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印江:万亩“双高”红薯增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09 06:21: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蔡茜 通讯员 梅亚军

“这是我们村今年引进的300亩新品种红薯,大家看它与常规红薯栽法有什么不同?”“往年我们没有用厢垄式和黑膜覆盖。”“往年不是用斜栽的方式插下去,栽的距离也不需要控制在25至30厘米之间”……

眼下,正是红薯移栽关键时节。在印江自治县杨柳镇杨家寨村,党支部书记黄文涛每天都要到村里的红薯示范种植基地瞧一瞧,与村民探讨红薯移栽的方法。

“当地群众每年都会种植红薯,不想当成‘低效益’产业简单退出,因此今年我们改变种植方式,选择‘双高’红薯品种,让‘老’产业走一条新路。”黄文涛说。

今年以来,杨柳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村集体、种植大户发展“高淀粉、高产量”的“双高”特色红薯产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除了杨家寨村,该镇还在中山、新屯、白虎咀等村都有种植。

“我们引进的600亩新品种红薯采取新技术栽培,预计产量可达1560吨,带动村集体增收156万余元。”杨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曾婧表示。

当前,印江沙子坡、新寨、紫薇等乡镇也在陆续开展红薯大田移栽。据介绍,该县在17个乡镇(街道)123个适宜村范围内建立了高淀粉红薯项目生产示范基地1.1万亩,统一选择优质、高产、抗病、适宜当地的脱毒薯种,走好选用良种关键一步。

同时,全面推广厢垄式育苗、壮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严格按照红薯规范化起垄栽培技术,推广大垄双行黑膜覆盖栽培技术。并在一些适合机械起垄的基地,因地制宜示范推广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栽培技术和机械化耕收等节本增效技术,用良种良法确保红薯高产增收。

“我们种植的300多亩红薯,预计5月底移栽完毕,待红薯成熟后每亩至少可以收2500公斤,比传统红薯高出很多,明年还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印江“双高”红薯示范基地种植大户田振新信心满满。

此外,印江通过强化培训和新技术示范,提高红薯产业科技含量和成果转化率,增加项目区红薯单产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种植效益,推动全县红薯向市场化、产业化、效益化方向发展。

“全县发展有‘双高’红薯1.1万亩,涉及农户123户,100亩以上种植主体36户。”印江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秦海英说,目前该县红薯苗已全面进入移栽阶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08: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印江新技术赋能1.1万亩“双高”红薯
...在25至30公分之间。”这是近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杨柳镇杨家寨村党支部书记黄文涛在该村红薯示范种植基地与村民们的对话。杨家寨村通过引进大户发展“高淀粉、高产量”的“双高”
2024-05-12 09:44:00
...、质量、效益,推动全县肉牛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走进杨柳镇杨家寨村众富养殖场,工人们分工合作,有的割草、有的打扫圈舍、有的投喂饲草,忙而有序。“场内有4个长期工人,工资是300
2023-04-24 09:09:00
印江沙子坡:红薯移栽忙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本报讯(记者 罗旭) 时下,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忙碌的身影,大家纷纷忙着给“双高”红薯剪苗、捆扎、插苗、回土……一派繁忙的景象。
2024-04-30 07:34:00
印江自治县杨柳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近日,印江自治县杨柳镇组织镇关工委、司法所、团委、综治中心、派出所、应急管理站等部门在集镇开展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主题的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活动现
2023-12-15 18:28:00
...“亲”“清”政商关系,推进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杨柳镇召开的警示教育大会上,该镇党委书记告诫全镇党员干部务必要在以案明纪中筑牢思想防线,把“存戒惧”的自律精神融入工作和生活
2024-07-06 16:07:00
印江苕粉销售旺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连日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依仁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们忙着晾晒、包装红苕粉。“印江苕粉”是当地很有名气的土家特色食品,色泽晶莹、口感爽滑,备受消费者喜爱。
2022-12-27 09:46: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程佩佩 王芳蓉春光明媚,印江自治县朗溪镇万亩石漠化治理生态产业园漫山遍野的桃花李花竞相盛开,游客纷纷前来踏青赏花。谁曾想,朗溪原是出了名的“石头山”,石漠化
2024-04-11 06:02:00
泗水粉条,不仅畅销胖东来还“出海”30多个国家
...久远,据史料记载,清朝时孔氏族自曲阜磨庄迁入泗水县杨柳镇并取名孔家村,磨庄原是孔府面粉和粉制品的加工供户(村),孔氏族人利用当地井水、种植地瓜,并发挥传统的小作坊操作技术,生
2025-01-28 23:49:00
工业新气象 蓄势迎蝶变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1月19日,在印江宏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几条刚完成技改的茶叶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行,全力赶制出口乌兹别克斯坦的2000吨精制茶,一幅奋力推进工业大突破的生动画
2024-01-25 06:5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