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百年天博“潮”级进化:连古穿今 让文物“活”起来 扫码阅读手机版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10 01:28:00 来源:北方网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为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已成为当下文旅新风尚。在这股热潮中,天津博物馆凭借其深厚底蕴与创新表达强势“出圈”——7月底刚刚落幕的“同铸山河——北朝历史文物主题展”不仅引发观展热潮,更一举登顶“全国十大热门展览”热搜榜榜首。展出期间,天博展厅内人潮如织,各地观众络绎不绝。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百年天博“潮”级进化:连古穿今 让文物“活”起来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博物馆(天津日报记者曹彤摄)

天津博物馆成立于1918年,初名天津博物院,院址位于河北区中山公园。由于历史原因,曾数度更名易址。如今这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拥有各类藏品近20万件,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天津乃至中国的发展历程。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百年天博“潮”级进化:连古穿今 让文物“活”起来 扫码阅读手机版

宋代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天津日报记者姚文生摄)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百年天博“潮”级进化:连古穿今 让文物“活”起来 扫码阅读手机版

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天津日报记者 姚文生 摄)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百年天博“潮”级进化:连古穿今 让文物“活”起来 扫码阅读手机版

西周太保鼎。(天津日报记者曹彤摄)

天津博物馆馆藏三大“镇馆之宝”:被誉为“宋画中无上神品”的《雪景寒林图》,深谷寒林,萧寺掩映,把雪花似絮的凛冬留于墨香,将千百年的情怀与胸襟凝于尺幅;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莹润瓷身,曲线曼妙,色彩流淌间是匠心的巧思与光阴的轻抚;西周太保鼎,青铜铸就古朴庄重,饕餮纹饰凝视岁月,柱足承载往昔辉煌……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百年天博“潮”级进化:连古穿今 让文物“活”起来 扫码阅读手机版

智能导览机提示(来源:天津博物馆)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天津文博事业也拥抱时代向数智化转型,观众服务、博物馆管理、藏品数字化等方面都闪烁着科技感。在天津博物馆,接入了文博专属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导览机可以回答观众提出的文物知识相关问题,变身参观学习好帮手。还有立足不同展览主题、以数字技术推出的古代乐器演奏情境、虚拟交互多宝阁等应用场景,无不拉近了文物与观众的距离。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百年天博“潮”级进化:连古穿今 让文物“活”起来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博物馆原创展览《鸣沙遗墨——天津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特展》(摄影记者马成 吴涛)

“‘文化+科技’的全面融合发展,搭建起连古穿今的桥梁,让文物‘活’起来,充分体现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及时代价值。”天津博物馆馆长姚旸说,“科技的力量让我们更好地拓展思维,因地制宜探索立足本馆特色、打造智慧博物馆的新路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0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子李叔同,他绘就的《明信片上的风景》水彩画,开辟了中国水彩画新境界。“近代百年看天津”,已是耳熟能详。近代以来,天津大放光彩,这段辉煌历程同样体现在文物中。益智节目里常考的中
2024-12-23 23:20:00
10个文物故事里读懂天津 扫码阅读手机版
...。现藏于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7.大龙邮票(清)近代中国看天津,中国近代历史上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都与天津息息相关,并且留下非常难得的历史遗存。就比如这套大龙邮票,它诞生于天
2024-12-18 12:18:00
百年北疆续写精彩华章:用活文物资源 弘扬科学精神 扫码阅读手机版
...原展柜、原文献资料完好保存至今的百年博物馆,被称为中国近代博物馆发展史上的“活化石”。北疆博物院藏品包括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岩石矿物标本以及历史民俗文物20余万件,其
2023-12-10 10:21:00
...字化给文物活化利用带来无限可能。2023年,恒达文博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完成“数说犀尊”沉浸式展览建设项目,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打造出新型智慧化场景,令参观者
2024-07-28 09:56:00
12月这些文化艺术展不容错过 扫码阅读手机版
...几百年里,一代又一代的影响着后世。与丢勒相呼应的是中国当代水墨画家许利,他的作品融汇了传统水墨的精髓和现代观念。 此次展览展出了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大师阿尔布雷特·丢勒和当代
2024-02-19 17:03:00
...津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展”“红色记忆——天津革命文物展”“永远把纪律挺在前面——天津市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展”等重要大型时政展览的讲解、接待任务,年平均接待观众百余万人次,完成
2024-07-14 09:42:00
好吃好玩好看“三门抱” 自在逍遥乐陶陶——这个中秋小长假,我在天津等你! 扫码阅读手机版
...字号民间手工艺品店绝对让您不虚此行。意式风情区:“中国风”与“意大利范”深度交织始建于1902年的天津意式风情区位于中心城区核心地带,是目前意大利本土之外、亚洲唯一保存完整的
2024-09-14 07:31:00
走进博物馆 过个文化年 年味满满“津”彩不断 扫码阅读手机版
...成为人民群众欢度新春的活动之一。过年逛博物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趣味和魅力,也正成为一种新年俗。今年春节期间,津城各大博物馆、文化场馆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年货”,让广大市
2024-02-09 08:12:00
...。“一带一路”上的哈萨克斯坦,是最古老的丝路古国。中国作为哈萨克斯坦的好邻居和好伙伴,友好交流从古丝绸之路开启至今源远流长。如今,哈萨克斯坦从“一带一路”倡议中获益良多,两国
2024-10-01 00:3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
多姿多彩 畅享假日
10月3日,游客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9月25日至10月6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举办“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主题活动
2025-10-08 07:44:00
记者走基层丨河北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趣味体验多
10月6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这里太奇妙了!灯光一亮,古代玺印上的文字就投射在墙上
2025-10-08 07:46:00
记者走基层丨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研学课 模拟挖“宝贝”
10月3日,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研学讲师向孩子们介绍文物考古工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研学课堂能有多大
2025-10-08 07:47:00
夜游秦皇小巷
10月6日晚,游客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游玩。国庆节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人流如织游客逛集市、观演出、品美食畅享假日欢乐时光秦皇岛市海港区持续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满足群众假日休闲需求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10月6日晚
2025-10-08 07:48:00
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①丨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
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走进定州孟家庄村史馆开栏的话乡村深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散落其间,不仅讲述着一个个村庄的时光变迁
2025-10-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