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周步散文 ||《吴咏:河西文化筑基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31 16:53:00 来源:东方文化

周步散文 ||《吴咏:河西文化筑基人》

吴咏:河西文化筑基人

周步

在张掖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战斗过的英才人物数不胜数,后世影响力最大、意义最深远的当属霍去病。读《甘州府志》,每每读到那些为国谋计、为民谋生、为张掖地域经济发展、河西社会稳定作出卓越贡献的功勋人物时,内心便生出一种自豪和振奋。他们的名字是金日磾、李陵、窦融、第五访、张轨、沮渠蒙逊、乌重允、张仪潮、李汉通、董文用、梅之焕、察汗、宋晟、杨博、廖逢节、高孟、钟赓起、黄璟等等。为武者,多能守边御敌,护境安民;为文者,重视办学兴教,传播文明;为官者,心系黎民百姓;为民者,积小善以为荣。然很多做出惊人之举意义巨大影响深远却名不见经传的草民小吏,读他们的事迹,总让人感慨不已,甚至有一种不写不快的感觉。

吴咏就是其中之一。

吴咏是土生土长的张掖人。东汉安帝永宁元年(120年),吴咏被驻守张掖的护羌校尉马贤辟为从事。在这之前吴咏从事什么工作?史书没有记载,不敢妄加猜测,但可以肯定的是,吴咏天资聪慧,品学兼优,其道德学问,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从事”就是主要领导的属官,协助领导做一些具体工作,如今天的助理、秘书、办公室主任一职。那时候,吴咏三十岁上下。汉朝征辟从事,主管领导有绝对的人事任免权限。吴咏之才能与品行道德,可见一斑。

这里先说说与吴咏人生至关重要的两个人物,一个是马贤,另一个是庞参。庞参是马贤的前任护羌校尉。但吴咏与马贤共事在前,与庞参共事在后。庞参任护羌校尉的时候,马贤是骑都尉。骑都尉和护羌校尉级别基本一致,不同之处是护羌校尉乃西汉时期所设专门管理羌族事务的地方高级军事职官,有如今天特别行政区的驻军司令。两汉时期护羌校尉府经历五次迁徙,先后迁至狄道、安夷、临羌、张掖、令居五座城池。因张掖属国、居延属国的特殊原因,历史上护羌校尉治所在张掖郡的记录因此略多一些。庞参是河南缑氏人,史书称其“文武昭备,智略弘远,既有义勇之节,兼以博雅深谋之姿”。元初元年(114年),庞参迁任护羌校尉。其初,庞参采取怀柔政策,招附安抚了羌部,后来与西羌的一次战斗中,损兵折将,被贬入狱。再后来升为度辽将军,进朝廷做了大鸿胪,并官至太尉、录尚书事。

马贤的资历比庞参浅些,但在护羌校尉的任上,马贤的成就远胜于前任和后任。《资治通鉴》记载,永初七年(113年),时任骑都尉的马贤和护羌校尉侯霸在安定郡进攻聚众作乱的西羌部落。此次战役,斩首并俘获敌军一千余人。第二年,羌人首领号多聚众胁迫其他部落,在武都、汉中等地掳掠抢劫,被巴郡官兵所败。后兵败西逃,马贤与侯霸率领湟中官吏百姓在今天的临夏进攻号多,打败羌军,杀死羌军两百多人。元初二年(115年),护羌校尉庞参被免去官职,朝廷正式任命马贤接替庞参,兼任护羌校尉。

马贤在西北地区大约生活了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里,马贤先后两次被委任护羌校尉。马贤在护羌校尉的任上,多次率军击败羌人部落的侵袭,为陇右、凉州地区的安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建光元年(121年)的一次战斗中,马贤率军一次杀敌两千多人,由此朝廷封马贤为安亭侯,食邑一千户。

吴咏在马贤的护羌校尉府工作了大约十年时间。

一个才智双全的下属,自然得到上司的赏识。在数十年的生活工作中,吴咏深得马贤器重。当然,马贤的成功,也离不开吴咏等人的全力支撑。后来,马贤官拜征西将军,去往他处,吴咏被时任太尉庞参招为掾属。掾属是级别更高些的佐治官吏。

吴咏一贯忠于职事,深得好评。他与马贤、庞参的关系相处得极为融洽。天有不测风云。后来,在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上,马贤和庞参二人因事抵牾,互揭隐私,均向朝廷诬告对方。告状要提供证据,两人均无物证,但同时提出吴咏可以作证,这就给吴咏带来极大压力。都是当朝要员,如罪名成立,则将定为死罪,如无人作证,则罪名均不能成立。怎么办?二人都有恩于己,且是知己深交,吴咏左右为难,于是选择了自杀,以此挽救了两位上司。马贤和庞参得知吴咏为挽救他们而自杀后,均失声而泣,惭愧悔悟,言归于好。人们在对马贤和庞参谴责的同时,无不称赞吴咏的高义。这位来自张掖的才俊,用他的生命铸就了汉文化舍生取义的高洁。东汉的都城在今天的洛阳。

时间过了一百多年后,张轨出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

张轨是河西走廊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人物。如同之前的窦融和之后的沮渠蒙逊、张仪潮等。张轨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能臣。晋末天下大乱,时任散骑常侍的张轨审时度势,请求朝廷出任凉州刺史。后来的事实证明,张轨走了一步好棋。张轨来到凉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招贤纳士,选拔人才。他求贤若渴的做法,得到了河西豪门大族的认可和支持。不久,河西人才多被所用,其中宋配、阴充、氾瑗、阴澹等,被后世称为张轨的“四大股肱谋主”。

张轨到达凉州做的另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就是专程来到张掖,在吴咏墓前虔诚致祭,并旌其子孙。

张轨如此做法,很难说没有作秀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个学子对另一个学子的敬仰和惺惺相惜,是一个学人对华夏文化的固守和对筑基者的真诚致意。吴咏以死明志的做法,显然有失妥当,但他对汉文化和儒学文化的捍卫精神,对后世儒学文化在河西走廊的传承发展,确实起到了夯筑文化基石的作用。晋王朝分崩离析之后,中原大地一片焦土,河西走廊进入了五凉时期。因为大批中原世子、学人西迁偏安一隅的凉州,汉文化在河西走廊得以赓续,才有了“河西文化与中原文化、江南文化并列成为隋唐文化的渊源”(陈寅恪语),这样一个历史局面。

从张轨开始到五凉结束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河西走廊的统治者们虽然族属不同,但大都表现出了对儒学的极大热情。政府官学与民办私学,相辅相成,教育与著述并重,德育和智育共行,河西大地因此成为中国北方儒学文化中心。所有这些,五凉的统治者们功不可没,以吴咏为代表的学子们功不可没。

2024.8.23

原载《张掖日报》2024.10.25

周步散文 ||《吴咏:河西文化筑基人》

周步,作家、诗人。作品以散文、诗歌为主。作品刊发《诗刊》《飞天》《延河》《青海湖》《散文选刊》《中国文艺家》、人民网、光明网等。写作题材以西部地域历史散文居多。作品获第二届沂蒙精神文学奖、张之洞文学奖等多个奖项。作品入编《2012年中学生最喜爱散文》等多个选本。多部作品被拍摄成电视散文等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朗诵播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31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步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一位皇帝,也是唯一到过河西走廊焉支山下的皇帝。站在这座山下看杨广,或许能看到一些别的地方看不到风光和景象。杨广文采和武功都非常出众,可谓上马领兵打
2023-05-07 21:33:00
甘肃武威在古代为何称凉州?古代的凉州就是武威吗?一文说清楚
甘肃省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的东端,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在汉朝之前,这里是月氏人、匈奴人控制的地区。大概是在秦末汉初的时候,河西走廊被月氏人控制,此时北方草原上的匈奴崛起,匈奴通
2023-09-20 14:37:00
一探窦家的发家史
...他不想去巨鹿。过去,窦融的高祖父、从祖父、从弟都在河西做过太守、护羌校尉等,窦家对这里的民情风俗非常熟悉,窦融就对他的兄弟说:“天下鹿死谁手还不知道,河西地区殷富,与中原地区
2024-07-05 13:18:00
...本文转自:张掖日报本报讯3月11日,书写伟大的走廊:《河西走廊通史》编纂启动会在兰州召开,《张掖古志(影印本)》作为我市加强方志古籍保护传承的重要成果亮相《河西走廊通史》编纂
2023-03-15 10:05:00
汉朝是如何征服青海的
...海的七成,整个河湟地区人口占到青海的八成。汉朝拿下河西走廊后,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设属国,将匈奴人口都移到这五个郡。同时汉朝多次调遣中原军队、百姓戎边,先后设置
2023-07-16 20:07:00
霍去病攻下4座重镇,汉武帝取4个霸气名字沿用至今
...抵抗匈奴上不可替代的作用。汉武帝雄才大略,决定打通河西走廊这条狭长通道,斩断匈奴的右臂,因此便有了霍去病指挥的河西之战。当时汉武帝给了霍去病一万的精兵强将,命他打通河西走廊。
2022-12-25 21:27:00
聊聊汉魏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羌化”与“汉化”
汉魏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民族多样,如代北地区一样出现了汉化倾向,但因其地域性特点而出现了羌化进而影响地区的发展走势,甚至衍生出五凉政权。河西地区的民族交流一直以来就伴随着冲突,在长
2024-06-29 22:09:00
本文转自:三秦都市报行读河西·追梦丝路少年行读夏令营7月15日开营本报讯(马佩佩 )暑假临近,我们将与少年们同行,在河西走廊访古问今,在沙漠里仰望星空,穿越时空,和古人对话。备受
2023-06-29 01:11:00
一带一路上的河西走廊|沿着千年丝路,走进“金张掖”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9月10日,“一带一路上的河西走廊”大型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在甘肃省张掖市展开,来自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凤凰网
2023-09-12 10: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