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谷王犯上作乱,朱棣是如何应对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2 16: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谷王朱橞是朱元璋的第十九个儿子。他跟朱元璋其他的一些儿子一样,生性顽劣,飞扬跋扈。可是在靖难之役前,他还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和胆量,只能算是一个纨绔的官二代。可是朱棣以藩王身份夺得大位后,这引起了很多藩王内心的骚动。谷王便是其中之一。

谷王犯上作乱,朱棣是如何应对的

朱棣

洪武二十四年,古王被封为王位,28日和3月2日,他被任命为封建王宫。因为玄府是古山谷,他被称为谷之王。朱棣建军时,他的封地离北京更近。他担心自己会受到阎王造反的影响,于是急忙赶往南京。他的做法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朱允琪的怀疑,把自己注入阎王党。毕竟当时朝廷势力强大,阎王急忙增兵,兵力薄弱。另一方面,朱棣会强迫自己增兵,如果他不同意,很可能会被杀。此时的谷王更怕的是事情,尤其是这种叛国。

古王来到南京后,朱云寿非常高兴,得到了他的信任。后来,朱棣率部渡江时,朱允琪命他守金川门。但古王见朱棣在城内的旗帜后,急忙打开城门,迎接殷军进城。朱棣在授功臣时,也认为谷王是有功的。他给他加了三百个卫兵。奖励非常丰厚,他的年薪增加到每年两千块。他的封地也从严寒险恶的宣府迁到内地的长沙。

谷王犯上作乱,朱棣是如何应对的

南京故宫遗址

从以上过程来看,谷王其实是个机会主义者。朱棣势力不行时,便寻求朱允炆的庇护;朱棣打到南京城下时,他又在最后时刻立了个不大不小的功劳,得到了朱棣的好感跟赏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朱棣的起兵成功对他的刺激也更大。

谷王犯上作乱,朱棣是如何应对的

朱棣在此渡河

古王来到长沙藩后,首先考验朱棣。忠心耿耿的毕如玉曾到过长沙,拒不尊重他,于是编造各种罪名,陷害他,致使如云被朱棣处死。在封建宗族中,他到处抢夺民田,遇到不顺心的人和官员,就想杀了他。顾望昌史玉亭帮他劝了很多次,但都被认为是得罪了他,诽谤了他,诽谤了他的亲戚,把他处死了。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犯罪。朱棣不可能不知道,顾王故意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势头只是为了让他知道。但朱棣没有回应,也没有惩罚他。这让谷旺胆子更大了。

谷王犯上作乱,朱棣是如何应对的

故宫

于是他开始招募亡命之徒,秘密地让他们进行战争。还建立了秘密工厂来制造战舰、弩和各种装备。大力招收僧侣1000座。天天骂朱棣。此外,他还与司令官张诚、太监吴植、刘欣日报进行了磋商。他把刘承京称为“大师和尚夫”,把吴植和刘欣称为“郭老凌公”。古人在重大事件上需要陈维的支持。一是自强自信心,二是有舆论号召力。谷王引用了《粘书》,声称自己是高帝的第十八个儿子,这与《胶书》的预言是一致的。他本来是第19个儿子,因为王昭早逝,所以他自称第18个儿子。

顾王有预谋的策略是,在献灯笼的同时,派一名大兵躲在灯笼里,伺机刺杀朱棣;然后,他与蜀王联手,在西南地区增兵;他下河攻占南京。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选择了一些有音乐天赋的壮汉来学习音乐。并提前写信给蜀王与他联系。朱棣对自己的野心也不那么清楚了,朱棣也不这么认为。于是他写信给谷王,斥责他。但他的儿子王崇宁对此非常感兴趣。蜀王得知后,崇宁王也斥责了。但崇宁王不服气,便跑到长沙,与谷王商量这件大事的细节。为了让部下更有动力和希望,古王骗大家:“我当年开金川门,其实是要把建文皇帝赶出南京城。建文帝其实是被我藏起来的。”

谷王犯上作乱,朱棣是如何应对的

建文帝剧照

此事越搞越大,蜀王担心牵涉到自己,便将与谷王的来往书信的原件都交给了朱棣,以撇清自己的干系;而且向朱棣求情,说崇宁王只是被迷惑了,并无异心,希望朱棣不要怪罪他,并将其救出谷王的魔爪。而谷王府护卫的都督佥事张兴同样担心受牵连,便找了个借口跑到北京,向朱棣奏报此事。他看到朱棣表现得不是那么相信,便又到南京禀报太子朱高炽。等蜀王的书信到达北京时,朱棣算是彻底相信了。

朱棣叹道:“朕待谷王甚厚,张兴屡次诉说,朕还不相信,没想到他真的这么做了。”然后,他便将此事公之于朝堂。众大臣纷纷上疏弹劾谷王。朱棣于是便派遣太监及锦衣卫,手持诏书,将谷王召来京师,并将崇宁王放归蜀王。谷王被带入京师后,伏地请死。大臣们纷纷请求朱棣大义灭亲,将其处死。朱棣却没有立马答应,而是说此事既是藩王之事,便由其他藩王来决定如何处置。于是在永乐十五年正月,周王、楚王、蜀王等藩王都纷纷上疏:“朱橞违背祖训,意图不轨,踪迹明确,大逆不道,应当处死。”朱棣不得已道:“群臣跟众藩王都这么说,国法也实在难容。”朱棣于是将谷王及二子废为庶人,谷王府中的官属多被诛杀。张兴得以免除死刑。

谷王犯上作乱,朱棣是如何应对的

朱棣

在朱元璋的孩子们中,顾王被认为是一个更聪明、更渴望的人。朱元璋也很尊重他,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否则,朱元璋就不会把玄武的军权交给他。但从他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这似乎有点荒谬。他的策略其实相当不错。刺杀朱棣,乘人之危,与蜀王联手占领南京。但他没想到,女同胞蜀王不会支持他,甚至在背后捅了他一刀。但重要部下逃到北京告密,他戒备森严,同时不知道要仔细调查,中途截获,这让他大摇大摆地进入北京和南京。而朱棣派人到北京时,也没有抵抗。知道告密者后,没有立即增兵,所以他被带到北京没有任何曲折,他被捆绑。

谷王犯上作乱,朱棣是如何应对的

而朱棣吸收了自己的教训,登基后对藩王其实监察很严格。锦衣卫、东厂的密探应该到处都是。谷王之事其实他应该早就知道了。像他后来不相信等事应该都是演出来的,因为他知道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谷王也不是能成事之人。他对谷王没有直接自己提出借口来将其诛杀。而是等着别人来告密,显得自己很被动,很无奈。在具体的处置上,他将权力交给了众藩王,而没有单纯地听从朝中大臣的建议。这样的处置方式比朱允炆上来就捏造罪名,不顾其他藩王,直接发动削藩,要老辣的多。这样既不显得自己削藩心切,有私心,不能容人,同时又照顾到了众藩王,表现出自己处置得很无奈,不引起他们的反弹和抵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0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第一位贤王是谁,为何意外扯下朱棣“遮羞布”
公元1393年,明朝初期著名“蓝玉案”爆发,朱元璋用意欲谋反罪名诛杀蓝玉,牵连人数超过万人。为了警告朝臣,朱元璋用草木填充蓝玉的皮囊,在全国各省轮流传阅,当蓝玉的皮囊到达蜀地后,
2024-04-25 22:53:00
聊聊靖难之后朱棣的大削藩
朱允炆作为皇太孙继承祖父朱元璋的的皇位后,他深深感到了不安,感到了自己皇位的不稳,他那二十多个叔叔虎视眈眈地关注着自己,没个叔叔都对自己不满,因此为了坐稳皇位,他迫切的要将这些叔
2024-05-16 19:33:00
谷王朱橞永远在投机,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可最后失败的那一把却把所有的家当都赔了进去。明太祖朱元璋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是元末义军首领郭子兴。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感念郭子兴当年的恩义,不但追封其为滁阳王,还封其小女儿为
2023-05-08 18:27: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一场靖难之役持续了四年之久,最终朱棣成功的推翻了侄子朱允炆
2024-06-24 14:54:00
靖难之役后,朱棣怎么对待其他藩王
...王朱楹、唐王朱桱、郢王朱栋、伊王朱等17位藩王为太祖朱元璋的子嗣,吴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熙为孝康皇帝朱标的子嗣。靖难之役后,朱棣夺走自己哥哥朱标一脉的皇位后,为免朱
2024-06-09 16:01:00
...宗藩具体都干了些什么呢?首先来看齐藩。齐藩始封王为朱元璋第七子朱榑,他也是齐藩的最后一任藩王。朱榑和他的不少兄弟一样,性格上存在致命缺陷“凶暴”。虽然朱元璋因爱护子女并未苛责
2023-03-13 16:43:00
蜀惠王朱申凿,死后为何选择与继妃合葬?
...其实是扯不上任何关系的。明代蜀藩的始祖,是开国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朱椿去世,享年53岁,谥曰献。蜀献王嫡长子朱悦燫死于永乐七年(公元1409
2023-05-11 10:08:00
...分封在边境地区,用来阻挡外族入侵的,尤其是蒙古人。朱元璋虽然打败了蒙古人,灭亡了元朝,但蒙古人并没有灭亡,而是逃到北方的草原上,时不时南下对明朝进行一番骚扰,对明朝的威胁还很
2024-06-05 06:08:00
谷王朱橞作为投降派,最后得到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
朱橞是朱元璋的第十九子,他的母亲郭惠妃是滁阳王郭子兴的女儿,于洪武二十四年被封为谷王,就藩于宣府,在秦汉时期属于上谷郡,所以也因此而被人称作是谷王。朱橞从小就比较聪明且好学,朱元
2023-02-03 14: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