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94岁老兵73载情洒天山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05 15: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94岁老兵73载情洒天山

1994年,闫欣秋和妻子闫秀珍在家中合影(资料图)。杨俊钦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0月5日电(史玉江 杨俊钦)清晨,94岁的闫欣秋收拾利索,坐车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称兵团)第四师六十六团团部出发,到3公里外北山坡上军垦公墓,去看望已故妻子闫秀珍。

记者注意到,闫秀珍的墓碑由砖块垒成,外面抹了一层水泥,已显斑驳。墓碑姓名旁刻着籍贯:“山西省太原市人”,两边刻着一副对联:“执教一生桃李满园,音容已杳德泽犹存”。

看完妻子后,闫欣秋还要去一对老朋友家里,义务为他们拍摄结婚纪念照。闫欣秋一直爱好摄影,离休后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电脑前。

“虽阴阳两隔,但在没有她的日子里,我可没有放弃。”闫欣秋告诉记者,他和妻子同为六十六团离休干部。故乡都在太原。

94岁老兵73载情洒天山

刚参军时的闫欣秋(翻拍老照片)。杨俊钦摄

是什么让闫欣秋如此眷恋已离世近30年的妻子闫秀珍?又是什么让他在耄耋之年仍义无反顾在兵团团场发挥着光和热?

偶遇于一间破旧的俱乐部

故事要从1949年说起。这年6月,20岁的闫欣秋在太原市参军。一周后,他乘坐军车到位于汾阳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卫生学校第七分校报到。喜欢文艺的闫欣秋,加入学校俱乐部壁报组,偶遇16岁的闫秀珍。

94岁老兵73载情洒天山

1957年,闫欣秋夫妻合影(翻拍老照片)。杨俊钦摄

每天下课后,俱乐部壁报室里,他们的任务主要是撰写壁报文字,设计报头、插图。闲谈中,两个陌生的年轻人发现,原来他俩在太原住的地方很近,参军时同坐一辆军车到学校报到。

同年8月,两人随大部队徒步行军进入西北战场。那段时间里,闫欣秋帮闫秀珍背行李,两个人吃饭、行军都在一起。在枪林弹雨中产生懵懂的爱情。

94岁老兵73载情洒天山

闫秀珍的毕业证(翻拍老照片)。杨俊钦摄

因想家心切,闫秀珍同年11月返回太原读书。闫欣秋随着部队进入新疆,辗转驻扎在伊犁惠远。

长达5年的鸿雁传书

分别后,两人便音讯全无。闫欣秋记得闫秀珍说她家住太原市旱西门街,便写信托在山西日报社当记者的姨父打听。三年后,姨父打听到了闫秀珍住址,告知双方通信地址。不久,闫秀珍写来了第一封信,由此开始长达5年的鸿雁传书。

94岁老兵73载情洒天山

1957年,闫欣秋夫妻合影(翻拍老照片)。杨俊钦摄

当时,闫欣秋忙于土改工作,在霍城县惠远、萨尔布拉克、芦草沟一带奔波,每周一封四五页纸的信,从这些地方发出。部队管得严,收寄信件必须通过指导员。

1953年,闫欣秋在惠远附近的五O农场(后改名六十六团)转业,收寄信件改为邮局,两人不论寒来暑往,每周寄送至少两封信。

在信中,闫欣秋回忆两人过去的时光,询问对方近况,闫秀珍则把遇到的事一一说给闫欣秋,偶尔也会给他寄近照。

炽热的感情,跨越万里,流淌在彼此心间。在通信的第5个年头,闫欣秋已经28岁,但在信里却始终不敢提婚姻。因为两人条件天壤之别:闫欣秋住在西北荒原上当文化教员,唯一家当就是行军包和两套衣服;闫秀珍山西省党校毕业,在太原一所中学当老师,追求者众多。

94岁老兵73载情洒天山

到新疆前,闫秀珍与闫欣秋家人合影。(翻拍老照片)。杨俊钦摄

闫秀珍大胆捅破窗户纸,写信表明自己愿意来新疆。闫欣秋回信劝阻,但看闫秀珍坚决,便将自己工作以来积攒的800多元全部寄去当路费。出发前,闫秀珍特意去看了闫欣秋在太原市的父母,并拍了合影。

用时一个多月从太原到新疆

1957年3月,闫秀珍带着一个皮箱、两个大布包,从太原出发,乘坐火车,换乘汽车,搭顺路拉粮食的马车,用时一个多月,跨越3500多公里,来到了天山脚下的六十六团,见到了她日思夜想的“兵哥哥”,也见识了当时西北的艰苦:荒凉之地上的地窝房,没门窗,一日三餐,玉米间高粱。

94岁老兵73载情洒天山

新婚之后,闫欣秋与闫秀珍一起合奏(翻拍老照片)。杨俊钦摄

闫欣秋不忍对方吃苦,表达他“凑点路费,让闫秀珍回太原”的意愿。想了一夜,闫秀珍没有改变:“咱们一起建设边疆,这里就是我的归宿。”一周后,这对新人在惠远领了结婚证,开始38年的婚姻生活。

他们所在的六十六团,是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边境团场,人口有2万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边境线上一批批如闫欣秋的兵团人,保障着国家边境线的安宁。

94岁老兵73载情洒天山

闫秀珍晚年在六十六团留影。(翻拍老照片)。杨俊钦摄

不久,闫秀珍调入团中学,投入到她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培养教育了几代兵团人。闫欣秋也调到团部,成为机关工作人员。三十多年如白驹过隙,两个人朝夕相处,生儿育女,在建设边疆的伟大事业中贡献着自己的光与热。

“我要在这里过一个有意义的余生”

闫欣秋、闫秀珍1990年3月同天退休。在团场举办的欢送茶会上,闫欣秋被任命为关工委主任,闫秀珍被任命为老龄委歌舞活动队教练。两个人仿佛回到了青春时代,互相约定,为团场老年人服务。

闫秀珍积劳成疾,不幸于1995年2月离世,埋葬在军垦公墓。在外地定居的儿女,多次劝闫欣秋返回。

想到长眠北山坡上的妻子,闫欣秋拒绝了。“她因我而来,我不能离她而去。这里也是我的归宿。”闫欣秋说。

离休33年来,闫欣秋组织成立了六十六团老年志愿者服务队、老百姓宣讲团、老年交通安全协管员队、行风监督员队等十几个老年组织,与14个乡镇村民、青年大学生结对帮扶,义务为160对老军垦战士拍摄了结婚纪念照。他以自己的无私奉献感动着团场的职工群众,先后获得兵团“最美老干部”“兵团老干部先进工作者”“兵团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荣誉。

“我要在这里过一个有意义的余生。希望她能看到。”闫欣秋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5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是兵团人|不存在的番号 永远的“十三连”
...,多达2000余人。“他们应该有一块永远被铭记的石碑”天山处处埋忠骨,最是兵团“十三连”。“当年他们刚来的时候住在地窝子里,去世后埋在‘十三连’,相当于一辈子都没离开战斗生产
2024-09-19 11:32:00
4000公里奔赴!协和学子赴青春之约,传承兵团精神
2025年暑假,山东协和学院“传承沙海老兵志,声润昆玉践初心”实践团,跨越4000多公里山海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四十七团,在为期14天的实践中,10名队员专访沙海老
2025-08-16 17:21:00
...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在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的引领下,有人以哨所为家,三代人三十多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守卫祖国边疆;有人扎根团场敬老院,悉心照顾高龄、孤寡老人,
2023-09-17 21:23:00
...镇江印记”。今年4月,镇江市第五批援疆干部人才来到天山下,赓续“山海情”,推动当地教育医疗援助、校地合作、项目建设、产业招引等工作开创新局面。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表示,将进一步
2023-09-18 06:45:00
设施农业何以在新疆兵团“大行其道”?
...花(资料图)。赵宝山 摄巧打时差增收重要抓手隆冬时节,天山南北受冷空气影响,多地持续下雪,但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团场的温室大棚里,暖意融融,绿意盎然,反季蔬菜正“走向”市场。
2023-01-01 17:28:00
...必须要过来看看才放心。”说着话,赵玉娟已经敲响了孙秀珍的家门。“小赵,你来了,大过年的,真是麻烦你了。”孙秀珍热情地将赵玉娟让进家门。“前几天小杨的血糖有点高,我今天再给她测
2023-01-25 01:48:00
根植沙海的绿色梦
...兵团·环塔行”全媒体报道团队走进十四师四十七团。在老兵精神展示馆,记者遇见一位老人,他身着深蓝色衣服,胸前佩戴着党徽,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但精神矍铄。交谈中记者得知,他叫雷建明
2023-10-12 02:32:00
岁稔年丰 天山南北同欢庆
...日,2023年新疆“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伊宁县天山花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举行。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邹懿摄□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天
2023-09-24 09:10:00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兵团分行“农情服务”润天山 金融为民显担当
...优异,综合排名跻身系统前5名,客户满意度达96%。巍巍天山,“农”情戍边;猎猎旗帜,初心为民。多年来,农行兵团分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农
2024-05-15 01:4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男子国庆假期开飞机返乡 普通人实现“飞行梦”还有多远?
大皖新闻讯 这个国庆假期,当众多车辆在高速公路排起长龙时,合肥飞行教员王磊载着女儿,仅用80分钟就飞完了300公里的返乡路
2025-10-08 19:22:00
六安一处河堤草坡,国庆假期变成滑草乐园
大皖新闻讯 10月8日是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位于六安城东安丰南路与淠河总干渠交界处的一段河堤草坡却热闹非凡,许多年轻家长带着孩子来此进行滑草娱乐活动
2025-10-08 17:00:00
大连一动物园观光车压碎老虎下巴?涉事动物园回应
大皖新闻讯 10月8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大连森林动物园有老虎被观光车压碎了下巴。8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到大连森林动物园
2025-10-08 16:59:00
坚守岗位度中秋|安庆行车公寓工长的一天
大皖新闻讯 国庆中秋假期接近尾声,安庆行车公寓工长潘晓波连续在岗,又度过了一个工作忙碌的假期。作为一名铁路双职工,他和担任高铁乘务员的妻子早已习惯了节假日的聚少离多
2025-10-08 15:50:00
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码上响应”解民忧
河北新闻网讯(杜小楠)10月1日清晨,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的“码上监督”平台收到了一条紧急求助信息,辖区居民王先生为国庆假期出行提前办理了身份证
2025-10-08 12:24:00
晋州市举办“促进红色旅游 书画进万家”主题书画展
河北新闻网讯(邢园园)10月1日,晋州市文联、大地书画院在晋州镇李家庄民俗文化馆开展“促进红色旅游 书画进万家”主题书画展和笔会活动
2025-10-08 12:21:00
赵州桥景区:联动救援,落水无人机“完璧归赵”
河北新闻网讯(聂聪超)近日,在赵县赵州桥景区,游客在景区拍摄时,由于操作不慎,其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坠入水中。接到求助后
2025-10-08 12:27:00
学府碑廊传经典
学府公园花团锦簇,游客在秋雨中赏花拍照。张澍宏 摄国庆期间,学府公园内银杏初染、桂香浮动,太原市第十七届“一园一品”暨学府公园第十六届“国学艺术展”秋之篇章拉开帷幕
2025-10-08 11:16:00
当书页遇上音符,让阅读“声”动有趣南京昨举行音乐阅读分享会,新添“图书漂流”驿站30家南报网讯(记者王峰)让旧书流通,让读者流动
2025-10-08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这个假期,钟山风景区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显示
2025-10-08 08:07:00
国际金价史上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国内金饰越过1100元/克“金”彩长假,黄金热登上热搜话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长假以来
2025-10-08 07:32:00
记者走基层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 观众过足瘾
10月6日,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第九代传人李书芝(右一)教授观众表演技巧。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少打关西闯定邦
2025-10-08 07:56:00
郑州一中学就“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致歉:感恩教育细节考虑不周
华商网讯 10月7日,河南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报:10月6日,有媒体发布我校有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报道,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5-10-08 07:35:00
广州铁路警方通报:34岁男子在动车上猥亵7岁女童被刑拘
华商网讯 广州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3日17时37分,D1819次列车乘警值乘中接报一起涉嫌猥亵警情
2025-10-08 07:34:00
一群学生演员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的舞台剧《杨士莪》在启航剧场首演
2025-10-08 0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