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神农植谷地 农业最别致 乡村振兴时 强村又富民
谷城以“农业特县”建设 赋能县域经济争先进位树标杆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堰河村持续释放新活力。
位于五山镇的湖北省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成势见效。
石花镇平川村成为全省有名的“工业强村”。
花园村凭借茶叶产业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
谷城县组织开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观摩交流活动。
特约记者 阮班明 通讯员 沈伟 全媒体记者 童光辉 程备 文/图
谷城是全国第一批区域性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五山镇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花园村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孙家沟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盛康镇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安家岗村、平川村、孙家沟村、观音沟村、高桥河村、金牛寺村、梁家畈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省委把推进强县工程的3项重点任务放在谷城,让其开展试点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八山半水分半田”的谷城,是神农氏尝植五谷的地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因地制宜,创造性建设“农业特县”,为早日建成全省山区县县域经济发展标杆,奋力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提供强有力的“三农”支撑。
强基固本,农业生产稳中向好
谷城县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两区”划定39万亩。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9.1万亩,总产量达5.35亿斤,实现总量和单产“双增长”。
全县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出栏量达68.72万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
蔬菜、水产、茶叶、水果等重要农产品质优量足,产量常年稳定在40万吨以上。
油菜年制种200万斤,共获得奖励资金5000万元。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谷城被纳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县行列,自2019年以来累计获得中央和省级财政投资1.85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4.12万亩。
添力赋能,农机作业扩面提效
谷城县农机装备水平及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全县农机保有量达5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36万千瓦。北斗导航智能作业、无人机防控、精量化种肥同播等一批先进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运用。
近年来,谷城县累计推广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40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作业18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45万亩。
谷城县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22家,农机作业服务专业户达120家,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达32万亩。全县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6%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5个百分点。
科技驱动,规模经营加快推进
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县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社806家、家庭农场424家、种养大户1200户,土地流转累计达20.62万亩。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30多家合作社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先后示范推广稻虾共作、稻菇轮作、集中育秧、代料香菇等新技术20多项,引进猕猴桃、葡萄、草莓、黄桃等新品种50多个。
茨河镇前庄村红心柳贡米等5家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五山镇堰河村生态旅游等9家专业合作社入选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冷集镇陈秀国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户,茨河镇李道军荣获全国“保供先锋”称号。金盆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纳入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
培优做强,特色产业初显成效
谷城县围绕茶叶、食用菌、优质粮、油茶、畜牧水产养殖、中药材等6条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特色基地70多万亩,其中茶园16.7万亩、油茶19.7万亩、优质粮油18万亩、蔬菜15万亩、中药材2.5万亩。谷城县被授予省级农作物新品种示范评价基地称号。
全面落实“链长制”,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联动,“龙头+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覆盖农户5万多户,带动农民就业1.2万人,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335家,培育石花酒业、汉家刘氏茶业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盆岭菌业等11家省级龙头企业,圣光种业等48家市级龙头企业。
谷城县连续14年获得“全国茶叶百强县”称号,五山镇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花园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谷城县成为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单位。
量质并举,品牌效应不断凸显
谷城县打造了玉皇剑茶等4个中国驰名商标,茨河腐乳等11个湖北省名牌产品,承恩贡米、谷城木耳、谷城香菇等5个地理标志产品。
“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119个,25个优质农产品在全国、全省农博会上获奖。发布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上谷人家”,进一步提升优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提升能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谷城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发展。
2022年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7380万元,其中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村9个、50万元至100万元的村30个、30万元至50万元的村25个、10万元至30万元的村169个。
堰河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经验编入中组部《全国村典型案例学习路径》。
持续加大帮扶资金投入力度,为19个村争取中央和省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950万元,每个村获得补助50万元。
彰显活力,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巩固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成果,谷城县为276个村(社区)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95460本,并全部建立数字化档案。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受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
产权制度改革有力推进,全县282个村(社区)全面完成清产核资、清人分类工作和集体经济组织登记,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220个、经济合作社62个。
成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实现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农村集体建设项目招投标以及农村土地纠纷调解仲裁一站式解决。
全市农村综合改革现场会在谷城召开,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得到充分肯定。
清廉村居建设扎实推进,堰河村、邓家湾村被认定为清廉村居建设省级典型村,将军山村、青山村、孙家沟村被认定为清廉村居建设市级典型村。
幸福加码,乡村建设成效突出
谷城县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重要道路及周边环境提档升级“百日会战”等专项行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谷城县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效评估中获“优秀”等次,“两基”建设圆满收官。
聚焦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和基本公共服务弱项14项重点任务,争取农发行贷款3亿元,分三年三批圆满完成全县290个村(社区)建设任务。
建成省级生态乡镇10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3个、省级绿色示范村72个。五山镇被省委农办推介为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典型。熊家岗村、石井冲村、刘家沟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堰河乡村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庙滩镇幽幽谷等4家单位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重点园区。
实施“两个一百”人才培养工程、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乡村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累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2.2万人次、高素质农民7300人次、产业带头人370人次。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谷城县委农办主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罗立峰表示,将紧紧锚定加快“农业特县”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牢牢扛起“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大旗,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优化顶层设计,以产业化发展破局实现“农业强”、以城乡融合发展筑基实现“农村美”、以多元化发展赋能实现“农民富”,为建成全省山区县县域经济发展标杆贡献“三农”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10: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