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上海120一线人员:7小时出车14趟 每隔3-5秒就有新出车指令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26 10:31:00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120一线人员:7小时出车14趟 每隔3-5秒就有新出车指令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南区分中心的120驾驶员阮盛,有过武汉抗疫经历。本文图片 受访者供图

“从今天早上7点半出车,到下午2点,我们已经出了14车了,基本间隔3-5秒,下一车的出车指令就来了!”12月25日下午,来自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南区分中心的120驾驶员阮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今年36岁的阮盛是一名党员,也有过武汉抗疫经历。2020年,他曾支援武汉120,在42天内负责当地新冠重症患者的转运工作。此次在上海,阮盛与急救医生李竹、急救员王晓栋共同组成了一支临时突击队,从12月19日起接受闭环管理,全力保证一线急救工作。

“他们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也没有周末双休,常常是休息个三四小时,又要出车了。”在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南区分中心主任陈怡婕眼里看来,这支3人突击队,都是硬汉,“作为一名120急救人,生命至上。最近市民的急救需求多了,120出车非常繁忙,我们每个人都在加班加点工作,一个白班最多时要出车20车,基本接诊的都是发热病人,或者是有基础性疾病的病人。”

当前,上海正在迎来第一波感染高峰,全市院前急救工作迎来巨大考验。来自上海市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12月23日,全市120呼入51852个,较前一日上升4.7%,全市120出车5101车次,较前一日上升2.2%,近一周环比上升33.5%。

上海120一线人员:7小时出车14趟 每隔3-5秒就有新出车指令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南区分中心主任陈怡婕,正在协调一线急救工作。

出车量日渐攀升,动态排班挖掘急救力量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南区分中心共有11个分站,主要负责接诊来自徐汇、长宁两个区的院前急救工作。连日来,随着急救呼入量的不断增多,出车量日渐攀升,分中心主任陈怡婕的嗓子哑了,几乎每天在晚上9、10点才能下班,早上7点多就要到岗。

“当前,我们每天都有人出现身体状况,随时都可能面临‘减员’,每天都需要动态排班,挖掘所有的急救力量。”陈怡婕表示,一线急救人员的防护很重要,目前我们120接诊的绝大多数都是发热病人,基本都是阳性患者,我们也要保障所有急救一线人员的防护工作,为他们配备防护口罩、面屏、隔离衣、洗手液等,尽可能让他们避免感染。”

最近,南区分中心也来了一批担任120驾驶员的社会志愿者。“我们也在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能尽快熟悉车辆性能、行驶方式,掌握急救车上的保险带、可升降担架如何运作等等。”陈怡婕说。当前,该分中心在有限的急救资源条件下,仍然增加了9台日班车,从中午12点到下午2点半,她整整打了200个电话,协调所有分站的一线急救工作。

“为了保障我们一线急救工作,从12月19日起,我们还专门成立了一支南区分中心突击队,由2名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他们三人接诊的大多为80岁以上发烧、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群体。”陈怡婕表示。

阮盛是这支突击队的骨干成员。当日早上7点半,他与急救医生李竹、急救员王晓栋一同负责出车。

佩戴防护帽、N95口罩与面屏,穿上蓝色隔离衣,三人坐上一辆120救护车。当日,他们接诊到病人大多发烧都在38摄氏度以上。

有一名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年龄超过80岁,曾有过脑梗。该老人长期瘫痪在床上,又感染了新冠,不仅发着高烧,现场测氧饱和度也明显降低,伴着呼吸急促。急救人员担心老人会出现肺炎等并发症,用了最快的速度将其送上了120救护车。

还有一名82岁的老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在家里超过38摄氏度高烧持续三天。好在3名急救人员赶到时,老人的基本状况还算稳定,体温已经下降到了37.1摄氏度,血压、血糖和氧饱和度也都正常。

“在老人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我们和他的家属进行了沟通,建议老人可以先居家,暂时不去医院,也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家属也表示理解。”阮盛说,“我们也会特别提醒家属,一旦老人的氧饱和度往下落,出现了呼吸急促、胸闷的情况,需要在第一时间送医院进行治疗,以避免老人向重症化发展。”

上海120一线人员:7小时出车14趟 每隔3-5秒就有新出车指令

120驾驶员阮盛(中间)与急救医生李竹(右一)、急救员王晓栋(左一),一同组成南区分中心临时突击队。

急救员带着干粮和水上岗,不影响急救的前提下吃一口

一整天下来,3名急救人员连吃上一口热饭的时间也没有,几乎是刚完成上一个任务,紧接着下一个出车任务就来了,没有一丝休息的时间。

“作为一名急救人,我们明白‘生命至上’这句话的含义。”阮盛说,“每天出车前,我们都会提前买好饼干、面包等干粮,在我们的驻地,还有‘顿顿杯’保障我们一天的饮水量……在保证不影响急救工作的前提下,我们会选择一个相对空旷的地方,摘下口罩来吃一点、喝一点,来保证我们的体力能够持续。”

相比2020年武汉抗疫时的经历,阮盛坦言:“以前在武汉时,我们还需要4个小时穿着‘大白’转运,无法喝水、上厕所。现在病毒的致病性没有那么强了,我们只要按照相关的防疫规范,把每个细节都落实好,就可以避免成为感染者。而且,我们对于新冠病毒的认识也逐步加深了,没有了起初的害怕和恐慌。大部分病人和家属也都能理解我们的工作,有很多人向我们表达感谢。”

12月25日晚上7点,在短暂休整了4个小时之后,阮盛与急救医生李竹、急救员王晓栋再次上岗,为120出车做好了准备。当日,他们将会工作到凌晨。

“我们这次是闭环工作,现在没办法回家,睡觉休息都只能在单位。”阮盛说,自己也时常想起家里的父母,“我的爸爸身体不好,腰椎间盘突出,手脚慢,但好在生活能自理,烧菜做饭没什么问题。我的妈妈有高血压、糖尿病、轻度抑郁症,尽管最近妈妈也感染了新冠,但她的心态很好,今天已经不发烧了,只是有些干咳。他们俩都单独一人一间,每天都在开展自我健康监测。”

“新冠感染真的不可怕,希望家里有老人的,能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尤其是要多照顾好家里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观察其病情变化,确保他们的营养摄入以及血压、氧饱和、呼吸、心跳等状况。另外,一定要多看权威渠道的新闻,不要听信网络上的谣言,保持好良好的心态来进行应对。相信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一定可以战胜病毒。”阮盛说。

上海120一线人员:7小时出车14趟 每隔3-5秒就有新出车指令

急救医生李竹为一名病人开通静脉。在其最近急救的病人中,大多为发烧病人以及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

上海120:合理使用120,将急救资源让给重症患者

来自上海市卫健委数据显示,上海院前急救体系由市急救中心和9家郊区急救中心组成(“1+9”),现有急救车辆1251辆,从业人员4046人。12月23日,全市120呼入51852个,较前一日上升4.7%,全市120出车5101车次,较前一日上升2.2%,近一周环比上升33.5%。人员在岗率70.3%。

为了更好地确保急救工作的开展,上海市卫健委已组织黄浦、徐汇、静安、长宁、虹口、普陀、杨浦等7个中心城区派出医生191人支援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组织中山、华山、瑞金、仁济、市六、市一、市十、肿瘤、一妇婴等医院等15家三级医院45名麻醉医师支援市医疗急救中心,各郊区卫健委组织区属医院56名医师支援郊区医疗急救中心。

早在12月19日,上海市卫健委也下发工作提示,指导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快院前院内衔接,明确要求:一是市卫健委将实时监测120压车情况,对于积压严重的医院,立即联系医院主要领导,要求加快协调,优先处置120车辆转运来的患者;二是加派医务力量、扩大场地等措施提升急诊科服务能级,增加担架床,增派管理人员,提升患者分流速度;三是动员病情稳定的住院患者加快出院,病房预留一定床位,优先收治有住院、留观需求的急诊患者。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也呼吁,合理使用“120”,将有限的急救资源留给高龄以及有严重基础病的重症患者。

如果出现六种情况,如呼吸困难或气促,无法缓解;持续不能饮食,或腹泻超过2天; 经药物治疗体温持续高于38.5°C或心率超100次/分,超过3天;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或持续腹泻、呕吐等情况;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在这些情况下,120调度员会迅速获取相关病情,优先派出急救车辆保障急危重症患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6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之后8】“疫”不容辞!刻不容缓!120急救车的24小时
...任务,马不停蹄地给车辆做完消毒,开始等待下一次出车指令。宋建强和他的急救车“战友”。(受访者供图)“120驾驶员的工作就是和死神赛跑,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宋建强说。连日来,
2022-12-30 12:11:00
...心铁西二分中心石小光急救小组再次接到120指挥中心出诊指令:位于铁西区肇工街某小区内,一患者出现头晕伴左侧肢体活动障碍,高度疑似脑卒中,需要急救请迅速出诊。卒中溶栓必须越快越
2023-11-07 03:45:00
...的帮助。这次急救任务刚完成,还未喘息一会,下一个出诊指令便来了……一位独居老大爷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和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接到急救任务后,院前急救小组迅速赶到现场。出诊医生对病情迅
2024-01-09 00:19:00
数百人报名杭州120志愿者但极少符合条件,公交公司已增援
...发布急救支援(搬抬)志愿者招募公告,服务内容为根据指令完成就医转运、病患搬抬等工作,要求18-60周岁身体健康男性,能适应倒班工作制。“公告发布后,很多热心市民来报名,非常感
2022-12-27 14:59:00
120出车数成倍增长,杭州市急救中心向社会紧急招募志愿者
...守“疫”线。此次招募的急救支援(搬抬)志愿者需根据指令完成就医转运、病患搬抬等工作,要求为18-60周岁身体健康的男性等。杭州市急救中心12月23日发文介绍,近日,在杭州市防
2022-12-25 12:56:00
...12月23日晚,文登区高村中心卫生院接到了120急救指挥中心指令,前往宋村镇救治一名呕吐不止的村民。接到指令后,高村中心卫生院的医务人员紧急赶往宋村。由于暴雪两天,路上积雪很
2022-12-27 05:12:00
青岛七旬老人登山意外坠崖!环境复杂,15小时后获救
...是血,生命垂危,急需救援。浮山后急救站值班人员接到指令立即出发,途中紧急联系现场呼救者,了解到患者目前意识尚清醒,但是体力似乎已经到达极限,说话声音很小,命悬一线。车组人员迅
2024-08-03 19:35:00
进医院前,急救体系如何高效运转(民生一线)
...者或其家属沟通时,医护人员在做什么呢?“接到调度员指令后,就近医院的出车驾驶员、医生、护士与担架员就会立即出发。”福建省急救中心副主任郑晓春介绍,福建省急救中心依托福州大学附
2025-03-24 06:41:00
这是上海120的另一个战场!减员、压床、误解...跨年夜,他跟着救护车跑空两趟
...车共耽误的近40分钟,至少足够王越再救治一位病患。在上海,跑空的救护车越来越多。宝山120数据显示,仅12月31日,无效出车次数就高达92次,占比17.83%,常态下,这个数
2023-01-04 20:4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大自然地板外包装被人为割开,临沂消费者质疑产品“以旧充新”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杨成喜 吴艳萍 孟娅琦)近日,临沂市兰山区市民李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栏目反映,其在兰山区木地板工厂分拨中心(林迈)购买的大自然地板产品
2025-11-05 20:10:00
苏州一网民发视频喊话相关部门给树木“松绑” 当地回应:已派人到场查看
大皖新闻讯 “请苏州相关部门过来看看,帮帮它们吧!”11月5日,有网民接连发布多条视频称,苏州相城经开区(澄阳街道)路边有一些行道树套有金属卡箍
2025-11-05 20:19:00
用“数字匠心”雕琢网络文明!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让正能量“满格”
大河网讯 (记者 张磊 董蕾/文 范昭 杨鑫阳 刘晓明 李思豫/图、视频)11月5日,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底蕴与清新数字文明欣然邂逅
2025-11-05 22:20:00
我们在福州,触摸到了能源的下一站
从全球首台机组到风电“巨无霸”,再到储能“黑科技”,福州的绿色家底藏不住了!就在今天,第七届东亚峰会清洁能源论坛的嘉宾们实地探访福州多个清洁能源项目
2025-11-05 21:22:00
首届推选活动!从这些河南实践里,读懂网上群众路线怎么“走”
大河网讯 一根根细细的网线,牵连汇聚着亿万网民的心声。11月5日,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在洛阳举办,现场发布了首届全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绩突出账号和有影响力的作品
2025-11-05 22:20:00
梁晓声:不讳谈写作的功利,但要看清它
大皖新闻讯 著有《人世间》等作品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现身在安徽霍山举行的“迎驾文学笔会”。11月5日,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
2025-11-05 20:52:00
办展人,集合啦!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即将启幕
大河网讯 一场展,犹如一个支点,链动全球资源;一座城,联通世界通道,吸引行业精英齐聚一堂。近日,记者获悉,2025中国(中原)会展主办方创新合作交流会将于11月19日至21日在郑州航空港举行
2025-11-05 18:14:00
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闪耀全国美术教育盛会
10月25日,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小学美术课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重庆举行,弋阳县第一中学李鸿飞老师作为江西省近七年来高中美术学科唯一代表
2025-11-05 17:44:00
e起守护“未”来的你|网事漫话
大河网讯 给孩子注册学习类App,被要求填写远超必要的家庭详细住址;孩子随手点进小游戏,被诱导输入姓名和家长手机号;刷儿童短视频时
2025-11-05 16:43:00
家国情怀植根实践沃土 锦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月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李雪)家国情怀,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9月-10月,江夏区锦绣学校以国庆、中秋
2025-11-05 16:51:00
大批楚商强势回归黄石,1085.86亿创签约金额新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通讯员 王虎涛)民企赋能增长极,楚商聚力建支点。10月30日,知名民企湖北黄石行暨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召开
2025-11-05 16:51:00
“绝绝子”“包的”“破防”等等一系列网络热梗,已逐渐成为如今中小学生口中和笔下的套路。如果要求他们脱离热梗进行表达时,他们便陷入困境
2025-11-05 16:52:00
“小小体验官”叩响科学门 蔡甸幼教师幼科技作品比赛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周晶)近日,蔡甸区直属幼儿园的操场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索之旅。由蔡甸区教育科研中心组织的“蔡甸区公办幼儿园师幼科技作品比赛活动”在此举行
2025-11-05 16:52:00
美育演奏“燃”全场 非遗赠礼“暖”人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高力丰、刘雅靓)10月28日,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金钟管乐团师生一行受邀前往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2025-11-05 16:52:00
八年七次“遇上” 永嘉小村这样讲中国故事
“之前我对中国了解很少,这次回去,温州元素将长期出现在我的作品中。”11月4日,在温州市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雅典美术学院教授乔治·卡扎基斯(George Kazazis)收拾起厚厚的写生初稿
2025-11-05 1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