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和珅救灾时在粥里掺沙子,乾隆大力称赞,数百年后又被世界肯定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08 19:4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和珅是古时候著名的大贪官,可也是能干之人。他深得乾隆皇帝宠信,还和皇家联姻成了皇亲国戚。虽然他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垄断钱财,但他也确实为乾隆做了不少实事,那么和珅的办事能力是如何体现的呢?有一次和珅在救灾时,他让人在粥里掺沙子,在一般人眼中,此举阴险,为什么获得了乾隆皇帝的大力称赞呢?在数百年之后还又被世界肯定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和珅救灾时在粥里掺沙子,乾隆大力称赞,数百年后又被世界肯定

《所闻录》记载和珅:“清乾隆时,和珅当国,权倾一世”,“结党营私,道路侧目,朝士莫敢撄其锋者”。相信不少人都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做《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剧风靡一时,不少人将它看成一个喜剧,不过这其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多数却很真实。人们通过剧中“铁三角”之间的君臣相处,不难发现,和珅最为圆滑,也最得乾隆宠信。他的办事能力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比纪晓岚要好许多。

和珅救灾时在粥里掺沙子,乾隆大力称赞,数百年后又被世界肯定

关于和珅救灾一事,在历史上有过确切的记载,和珅在内务府工作,他的钱可以说是要多少有多少,想要随时就取,很多地方官员在到京城工作都要先去他府上拜会一番。为了以后在朝中好办事一些,那些想升官发财的人,以及犯了错想要保命的人,都削尖了脑袋争相给和珅送钱。众所周知,和珅十分贪婪,但他又有自己的原则。他有三种钱财从来不沾染,如果有官员找他办事,他发现自己办不成,这种官员给他的钱,他就不贪下来;再者,如果地方受了灾,百姓需要救济,那么这种政策的救济款他也从来不贪;还有,和珅实际上也很重视有才之人。科举选拔时候的费用他也从来不沾染。即使如此,和珅贪来的钱财仍然不计其数。

和珅救灾时在粥里掺沙子,乾隆大力称赞,数百年后又被世界肯定

有一次和珅被安排去往地方赈灾,当时的灾民数量很多。虽然朝廷发了救济粮,但是仍然阻止不了灾民入城。每天都有不少灾民等着发粮食,但无论怎样发,都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和珅接手了此事,面对骚乱的灾民和少得可怜的赈灾款,他没有拿出自己的家用解决这场危机,而是公事公办,想出了一个好计策。

和珅救灾时在粥里掺沙子,乾隆大力称赞,数百年后又被世界肯定

灾民推推搡搡挤在粥锅面前,等待领粥。和珅就让人当着所有人的面,给灾民发的米粥中撒沙子,当时在场的人无论是官兵还是灾民,都十分震惊,几乎没有一个人理解这种疯狂之举,这种脏了的米粥谁还愿意再喝呢?喝了难道不伤嗓子?不闹肚子吗?但和珅不管这些怨言,他让人继续这样做,结果往粥里撒沙子这件事情,还真解决了灾民的喝粥问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和珅救灾时在粥里掺沙子,乾隆大力称赞,数百年后又被世界肯定

原来和珅早就知道,在那些灾民中,有很多其实并不是特别困难。一些普通百姓为了贪些小便宜,就混在灾民之中假扮成灾民的样子等待领粥,尤其是那些小混混们成天无所事事,不用干活就能够喝上碗粥,谁不愿意去呢?不过,和珅来了以后,这免费的粥不那么好喝了,那些无小混混们嫌粥不干净,那些贪小便宜的普通百姓也嫌脏,这招就非常有效了。不是十分饥饿的人们就不再去领粥,而真正的灾民终于可以排上队伍喝上一碗米粥了,即使这粥的味道不怎么样,但毕竟不至于饿死街头。

和珅救灾时在粥里掺沙子,乾隆大力称赞,数百年后又被世界肯定

和珅救济灾民的理念其实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比如一斤口粮可以换三斤糠麸。糠麸虽然吃起来难以下咽,但它毕竟是粮食,可以保证灾民不至于饿死。在他的理念中,灾民不是人,只要能活着就够了。再加上连年征战,国库本就早已空虚,根本无法拿出多余的钱财去救济灾民。那些贪官污吏在他看来也是情有可原,毕竟人家官员自己也先要有些油水才愿意去办事,所以,在救灾民之前,让官员捞点好处总是无可避免。他的这种思想在我们看来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和珅救灾时在粥里掺沙子,乾隆大力称赞,数百年后又被世界肯定

和珅一生有功有过,后来也是不得善终。《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的蔡东藩评价和珅:“乾隆时,清政府岁入,止七千万,和珅家产,适当清廷二十年岁入之一半而强,然卒之全归籍没,贪官污吏之结局如此。后之身为公仆者,亦何不奉为殷鉴耶?”一代贪官终于伏法,贪尽钱财最终还是交还国库,这样的结局也是他咎由自取,不值得人们惋惜。

参考文献:《所闻录》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和珅救灾在粥里放沙子,乾隆对他大为赞赏,数百年后被世界肯定
...所为在当时对社会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因此让乾隆皇帝对他的敛财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乾隆皇帝在位时,曾经有过一次灾荒,和珅作为朝廷的高官,跟随乾隆皇帝去赈济灾民。然而
2025-03-07 17:19:00
...,和珅所在的时代正是“康乾盛世”,国家兴旺繁荣,而乾隆也对他十分喜爱,因此和珅在为官期间贪污的钱财数不胜数,嘉庆帝将其抄家后所得的款项也震惊了世人。乾隆身为一国之君,从小见惯
2024-05-18 10:52:00
和珅救灾往粥里撒泥沙,为何乾隆称赞不已
...唾骂。其实,早年间,和珅也做过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乾隆曾经派和珅去赈灾。在灾区现场,和珅将一把沙子撒到了已经煮好的粥了。和珅的这一行为,得到了乾隆的称赞。即使是在现在,许多人
2023-05-03 15:38:00
乾隆有很多毛病,但他能把百姓当作自己的儿子仅此足可流芳百世
乾隆老儿在位六十年,虽说他有专制霸道、好战喜功、花钱如流水等缺点,但不可否认他还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皇帝之一。最让人佩服的是,乾隆深深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把百姓当成自己的亲儿子,国家
2024-10-10 15:05:00
为何说“和珅”是“乾隆”身边最大的人才?而不是纪晓岚?
...还是在为人处事等方面,都是纪晓岚力不能及的。也正是乾隆清楚和珅的能力,所以也对他的贪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能体现和珅能力的方便,明显的就是,有和珅辅助时期的清朝是如何的?而
2025-05-06 21:00:00
历史上真实的和珅真的只是个十恶不赦的奸臣吗
...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绝命诗》说到乾隆,由于乾隆在位时间较其父雍正久许多,人们都认为是乾隆的励精图治造就了康乾盛世的繁华之境。殊不知,从众多史书记载来看,雍正
2023-07-08 21:21:00
乾隆皇帝:一位有远见和智慧的统治者
...以出一本书了,他统治的大清是后人所不能及的,他就是乾隆。我最早对于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1799年)的了解是从琼瑶阿姨的还珠格格上来,不知道大家对他的历史是不是
2024-02-05 19:28:00
清朝救灾贪腐案,捐监制度的阴影
公元1774年,乾隆皇帝突然接到陕甘总督勒尔谨奏报。因甘肃地贫民穷,所以官府的仓储常常不足。一旦遭受旱灾,则地方官府无力救济。因此期望皇帝准许仿照内地办法,准许在当地实施捐监制度
2023-09-16 18:54:00
颜希深:抗洪英雄与乾隆南巡的意外故事
“乾隆六下江南”,这在历史上除了其爷爷“康熙”皇帝做过之外,再没有哪位皇帝做过类似的举动。乾隆之所以如此乐此不疲的“下江南”,其实真正意图并非像现在的电视剧里演的一样仅仅为了寻找
2024-02-07 15: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⑫|太行山里抗大的“家”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文案:杨佳薇 呼延世聪 张帆 谭悦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刘彤瑶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19 08:36:00
我们的抗战|地雷传奇:海阳石头里的智慧与不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静 王开智 冯沛然 张琪 杨凡海阳的山石里,藏着民族的风骨。这座浸润着英雄气的城市,是地雷战的故乡
2025-08-19 09:39:00
从“季子长沟”到今日长沟:一段跨越2500年的历史传承
当我们每天念起“长沟”这个名字,当我们的生活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是否曾想过,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背后,蕴藏着怎样的金戈铁马
2025-08-19 10:11:00
光耀太行|在山西阳泉追寻百团大战的红色足迹
大皖新闻讯 8月18日,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行走进山西阳泉百团大战纪念馆。阳泉是山西的东大门
2025-08-19 10:23: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举行
为持续提升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展陈水平,进一步讲清讲活讲好吉林故事,深刻铭记英雄先烈的丰功伟绩,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研究决定
2025-08-19 11:47: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参观吉林省近现代史展 传承抗联精神致敬英雄岁月
8月18日,杨靖宇将军后人马继志来到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参观。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与殉国85周年的重要节点
2025-08-19 11:47:00
开国中将梁兴初的次子梁晓源:这场展览,让人从心底升腾起爱国热忱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即将启幕,“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主题下,1200余张历史图片与1000余件(套)珍贵实物静静陈列,将吉林三百年的历史变迁娓娓道来
2025-08-19 13:53:00
80岁的她从北京赶来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览现场,一位老人长久驻足于东北抗联展区。80岁的张卓亚从北京千里奔赴长春,只为这场凝结了吉林近现代沧桑变化的展览
2025-08-19 13:53:00
抗日名将李延禄的外甥女杨丽珍:展厅里,望见舅舅当年的模样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即将开展,该展览以“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为主题,将集中展出1200余张历史图片、1000余件(套)珍贵实物
2025-08-19 13:53:00
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本周收官 重现左宗棠“舁榇出关”
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出品,由湖南金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摄制
2025-08-19 14:54:00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邀请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共赏经典画作
河北新闻网讯(骆睿)8月15日,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文明办邀请辖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代表参观“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20周年成果展・北戴河特展”
2025-08-19 15:52:00
【灵山夜话】一代贤妃娄素珍
在明代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子以其出众的才学与刚烈的气节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便是宁王朱宸濠的嫡妃——娄素珍,后世多称其为娄妃
2025-08-19 17:14:00
1938年2月,贵阳城阴云密布。年仅17岁的共产党员严金甡因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与中共贵州省工委领导黄大陆、李策一同被国民党贵州当局逮捕
2025-08-19 17:18:00
5次踏访吉林,吴大澂玄孙吴元京眼中的先祖与这片土地的深情
“这是我第五次来吉林了。”站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展柜前,吴大澂的玄孙吴元京望着吴大澂画像,语气里带着郑重的感慨。从珲春的吴大澂广场到吉林市的机器制造局
2025-08-19 18:36:00
《红军长征过云南经典故事青少年绘本》完成创作
文/孙希燕、刘顺利由云南艺术学院师生设计创作的《红军长征过云南经典故事青少年绘本》近日陆续完成。该绘以适合青少年阅读兴趣的Q版形式
2025-08-19 19: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