,人老了,难免会变得像小孩子一样,任性一些,比起年轻的时候,不那么讲情理。

但这不是我们应该纵容的理由。

有些老人就像一个被惯坏了的小孩子,你越是依着他,纵容他,他越是找事儿。

有些子女最后变成不孝子,并不是他本性如此,而是老人的倚老卖老,无理取闹,让他不得不如此。

有些老人,真不能惯着。

45岁的老王,对此深有感触。

果然,愚孝的子女,才是最蠢的

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就是不孝顺。

2年之前,老王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父母养子女小,子女养父母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无论父母怎么样,老了老了,你把他往养老院里一扔,那不就是在甩包袱吗?

所以,即使母亲再蛮横无理再无理取闹,两年之前,老王都没有想过将母亲送到养老院。

老王家有三兄妹,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妹妹。在农村家庭,养活三个孩子并不容易,这一点老王还是挺佩服母亲的。

老王的母亲是那种典型的泼辣式农村妇女。没什么文化,但为人要强,又因为穷,还有点刁蛮似的狡猾,无理也要占三分的,是本地有名的泼妇。

好在老王的父亲为人老实本分,有点木讷却很实在,在乡亲里人缘不错,能平衡平衡泼辣的母亲带来的怨气与恶意。

果然,愚孝的子女,才是最蠢的

一个点火,一个扑火,这是老王从小就习以为常的场景。

但父亲55岁时,有一天夜里突发心梗去世。

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了。

再也没有人在身后帮忙灭火,争强好胜又泼辣的母亲,一年之内就将左邻右舍得罪了个遍,和紧邻的邻居,还因为一道占了一点宅基地的墙,而大大出手,闹到了镇里。

母亲一个人住肯定是没办法做到了。

老王兄妹三人,不得不开始考虑母亲的安置问题。

果然,愚孝的子女,才是最蠢的

不是所有的母亲都有母爱,也不是所有的老人,理解和体谅子女。

有些人不懂事了一辈子,不会因为老了,就突然变得懂事。

老王从没想过,母亲已老了,老了,还是连自己的子女也不放过。

兄妹三人养一个老母亲,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

作为唯一的男丁,按农村的习俗,给老母亲养老,原本是理所当然的事。但这时老王才刚刚换房,原有的房子太小,住不下,新房又还没有交付,装修还要半年,实在不方便立刻接母亲过来。

照顾母亲的事,暂时就落在了大姐和小妹的头上。

果然,愚孝的子女,才是最蠢的

老王的大姐和小妹都嫁在隔壁村,日子也还过得去,照顾母亲,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70岁的老母亲,就是硬生生把一件容易的事儿变成了难题。

大姐的孩子大了,照顾老母亲最方便,母亲首先去了大姐家。

但一个月之内,老王母亲就让大姐哭了三四回。

柴米油盐酱醋茶,母亲都要指手画脚。吃喝拉撒睡,母亲没一样满意。一个月30天,没有一天不骂大姐的。

强势的人强势了一辈子,又是在自己的女儿面前,更加不会收敛脾气。

而老王的大姐,从小被强势的母亲打压,敏感自卑,心软懦弱,对母亲的无理取闹,根本招架不住。

鲜花女人

果然,愚孝的子女,才是最蠢的

见大姐这么委屈,老王和小妹心里很不舒服。兄妹俩虽然都站队大姐,但老母亲依然故我。

大姐强忍着各种委屈照顾了半年,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将母亲送到了小妹家。

老王的小妹可不像大姐那样软弱,她就是母亲的升级版。好胜心强,性格决绝,认准的事情说一不二,九头牛都拉不回。

所以,在母亲面前,小妹可不是吃素的那一个,对母亲的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她绝不忍着,该说就说,该骂就骂。

这下,家无宁日。

无奈之下,老王只好用最快的速度收拾好新居,将母亲接到身边。

果然,愚孝的子女,才是最蠢的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

有些老人就像孩子一样,你该调教的时候,一定要调教,别被道德绑架。

将母亲接到身边后,老王算是体会到了大姐的委屈。

家务是不会帮你做的。都口口声声四处宣扬跟着儿子享清福了,还给你做家务?怎么可能?

家里的事情,无论大事小事,都是要指点一二,你要是不听她的?恭喜你,你成功激活了她的战斗力,后面有一箩筐话等着你。

怼天怼地怼儿子,这是理所应当,怼儿媳妇也不在话下,就连孙子,看不惯又说不动了,也能张口就骂。

老婆怨声载道,儿子抱怨连天。连楼上楼下的邻居们,也对强势的老太太颇多微词。

不到两个月,老王的头,也开始痛了。

可再怎么难伺候,也是自己的老母亲。

只能咬牙坚持。

果然,愚孝的子女,才是最蠢的

坚持到去年中,老王媳妇下命令了,儿子马上高三,老太太再这样折腾下去,连儿子都要被拖垮了。

老王想想也是这个理,于是借着疫情防控的理由,将母亲送到了养老院。

疫情期间养老院风控严格,母亲也怕死,在养老院一待就是大半年。

熬到六月份儿子高考完,老王于心不忍,将母亲从养老院接了出来。

这次他发现,在养老院待了快一年的母亲,脾气温和多了,对子女也明显体贴了。

再问,才知道,她在养老院可是受了不少教训。她刁蛮,还有人比她更刁蛮。她好战,别的老人就团结起来孤立她。

总而言之,没有人惯着她。

果然,愚孝的子女,才是最蠢的。

不是坏人变老了,是你把老人宠坏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00:45:2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在养老院的见闻:给护工小费老人痛苦,不给小费反而老人更舒适
...目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入住养老院,尤其是那些子女在外工作的年长者。当老年人的健康需要专业护理时,选择养老院成为了许多家庭的普遍选择。对于那些子女远在他
2024-02-04 20:53:00
我终于把8旬母亲送到养老院:50岁女儿倾诉经历,太无奈
...情,这将导致子女们对父母产生疏离感,宁愿将老人送入养老院,也不愿亲自照顾。韩大妈,年逾五旬,拥有两套门面房和一座别墅。原本有意将母亲接到身边共享晚年,然而,一件事让她感到愤怒
2024-02-09 15:41:00
九旬母亲摔伤卧床不起,四子女却因如何照料争吵不休?
...下午,晚上时间或请一个护工。阿华表示也将去了解村里养老院,对比价格,哪个合适选择哪个方案。随后,调解小组多次拨打老三阿国的电话,打算将这个结果告知他,但均未接通。调解小组也希
2024-03-11 11:34:00
河南76岁老太住养老院15年,突然要回家,子女吓坏:她去世28年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告诉她,她的母亲现在身在河南省的一所养老院。这个信息对于蔡金华来说,无疑是荒谬的。因为在她的记忆中,母亲已经在28年前去世了。电话那头的人并没有放弃,他们甚至传
2024-04-10 10:41:00
我接78岁母亲来家养老三个月,婆婆被气住院,丈夫要离婚
...而知。母亲不愿搬来,我们也考虑过请保姆或者将她送进养老院,但我内心总觉得这样做不够孝顺。最终,我决定亲自接母亲过来。我们的房子虽然宽敞,但养两位老人的确增加了不少负担。为了迎
2024-03-07 06:11:00
彼此不互相道德绑架,才是最恰当的父母子女关系
...相依靠,一个人先走了,另一个人生活不能自理了,就去养老院。这样,子女轻松一点,自己也没有心理负担。这显然也需要这套房子来做保障。三隐形的矛盾,无奈的现实道理大家都懂,但人性就
2023-07-24 21:23:00
有钱不能让儿子知道?这届老人不再相信“养儿防老”
...啃老。如果儿女没有这个道德自觉,老人不如多存点钱进养老院养老,生活质量会更高。但对于很多经济困窘的老人来说,其积蓄无法负担养老院的费用,养老只能指望儿女。如果他们有能力时不帮
2025-02-28 07:24:00
伺候84岁老妈半月后,我决定将她送养老院,是我不孝
...苏阿姨作为女儿,去伺候了半月,最终还是决定将老人送养老院。讲述人:苏阿姨62岁我们家兄妹五人,老妈今年84岁了。我是老大,我下面还有四个妹妹一个弟弟。其中我四妹出生还没满月就
2024-05-17 12:05:00
我爸来养老,老公对他关爱有加,开始很感动,了解真相后让我爸走
...善解决养老问题。在这个阶段,一些老年人选择选择入住养老院。他们认为养老院是专业的机构,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相信在那里度过晚年会更加安心愉快。然而,更多的老年人会选择与子女同住
2024-02-04 20:5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