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欧阳章杰 潘德玉
在黔东南州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幸福社区一栋居民楼下有一个大平层式的工厂,这里出产的藤编产品远销海内外。
10月23日,记者在这家名为尚亿腾业藤编的工厂内看到,数十名工人分别在各自的操作台前认真编织着藤网,每人腰间都捆着一把竹条,他们将一根细长的竹条串入网格,娴熟的一串一拉之间,一张藤网便逐渐成型。
“大家都学得很快嘛,比我当初在广东学得快。”说话人名叫吴远英,是藤编厂的创办人,在外打拼多年的她,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于2021年回乡创办了这家公司。
剑河县幸福社区是该县4个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之一,共有居民1674户7309人。“公司现在有75名工人,绝大部分都是家庭情况特殊无法外出打工的女性。”吴远英说,自己也是经历过苦难的人,创办工厂的目的就是让姐妹们在家门口赚到钱,更好地生活。
别看这只是一个很小的社区工厂,产品却十分丰富。在工厂陈列室里,整齐地陈列着藤椅、藤桌、藤编手包、藤编立柜等系列产品,价格从一百元到三千多元不等。“这些都是为广东佛山的企业代工的,产品到了广东后又出口到东南亚国家。”说起公司的产品,吴远英如数家珍。
为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工厂姐妹们的建议下,吴远英同意大家一边听音乐一边工作。工厂里,几台音响一直放着流行音乐,编织工人们踩着节拍,娴熟地编织着藤网。“在音乐中,大家的情绪得到舒缓,有的姐妹一边唱歌一边工作,工作效率还得到了提高呢。”吴远英笑着说。
“我家就住在小区里,去年到厂里工作,下了班忙完就直接回家了,真的是楼上生活、楼下工作。”姜妹英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说。从农村搬到城市,姜妹英扔下锄头,走进工厂,不仅感到劳动强度比原来小了许多,每月还有3000多元收入。“一家老小都能得到照顾,这样的生活,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近年来,幸福社区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先后利用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发展食用菌、中药材种植、庭院经济等产业,同时招商引资,引进了藤编厂、手套厂等8个车间,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的稳定就业和增收。
“政府给足了优惠条件,不仅场地免租金,还给我们宣传、招工、培训、解决贷款等。实现了有人、有场地、有技术,经过一年多的经营,我们去年的销售额达到了500万元。”吴远英介绍。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公司又在剑河县思源社区开办了分厂,已带动20余人实现就业。明年幸福社区新厂将建成,届时就业人数将达到100余人。
截至目前,社区产业帮扶车间已帮助23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幸福社区党支部书记万胜军认为,通过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幸福社区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还为当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我们将在基层党建、综合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继续发力,把社区建设得更加宜居宜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5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