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红色文化一脉相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石家庄日报

晋州李家庄村:

红色文化一脉相承

红色文化一脉相承

晋察冀野战军育英学校纪念馆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红色记忆。

红色文化一脉相承

育英学校的学生在上音乐课。(资料图片)

红色文化一脉相承

李家庄村的乡亲们帮助育英学校加固校舍。 (资料图片)

始建于明永乐初年的李家庄村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还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野战军、第四野战军曾经驻扎李家庄村,罗瑞卿、杨成武等将领曾在这里暂住指挥作战,并于1948年4月成立了晋察冀野战军育英学校。为了让更多的人铭记这段革命历史,李家庄村建成了红色文化一条街,晋察冀野战军育英学校纪念馆、罗瑞卿故居纪念馆、杨成武故居纪念馆、拥军纪念广场等都坐落在这条街上。

□本报记者 杨惠玲 文/图

“时值战争年代,环境不稳,没有固定校舍。因条件所限根本谈不上什么教学设备,当时学生和工作人员也不多,一九四八年四月四日在河北省晋县(今石家庄晋州市——编者注)李家庄举行开学典礼时只有二十多个学生和卅多教师工作人员……”在晋察冀野战军育英学校纪念馆陈列的一份“北京军区育英小学校概况”复印件(原件保存在山西省太原市档案馆)中,记录了晋察冀野战军育英学校在晋州李家庄村建校初期的情况。

李家庄建起育英学校

1947年,清风店战役结束后,晋察冀野战军到晋县(今晋州市)一带驻扎,李家庄村当时就驻扎有晋察冀野战军部队,野战军首长罗瑞卿、杨成武及其家属在李家庄村居住了一年多的时间。

为了解除部队的后顾之忧,为了革命后代和烈士遗孤的健康成长,晋察冀野战军党委决定建立一所完全寄宿制的部队干部子弟学校。1947年底至1948年初,负责筹建的李佩卿一行六人,来自部队和荣臻学校(1947年3月在阜平县成立),他们带着三百元边币的学校开办费和一枚“晋察冀野战军干部子弟学校”的公章,奉命来到晋县(今晋州市)县城西五里的李家庄村。当时的艰苦条件难以想象,大家白手起家,因陋就简,经过军民的共同努力,1948年4月,晋察冀野战军干部子弟学校(后统称晋察冀野战军育英学校)正式开学,首任校长是曹正之,李佩卿任副校长,郝治平任教导主任。

学校设有幼儿部和小学部,当时占用的是一个逃亡地主的院子,已很久无人居住,杂草丛生、断壁残垣,办学条件相当艰苦。据李佩卿回忆说:“一个小木箱子、三百元边区币,野战军干部子弟学校就成立了。”

关于育英学校建校初期的情况,在晋察冀野战军育英学校纪念馆陈列的“北京军区育英小学校概况”(复印件)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这是1957年学校的一份汇报材料,其中有这样的记载:“当时没有课堂就利用民房,没有课桌就支木板……用土坯垒讲台。就在这样的课堂里给学生们上课。孩子们和成人一样,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每搬一地还得挖防空洞,这就是说孩子们除了上课以外,还要学习防空……”这份保存在太原市档案馆的珍贵的历史资料,还原了晋察冀野战军育英学校建校初期的真实的情况。

建校过程中,乡亲们无偿献出自己的木材门板,出工出力帮助学校修葺破旧的教室;学校的水井干涸,乡亲们自发帮助学校淘井……在李家庄村,育英学校的师生与李家庄的乡亲们亲如一家。

1949年4月,太原解放。5月,晋察冀野战军育英学校迁往太原,结束了这所学校在李家庄的历史使命。

红色资源传递红色力量

如今,传承育英精神、传递红色力量已成为李家庄村独特的文化传统。

为打造红色旅游产业特色品牌,李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福强多次到太原育英学校开展文化交流活动。2020年,村里建成了占地200多平方米、拥有两个展厅的晋察冀野战军育英学校纪念馆。为纪念晋察冀野战军首长罗瑞卿、杨成武在李家庄村生活的那段岁月,又建成了罗瑞卿故居纪念馆、杨成武故居纪念馆。如今,村里建成了红色文化一条街,已拥有四个红色纪念馆和一个拥军广场,为这段红色记忆留下了历史见证。特别是晋察冀野战军育英学校纪念馆建成后,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太原、石家庄等地的五批育英学子前来参观。

“晋察冀野战军当年驻扎在我们村,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村里群众有的为战士们做军鞋,有的到部队帮助做饭,子弟兵还帮助村里的困难家庭种地、修房子,群众和战士们亲如一家。为活跃战士们的文化生活,村里的咳嗨腔剧团还为部队献上精彩节目,深得战士们喜爱。”每当讲起李家庄村的革命故事,村党支部书记李福强便如数家珍。

大学毕业生赵谦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当上了村里的红色纪念馆解说员。忙的时候一天讲十多场,虽然辛苦,但她却感到十分充实:“村里发展红色旅游,让大家伙儿都找到了自信。”

为了传承育英精神,李家庄学校2023年8月改为李家庄育英小学。学校以传承育英精神、传递红色力量、弘扬和培育红色革命精神为红色文化教育特色,每学期都定期开展“红色故事宣讲”“红色诗歌朗诵会”“红色故事硬笔书法展”“红歌合唱比赛”“红色绘本制作评比”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革命情怀,接受精神洗礼。

2022年,晋察冀野战军育英学校纪念馆入选河北省第二批“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名录,李家庄村获批河北省第一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村”;2023年,李家庄村被评为中国历史人文旅游地标基地。红色基因已成为李家庄村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李福强说:“用好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建设美丽乡村,是我们一直坚持努力前进的方向。”

育英学子的寻根之旅

2023年10月,来自北京、太原、石家庄等地的育英学校校友及子女来到李家庄村,参加了晋察冀野战军育英学校成立75周年纪念活动。

一走进晋察冀野战军育英学校纪念馆院子,王亚芳就不由泪流满面,她想起了参与创办育英学校的爸爸王师和妈妈黄桂荣。在组建育英学校时,黄桂荣是最早跟着李佩卿参与办学的几个人之一。

智丹生看到了妈妈于波的照片,情不自禁地连说“这是我妈妈!这是我妈妈!”于波也是育英学校初创时的骨干之一。于波的妈妈和妹妹于嘉瑜都跟着她来到育英学校,妈妈在学校被服厂工作,妹妹在育英学校当老师。

在满墙的照片中,开国上将杨得志的女儿杨秋华也欣喜地看到了父母抱着她们姐妹的照片。“对我来说,有点意外,没想到河北的一个村庄与我也有了关系。”

刘世洪将军的儿子刘维平看到了父亲的照片,便指着照片给在场的孩子们讲起父辈在晋察冀的战斗故事。

……

大家一边听着讲解员的介绍,一边浏览纪念馆的陈列内容,晋察冀野战军创建育英学校的背景、学校在李家庄村成立、师生为避免轰炸紧急转移直至学校迁址太原的过程,都仿佛回到了眼前。

纪念馆里间的地上放着木墩和砖垛木板搭成的简易书桌,还原了当年育英学校简陋的教室。大家神情庄重地坐上去,似乎又回到了他们在这里的时光。育英学校那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场景,此刻变得具体而亲近。

育英学校校友一起回顾着革命战争年代的难忘岁月,他们都认为李家庄村的红色纪念馆建设得非常好,纷纷为纪念馆捐献历史资料和珍贵藏品。他们说,李家庄村的红色教育基地可以让更多的人重温革命历史,更好地传承红色记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09: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晋州市开展“加强国防教育 赓续红色基因”主题活动
...题活动。活动中,相关人员组织晋州镇育英小学学生走进晋察冀野战军育英学校纪念馆,通过情景教学、现场参观讲解等方式,带领师生在别样课堂中重温革命历史。此次活动时间虽短,但意义深长
2024-05-18 12:45:00
...来,李家庄村搭上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快车,利用红色资源和生态优势,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实现了村民有租金、劳动有收入、集体有分红。2022年,村
2023-02-02 06:35:00
...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寻找答案。平西情报联络站多次向晋察冀野战军前线发送重要情报,为在战役中歼灭敌军有生力量、扭转华北战局起到了重要作用。战役结束后,聂荣臻曾表示:“我们的情报
2024-04-26 00:39:00
上音学子“三下乡”:红色音乐赋能乡村振兴
...是红色文化传承人最为珍贵的品质。图为实践团队在参观晋察冀画报社陈列馆后,与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君放深入探讨调研相关问题六场调研座谈交流,让实践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何为“一
2023-08-23 14:50:00
【美德信用莱芜】济南市莱芜区杨庄镇西李家庄村:硬笔书法润童心 书写汉字伴成长
...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月1日,济南市莱芜区杨庄镇西李家庄村开展孩童书法班活动,邀请书法老师前来授课,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书法艺术的浓厚兴趣,
2024-08-03 09:03:00
济南市莱芜区杨庄镇东李家庄村:“为老”服务暖人心
...配有健身器材和乒乓球台,满足老年人的健身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东李家庄村目前80岁以上的老年人共18人,每月阴历初二、初七、十二、十七、二十二、二十七,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就餐服务
2023-06-27 16:10:00
石楼县李家庄村工作队开展“浓情端午心连心 驻村帮扶一家亲”主题党日活动
...农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也让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切实提升了农民群众的“幸福感”,为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助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霍耶朋)
2024-06-14 10:44:00
四纵连长半夜感觉脚下被绊了一下,伸手一摸大喜:这次碰到大鱼了
1947年秋天,经过晋察冀野战军的连续进攻,敌人已经只能集中主力龟缩在平津地区,同时以一个军的兵力死守石家庄一带,妄图依托铁路进行顽抗。为了策应策应东北民主联军的秋季攻势,晋察冀
2024-09-07 12:19:00
聂老总把他留晋察冀,他如果回刘邓麾下,杨勇有机会当兵团司令吗
...领导的晋冀鲁豫军区担任重要职务。杨得志又是如何进入晋察冀的呢?让我们从他的背景讲起。杨得志原本是115师的一名高级将领,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跟随部队进入冀鲁豫地区,逐步在这一
2025-05-26 20: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