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10个文物故事里读懂天津 扫码阅读手机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8 12:18:00 来源:北方网

10个文物故事里读懂天津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个文物故事里读懂天津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个文物故事里读懂天津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个文物故事里读懂天津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个文物故事里读懂天津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个文物故事里读懂天津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个文物故事里读懂天津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个文物故事里读懂天津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个文物故事里读懂天津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个文物故事里读懂天津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个文物故事里读懂天津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北方网讯:如果用文物做笔,画出一道关于天津历史的时间轴,如何史海拾贝,在物华天宝的津沽大地上寻找最具代表性的珍宝,就成了关键。

天津博物馆人一面秉承严谨的学术风范,一面大开脑洞,在丰富的馆藏中选取了10件代表,这些从万年前到近代的文物大咖,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有望获得更多年轻人的追捧,靠实力出圈儿。

在10件文物的介绍中,观众不难看出穿越时间与空间后,关于文物的全新解读:关于史前人形石雕的关键词是“就这么看着你目不转睛”,关于十四仓狮子的关键词为“就这么水灵灵地出道吧”,大沽铁钟的关键词是“重生之我在大沽口炮台撞钟”,而关于大龙邮票的关键词则是“叮!146年前的信你收到了吗?”网友感叹:“挑花眼了!我大天津的宝贝就是多。”“每件文物都能成网红,天津还是太低调了!”

贾曼希望借此方式让低调的天津文物被更多年轻人关注。“此外,我们在遴选文物时有意照顾到各个层面,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层面都力求有所涉及。”她举例说明:“比如,有反映古代漕运对天津产生影响而选出的‘元朝十四仓瓷狮子’,也有体现天津在近代轻工业发展中不可或缺地位的‘国产第一只手表’;既有有名有姓第一个天津人的‘鲜于璜碑’,也有近代城市历史文化名人的代表李叔同和他的绘画作品;既有反映天津雅文化的水西庄的《秋庄夜雨读书图卷》,也有体现城市红色文化的周总理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每件文物中都有一段天津故事,等待更多的人去感知,去体悟。

1.人面形石雕(史前)

这是一枚来自史前时期(青池遗址第二期文化遗存)的小型石制艺术品。清晰的容颜、迷惘的面庞,仿佛在引导我们穿越千年对自我凝望,思索人生的意义。它是天津地区诞生的第一件艺术品,正如世界大文明的觉醒大多从人像艺术的诞生开始一样,这枚小小的石雕意味着彼时的天津人已经在寻求生存必需之外,那一缕文明的曙光。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2.鲜于璜碑(东汉)

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墓碑。该碑墓主人鲜于璜,是日前已知史料中记述的天津地区第一个有名有姓的天津人。鲜于璜碑全称“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在天津武清区出土。碑上的文字显示,其立于东汉延熹八年(165 年),距今已近两千年。让这块碑“圈粉”无数的是其碑文落笔稳健,如钢刀切玉,运笔劲折,代表着汉代隶书的最高水平,有方笔之冠的美名,是名副其实的书法艺术瑰宝。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3.十四仓石狮子(元)

这件“萌萌哒”的影青釉瓷狮子来自元代,出土于十四仓遗址,它的一双大眼睛,饱览了天津河西务帆如林、车水马龙的盛况。元代,为储运漕粮,政府设立了天津历史上的第一座国家粮库广通仓,又在北运河畔的武清河西务建立十四个粮仓,由此天津成为大都外围最大的仓储基地。狮子釉色在青白之间,脖子上佩戴项圈,下坠铜铃和红缨,身后有从项圈垂下的绶带,看上去格外乖巧可爱。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4.重修天津三官庙记碑(明)

这块碑厉害了,它为“天津”这座城市的得名提供了佐证。1402 年,燕王朱棣攻下南京,即皇帝位,史称明成祖。次年改元“永乐”。朱棣曾命令工部尚书黄福、平江伯陈瑄在三岔河口地区设卫筑城,并将此地命名为“天津”,意即“天子经过的渡口”。在这块 1550 年(明嘉靖二十九年)刻的重修天津三官庙记碑上,就完整记述了这一重大事件。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5.秋庄夜雨读书图卷(清)

这幅图中烟雨蒙蒙,绘制的是清代天津文人雅士在私家园林中读书的场景。何人在读书?查为礼,又名学礼,是天津著名的芦盐巨商查日乾之子。在何处读书?水西庄,这座藏书万卷、文人荟萃的园林与扬州小玲珑山庄、杭州小山堂并称为清代三大私家园林,是天津文人雅士会聚之地。此图再现了水西庄的原貌,是研究天津地方史的重要资料。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6.大沽铁钟(清)

又名乐威毅公祠铁钟,是一座来自大沽口炮台的铁钟,国家一级文物。它见证了天津大沽口作为京津门户、海陆咽喉重要的军事地位,也记录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在此三次抗击英法联军的侵略。八国联军入侵时它被作为战利品掠夺走,存放在英国。经过多方努力,由英国政府无偿返还,在海外流失 105 年后终回故里。回归的古钟也是民族的警钟,时刻提醒国人不忘历史,自强不息。现藏于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7.大龙邮票(清)

近代中国看天津,中国近代历史上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都与天津息息相关,并且留下非常难得的历史遗存。就比如这套大龙邮票,它诞生于天津,作为中国邮票的鼻祖,开启了中国邮政事业的序幕。大龙邮票同时也是中国邮票的象征,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它独特、尊贵、稀缺、神秘,于1878年7月 24日在津“腾飞”,至今已有 146年。时至今日,邮票不再为我们日常所用,但近代天津的那份荣光,仍在腾飞的龙鳞之上熠熠生辉。现藏于中国邮政博物馆。

8.周总理主编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近代)

“天津是我的第二故乡”,这是周恩来总理留给海河儿女的深情话语。1913年,15岁的周恩来入读南开学校,从此在天津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这本创刊于 1919年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就是由他任主编,为该报他倾注了大量心血,亲自执笔写下许多重要的报道和言论。刊物共出版 100 多期,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望,被广大读者视为反帝反封建爱国斗争的号角、旗帜,被誉为“全国学生联合会报之冠”,成为天津乃至全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刊物之一。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9.李叔同水色画片(近代)

这是一幅名为《明信片上的风景》的水彩画,尺寸不大,却打开了一个中国水彩艺术的新世界。它是《中国百年水彩画展》上的首幅作品,是我国早期水彩画的代表作,也是国内仅存的李叔同水彩画的唯一真迹。“为了一个人奔赴一座城”,被誉为“天才”的李叔同集绘画、书法、音乐,戏剧等艺术造诣于一身,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独树一帜,是天津这座中西文化交汇的城市孕育的名副其实的“海河之子”。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10.天津公私合营钟表厂 试制成的第一只国产手表(当代)

您可否知道这块“五星”牌手表表盘上,“中国制”三个字的含金量?它意味着这是我国自行研制、自己生产的第一只手表,直接填补了新中国工业建设的一项空白,开启了中国制表工业的新纪元。同时,它代表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轻工业产品的水平,是天津发达的工业尤其是轻工业辉煌历史的最好代言和历史缩影。2024年,该表还入选了“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名单。现藏于天津博物馆。(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图片由天津博物馆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8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最近,一场“最天津”文物网选引发关注。天津博物馆联合市文物博物馆学会推出“十件文物中的天津”网络投票活动,先期遴选出十件天津文物,再由网友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三件。自从city wa
2024-12-23 23:20:00
百年北疆续写精彩华章:用活文物资源 弘扬科学精神 扫码阅读手机版
... 致敬科学——北疆博物院复原陈列”。本报记者 刘茵 摄天津北方网讯:它,从历史深处走来,载百年记忆。红砖绿门诉说着过往岁月,丰富藏品记载着时代变迁。它,位于天津外国语大学校园
2023-12-10 10:21: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百年天博“潮”级进化:连古穿今 让文物“活”起来 扫码阅读手机版
...馆奔赴一座城”已成为当下文旅新风尚。在这股热潮中,天津博物馆凭借其深厚底蕴与创新表达强势“出圈”——7月底刚刚落幕的“同铸山河——北朝历史文物主题展”不仅引发观展热潮,更一举
2025-08-10 01:28:00
企业一线观察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天津北方网讯:时值暑期,天津博物馆又迎来参观热潮。在“耀世奇珍”展厅,“00后”杨欣颖站在西周克鼎前,一边望着展柜里穿越千年的文明象征,一边通过手中的
2024-07-28 09:56:00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天津北方网讯:炎炎夏日,天津博物馆“青年周末学堂”准时开课。“书画装裱”“古琴赏析”等专业课程让广大青年在实践中感知历史文化。“青年周末学堂”是天津博物馆宣
2024-07-14 09:42:00
走进博物馆 过个文化年 年味满满“津”彩不断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北方网讯:近年来,“博物馆里过大年”渐渐成为人民群众欢度新春的活动之一。过年逛博物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趣味和魅力,也正成为一种新年俗。今年春节期间,津城各大博物馆、文化场馆
2024-02-09 08:12:00
天津北方网讯:为深入挖掘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博资源,持续释放文博文化活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善作善成,近日,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24年度天
2024-11-25 09:52:00
龍飞凤舞文化年 | 来博物馆 过文化年 扫码阅读手机版
2024贺新春小学生体验陶器修复。 本报记者 张帆 摄天津北方网讯:“1998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对大直沽天妃宫大殿遗址进行科学发掘,发现一批元明清时期的遗迹、遗物,并在此遗址上兴
2024-02-14 09:34:00
12月这些文化艺术展不容错过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北方网讯:为了丰富市民休闲假期生活,增添浓厚的艺术氛围,12月份有超多精彩文化艺术展,内容丰富,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广大市民感受到冬日的
2024-02-19 17: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