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光:科学与应用》期刊同科学家共成长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3-29 02:4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光:科学与应用》期刊同科学家共成长

◎曹健林,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光:科学与应用》(Light:Science & Applciations)创刊主编、现荣誉主编

《光:科学与应用》期刊同科学家共成长

图片来源:《自然》网站

【国际学术期刊拾萃】

《光:科学与应用》(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以下简称《光》)从创刊之初就明确了办刊理念,即打造一本顶尖综合光学期刊,覆盖光学科学、应用与工程领域的全光学科,让全球的光学学者、工程师、学生以及工业界都能从其中有所收获,并受到启发。

2012年3月创刊至今,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光学学会主办、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出版的这本期刊发展迅速,其影响因子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光学期刊榜前三。

11年来,以《光》为核心,逐步发展成为科学交流、科研合作、产业共融的品牌,包括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联赛、中国光学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全球光学未来之星等系列学术产品及学术平台。

《光》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编辑部与从事高水平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建立了宝贵的信任关系。

有一段往事,想来仍觉欣慰。

2014年东南大学崔铁军教授提出用数字编码表征超材料的新思想,这种表征方式改变了超材料研究中的固有概念,论文投稿过程并不顺畅。

《光》关注到该工作在突破用传统等效介质方法研究超材料的局限性和连通物理世界—数字世界—人工智能应用的可行性等方向上的重要意义,为论文的发表提供了快速通道,并连续刊发了相关后续工作的论文,由此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

美国光学学会将其评为“国际光学领域重磅研究”,而崔铁军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第一代表作正是这篇论文。后来我听说,这项研究也成为崔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东南大学获批建设该校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的代表性工作。

截至目前,该论文已被引用2500余次,在SCI收录的近10年光学类原创文章(共45万篇)中高居前10,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另一个典型例子,也值得与读者分享。

2017年,我们邀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讲席教授埃尔多安·奥兹肯,将其“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赋能的相位恢复和图像重建”的研究成果在《光》上发表。

据我所知,该论文发表已5年多,被引用900余次,成为奥兹肯教授职业生涯中第二高被引文章,他也因在计算光学成像等方面的贡献,当选为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物理学会等多个学会的会士,获约瑟夫·夫琅和费奖与罗伯特·伯利奖等大奖。

期刊与科学家的信任,源自彼此的密切交流,小至一篇稿件的技术细节探讨,再至学术专刊与活动的策划,大至讨论未来学科布局,又至趣谈光学历史与传承,无不细致入微。

我们与科学家工作生活在一起,既有共同语言,又喜忧与共。十多年来,编辑部的同仁不辞辛劳,走遍世界。遍布于世界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光》编委,以及多个国际办公室就是有力证明。

与科学家的密切交流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信任关系,是科技期刊永恒的话题。《光》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

《光》在中国收获了极高的认可——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两度获选中国百强期刊,荣获中国出版界最高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责任在肩的另一重体现,是期刊拥有几十万读者,编辑部组织的学术活动也一呼百应。《光》还是唯一受邀担任联合国“国际光年”和“国际光日”金牌合作方的期刊。它的快速成长受到广泛关注,各级领导、研究机构、大学、地方科技部门、院士专家和领导们来调研交流数以百计。

回顾2023年,编辑部同仁走访了全球12个国家的53个城市宣传推广《光》及其品牌学术产品与学术平台,希望在下一个十年,《光》的办刊理念行稳致远,继续与科学家心意相通,影响力触达全球。

■点评

《光》的创办历程正如其刊名的寓意——如光致远。一路走来,它秉承独到的学术鉴赏力,致力于引领而非追随,为从事科学、技术与工程融合的研究人员搭建了全新的交流平台。

科学进步的关键是突破过往。想起2014年,科研人员率先提出用数字编码表征超材料的新思路。由于其打破了超材料的固有概念,在同行评议时遇到了困难。但《光》团队敏锐地辨识出该成果对信息领域及产业布局的变革性影响,决定率先发表这一研究,为孕育这一前沿方向作出了重要贡献,更获得学术共同体的广泛认可。

这就是《光》,始终坚守科学价值观,探寻科学研究的本质,敢于刊发在基本原理、基本思路和基础理论框架方面挑战权威的创新性成果,这样的慧眼和担当为全球光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

点评人:石贝,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分区表团队研究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加快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研究全世界科学问题的论文,才能吸引世界范围优秀的科学家前来投稿。程磊:影响因子可以衡量期刊对学术界和科研成果知名度的影响力,但高影响因子不能与高国际影响力画等号。期刊真正的影
2024-02-05 06:30:00
知名碳能源学术期刊《Carbon Energy》设奖 树典型激励人才发展
...9日电 (王题题)11月9日,在浙江温州召开的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碳能源国际学术论坛上,同步举行了Carbon Energy·金榕树奖首届颁奖仪式
2023-11-09 22:08:00
科学家研发酶约束模型工具箱,将大幅推进酶约束模型的普及
...、提升研究效率。20 世纪末,随着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科学家提出了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的概念,即根据基因组测序信息,构建包含物种内所有代谢反应的模型。在随后的 20 多年里,
2024-03-14 10:28:00
...办刊理念:其一是人才至上,国际化编委会的102位知名科学家来自22个国家,其中国外76位;其二是客观公正的稿件评审,包括国际同行评审,“科学”至上的作者服务,其三是内容为王,
2023-10-28 09:46:00
...绩。自创刊以来,这本期刊走国际化办刊之路,秉持“科学家办刊”理念,汇聚青年科研人才力量,严把论文质量关,为学术交流搭建平台,不断提高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2023年,由上
2024-01-30 06:16:00
全球顶尖数学家齐聚上海
本文转自:青年报全球顶尖数学家齐聚上海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年会首次在上海举行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由国际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院士发起并担任首届联盟主席。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正如一场讲究策
2024-01-03 09:24:00
...2023前沿科学创新大会上分享的一组数据,让与会青年科学家感慨万分:大家既为中国科研水平迅速提高感到自豪,又感到中国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仍有待提升。如何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2023-12-08 01:26:00
中国科学家领衔 率先实现“三维透射电镜技术”成熟应用
...米分辨三维电镜揭示变形镍的异常晶格转动),由中外科学家合作完成。该研究利用三维取向成像技术,以“镍”为样本,首次实现了纳米金属塑性变形的三维研究,发现了纳米金属塑性应变可恢复
2023-12-01 22:51:00
我国科学家实现水-气跨介质高效通信 【我国科学家实现水-气跨介质高效通信】财联社11月8日电,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利用超材料,成功实现水-气跨介质高效通信。相
2023-11-08 21:4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