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公元前的210年,秦始皇死在了沙丘平谷。按照秦始皇生前立下的遗嘱,由大儿子扶苏来继位。但是大太监赵高却连同丞相李斯篡改了遗诏,发动宫廷政变,让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来继位。他也就是秦王朝的第二位皇帝秦二世。胡亥的一生跌宕起伏,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和赵高的关系,可谓“成也赵高,亡也赵高”。这赵高本是宫中的一位太监,因为他精通狱法、身高力大,又能写得一手好字,被秦始皇提拔为中车府令,掌管皇帝的车马仪仗队。赵高本人生性狡诈,深藏不露,又能巧舌如簧,善于逢迎。他平日教导胡亥书法和判案,很快便取得胡亥欢心,二人也结下了深密关系。
秦始皇巡游天下的那年,胡亥已经年满20岁了。可他还是玩性正盛,极力请求随行。秦始皇宠爱这位少公子,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不巧的是,秦始皇尚未巡游多少地方,便一病不起。他深知自己来日不多,而当时朝中未立太子,大公子扶苏还在北部边郡监兵,便及时留下了皇位继承问题的遗嘱。遗嘱命扶苏把兵事移交给将军蒙恬,急赴咸阳主办丧事,并继承皇位。遗嘱加盖玉玺密封后,存在赵高那里,还没来得及交予使者送出,秦始皇便与世长辞了。
丞相李斯决定密不发丧,只有李斯、胡亥、赵高和几个亲近宦官知道内情。乘他们还在返回咸阳的途中,居心叵测的赵高便乘机策动了一场篡改遗诏、扶立胡亥的政变。赵高首先游说胡亥:“皇帝驾崩,没有留下分封诸位公子的诏书,却单独赐给了长公子一封玺书。长公子一到咸阳就是皇帝了,你怎么办呢?”胡亥不是长子,又胸无大志,听了赵高的话,就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啊。父亲死去,他不分封自己的儿子,还会怎么样呢?”赵高说:“不对!现在如何安排天下,关键就在于你、我和丞相三人的决断。你还是早作打算。别人对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控制别人和受别人控制,难道能一样?”胡亥经赵高一番蛊惑,终于动了夺位之心。
说通了胡亥,还必须有李斯的配合才成。于是赵高又去游说丞相李斯。李斯一听赵高的来意,大吃一惊,他认为谁继承皇位不是臣下应当议论的,赵高议论此事,纯属“亡国之音”,表示坚决反对。赵高冷笑一声,说:“丞相啊,您自己想一下吧:您的才能比得上蒙恬吗?您的功劳比得上蒙恬吗?您的谋略超得过蒙恬吗?您在百姓中的威望超得过蒙恬吗?论长子对大臣的信任程度,您又赶得上蒙恬吗?这五点您都远远落后于蒙恬,长公子一即位,必然用蒙恬为丞相,那时丞相您是不可能佩戴侯爵印绶荣归故里的。
而且受罢丞相的命运相当悲惨,都是掉了脑袋。听我的话,可以永远封侯,世代称孤;否则要祸及子孙,令人寒心。丞相选择哪条路呢?”在赵高这番威胁利诱和蛊惑煽动下,李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因害怕丢失荣华富贵,落到赵高说的那种悲惨下场,终于向赵高屈服,同意支持胡亥继承皇位。最后又伪造遗书赐死了扶苏和蒙恬将军,胡亥终于名正言顺的坐稳了帝王之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9 01:46: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