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
在翻越乌蒙之巅的内六铁路上,有一段长86公里、海拔落差接近1400米的“生命线”。从海拔702米的大关站陡升至海拔2083米的昭通站,列车在崇山峻岭中沿着超出普通线路近一倍坡度的展线盘旋上坡,这个过程中必须加挂“补机”,由双机车同时牵引。贵阳机务段六盘水运用车间调小车队85名“补机”司机常年坚守在这里。
1月27日4时许,54岁的“补机”司机陈红忠操纵机车驶入大关站。在车站值班员的指挥下,仅用10分钟,他操纵的“补机”就与需要“加补”的列车完成了连挂。
“前方雾大,加强瞭望。”行车不到5分钟,陈红忠便遇上了大雾天气。“现在坡度已达21‰,注意电流,控制好速度。”陈红忠一边提醒身边的副司机,一边降低牵引电流,让车速从每小时50公里降至45公里以下。观察指示仪表,重复呼唤应答,不时还需脚踩撒砂踏板,整个降速过程他需要在10秒内完成。
陈红忠表示,多年来,他接触的机型在更新,内六铁路货物运量在增长,货物品类在增多,沿线群众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春节期间,陈红忠坚守岗位,没有回家过年。单位把慰问年货直接邮寄到了他家里。细数着丰盛的年货,陈红忠乐得合不拢嘴。但更让他从心底里高兴的是,今年虽然是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但也刚好是儿子陈欣荣担任机车司机的第一年。
追寻着风笛声,像陈欣荣这样的年轻司机会稳稳接过接力棒,继续在“生命线”上为列车安全运行贡献力量。
刘 晓 吴济佑 李 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8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