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许昌日报
清明时节,该怎样养生?
养生重在养阳
《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是养生保健的好时节,该如何养生呢?4月3日,记者对相关专家进行了采访。
适当晚睡早起
人们认为春分一过就正式进入春天,故有“俏春寒”之说。其实,气象学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高于10℃才算进入春天。清明节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都会升到10℃以上。可以说,清明节后,春天才真正来了。
当然,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熬夜,早起也非“起得比鸡早”。一般来讲,应在23时左右睡觉,次日7时左右起床。
多运动养阳
“清明时节,自然界阳气生发,养生重在养阳。因此,清明养生宜动不宜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专家建议,此时自然万物处于生发状态,人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外出活动。不过,老年人早上锻炼不宜太早,最好在太阳升起之后。
此时,很多人会选择赏花踏青,虽然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但要注意预防花粉过敏。花粉、飞絮随风飘扬,非常容易使过敏体质的人产生鼻塞、打喷嚏、流鼻涕、流泪、鼻腔发痒等症状。过敏体质的人外出时尽量戴口罩、墨镜等,必要时带上防止过敏的药物;同时,要保持室内干净、干燥,做好通风,按时清洗、晾晒被单。
注意防病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百日咳、麻疹、水痘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此要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预防疾病传染。
春季饮食应“省酸增甘”。春季肝阳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导致肝气过于旺盛,损伤脾胃。春季宜食用甘温补脾之品,如芡实、山药、胡萝卜、小米、春笋、菠菜、大枣、韭菜等。
稳定情绪,预防精神疾病
清明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人们常常通过祭祖和扫墓等活动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祭祖和扫墓时,很多人会睹物思人,产生悲伤情绪。这虽是人之常情,但易导致抑郁。
“春季是精神疾病的高发季节。”许昌市建安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杜贵平介绍,春季易产生春困、伤春、春躁等问题,也是睡眠障碍、情绪障碍甚至幻觉妄想等精神疾病的高发季节,要合理饮食、运动,保持稳定情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8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