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漯河日报
■王晓景
一年前,李大爷的妻子因病去世,他从此陷入无尽的悲伤,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致。每天早上起床后,他就默默地看着家里每一样东西,想起老伴儿年轻时的事儿,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还自言自语:“都怨我,要是我能及时带她到医院检查,她也不会走得这么快。”亲朋好友对他进行了各种劝慰,李大爷都觉得说不到他心里。
老年夫妻风雨同舟几十年,相互十分了解,孩子离家后夫妻俩更是谁也离不开谁。陡然失去朝夕相伴的人,感到难以适应,有时候不得不去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会加剧无助感。比如一个没有做过饭的男人、一个没有修过水管的女人,在失去伴侣后除了要承受悲伤,还要面临生活角色的调整。
一生中,每个人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死亡。在失去伴侣的时候,老人有哀伤的反应是自然、正常的。哀伤不是一扇门,想关就可以关上。我们应该允许哀伤的人有充足的时间表达哀伤。哀伤也是爱的另一种方式。之所以哀伤,是因为对生命、对亲人怀着深沉的爱。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征服哀伤,而是带着尊重去关爱自己,学习与哀伤和平相处。老人可以真实地表达哀伤,然后花时间调整生活状态,试着适应伴侣缺席的人生,同时直面生活角色的调整。
哀伤的情绪像水一样,宜疏不宜堵。如果我们能够主动疏通它,多挖一些河道,让情绪流动起来,对于情感的抚慰是非常有帮助的。
如果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办,就从最基本的小事做起: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照顾好自己;找到倾诉的对象或方式,比如朋友、日记、书籍。生活中少了一个人,方方面面都需要调整。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运用空椅子技术、角色扮演、保险箱技术或绘画表达、书写疗法等宣泄情绪。但宣泄时要注意,不要让哀伤、愤怒的情绪变成有攻击性的力量,比如发泄到孩子或宠物身上,这些都会让适应过程变得更艰难。
当世界被哀伤颠覆后,要信任自己、信任朋友、信任亲人,不把自己遗弃在痛苦中。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提到过克服死亡焦虑的方法——“波动影响”。当你意识到自己对身边亲人的意义,就会积极投入生活的重建,将不可复得的过去和不可缺失的未来连接起来。可以回顾伴侣的“波动影响”,他(她)身上让你尊重和喜爱的优点,他(她)坚守的人生价值,他(她)怎样克服人生中的困难……思考这些问题,会让我们对逝者和不可复得的过去有更深刻的理解,继而找到调整的方法。比如学习他(她)的爱好和技能,做他(她)想做但未能完成的事情,去他(她)想去但未去的地方……带着对逝者的怀念努力生活,就会走出悲伤,成为崭新的自己。
本文作者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9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