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印江:万亩“双高”红薯增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09 06:21: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蔡茜 通讯员 梅亚军

“这是我们村今年引进的300亩新品种红薯,大家看它与常规红薯栽法有什么不同?”“往年我们没有用厢垄式和黑膜覆盖。”“往年不是用斜栽的方式插下去,栽的距离也不需要控制在25至30厘米之间”……

眼下,正是红薯移栽关键时节。在印江自治县杨柳镇杨家寨村,党支部书记黄文涛每天都要到村里的红薯示范种植基地瞧一瞧,与村民探讨红薯移栽的方法。

“当地群众每年都会种植红薯,不想当成‘低效益’产业简单退出,因此今年我们改变种植方式,选择‘双高’红薯品种,让‘老’产业走一条新路。”黄文涛说。

今年以来,杨柳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村集体、种植大户发展“高淀粉、高产量”的“双高”特色红薯产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除了杨家寨村,该镇还在中山、新屯、白虎咀等村都有种植。

“我们引进的600亩新品种红薯采取新技术栽培,预计产量可达1560吨,带动村集体增收156万余元。”杨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曾婧表示。

当前,印江沙子坡、新寨、紫薇等乡镇也在陆续开展红薯大田移栽。据介绍,该县在17个乡镇(街道)123个适宜村范围内建立了高淀粉红薯项目生产示范基地1.1万亩,统一选择优质、高产、抗病、适宜当地的脱毒薯种,走好选用良种关键一步。

同时,全面推广厢垄式育苗、壮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严格按照红薯规范化起垄栽培技术,推广大垄双行黑膜覆盖栽培技术。并在一些适合机械起垄的基地,因地制宜示范推广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栽培技术和机械化耕收等节本增效技术,用良种良法确保红薯高产增收。

“我们种植的300多亩红薯,预计5月底移栽完毕,待红薯成熟后每亩至少可以收2500公斤,比传统红薯高出很多,明年还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印江“双高”红薯示范基地种植大户田振新信心满满。

此外,印江通过强化培训和新技术示范,提高红薯产业科技含量和成果转化率,增加项目区红薯单产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和种植效益,推动全县红薯向市场化、产业化、效益化方向发展。

“全县发展有‘双高’红薯1.1万亩,涉及农户123户,100亩以上种植主体36户。”印江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秦海英说,目前该县红薯苗已全面进入移栽阶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08: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印江新技术赋能1.1万亩“双高”红薯
...在25至30公分之间。”这是近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杨柳镇杨家寨村党支部书记黄文涛在该村红薯示范种植基地与村民们的对话。杨家寨村通过引进大户发展“高淀粉、高产量”的“双高”
2024-05-12 09:44:00
...、质量、效益,推动全县肉牛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走进杨柳镇杨家寨村众富养殖场,工人们分工合作,有的割草、有的打扫圈舍、有的投喂饲草,忙而有序。“场内有4个长期工人,工资是300
2023-04-24 09:09:00
印江沙子坡:红薯移栽忙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本报讯(记者 罗旭) 时下,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忙碌的身影,大家纷纷忙着给“双高”红薯剪苗、捆扎、插苗、回土……一派繁忙的景象。
2024-04-30 07:34:00
印江自治县杨柳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近日,印江自治县杨柳镇组织镇关工委、司法所、团委、综治中心、派出所、应急管理站等部门在集镇开展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主题的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活动现
2023-12-15 18:28:00
印江“高台狮子灯”民俗表演惊艳舞台
...耍”第六期在文昌广场上演。作为本期活动的压轴节目,杨柳镇带来的高台狮子灯《狮王迎春》以精湛的技艺和震撼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高台狮子灯《狮王迎春》上演《狮王迎
2025-02-23 18:06:00
贵州印江:电商助力“土疙瘩”变身“抢手货”
...场红利。凭借这一创新性合作模式,与罗场乡、刀坝镇、杨柳镇、中兴街道等多个乡镇成功签订合作协议,将带动超1000余名农民实现就业增收。去年,该公司已获得东西部消费协作“黔货出山
2025-03-19 12:41:00
...“亲”“清”政商关系,推进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杨柳镇召开的警示教育大会上,该镇党委书记告诫全镇党员干部务必要在以案明纪中筑牢思想防线,把“存戒惧”的自律精神融入工作和生活
2024-07-06 16:07:00
印江苕粉销售旺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连日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依仁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们忙着晾晒、包装红苕粉。“印江苕粉”是当地很有名气的土家特色食品,色泽晶莹、口感爽滑,备受消费者喜爱。
2022-12-27 09:46: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程佩佩 王芳蓉春光明媚,印江自治县朗溪镇万亩石漠化治理生态产业园漫山遍野的桃花李花竞相盛开,游客纷纷前来踏青赏花。谁曾想,朗溪原是出了名的“石头山”,石漠化
2024-04-11 06:0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胶东在线4月1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李彦霖)人间四月,万物清明,缅怀故人,遥寄哀思。刚刚过去的周末,是清明节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2025-04-03 03:0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电(记者孔德晨)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日前,我国两家农作物种子认证机构颁发了首批种子认证证书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闵喆)以“美丽福建·羽梦同飞”为主题的2025年闽江河口湿地“爱鸟周”科普宣教暨“两岸融合发展生态共护”活动
2025-04-03 05:33:00
这届年轻人,喜欢为“绿色”埋单(青年消费新趋势观察④)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少华 张力凯 管诗雨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骑行爱好者在人民体育公园里骑行锻炼。肖本祥摄(人民图片)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于家下河社区味多嘉安心餐厅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伊 霄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着一身唐装汉服,观唐风唐韵、品唐食唐味;在山东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来一次夜幕下的奇妙探险……春暖花开
2025-04-03 05:5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全国平台建成归集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超807亿条(权威发布)本报记者 刘志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2025-04-03 05:5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青海日报记者  王  晶“刘师傅,这些都是送往向化藏族乡的包裹,一共35件。”3月25日9时左右,青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交邮融合发展中心外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大众日报记者 李 媛近日,山东青岛市市北区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通讯员  曾凤清“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碳中和解决方案,也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路径。”前不久,一场林业碳票交易在上海和福建三明两地间达成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李建广)近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5-04-03 05:55:00
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湖南古丈县青年返乡创作文化短视频,“山白”账号关注者超1600万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本报记者  申智林向清标(左)和向宏俊在聊天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  洲前不久,驾驶员常某来到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执法站“领罚”。此前,常某为躲避尾号限行
2025-04-03 05:56:00
村里有座气象博物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宋豪新和林村的乡村气象博物馆。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台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气候变化和影响
2025-04-03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文明办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创建工作可感可及  评估工作无感无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本报记者  郑海鸥“这次评估不考察文字图片等创建材料
2025-04-03 05:56:00
“弹奏”春之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4月1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岭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育苗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秧苗的培育情况。庄歌尔摄(人民视觉)
2025-04-03 0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