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贤在死前为武则天翻了哪桩千年冤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4 15:5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中国历史上千古一帝的武则天,作为女儿之身,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口诛笔伐,除了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罗列的十大不赦之罪外,诛杀太子、伪凿洛水白石,伪造《大云经》等都成了千百年来对她唾弃诟病的话题。至于武则天诛杀太子之说,李弘虽然死的蹊跷,但究竟是否被其母武则天所害,一直是千古之谜。而废太子李贤被武则天授意丘神積逼死一说,似乎也已盖棺定论。李贤虽被武则天逼死,却在死前无意间为母亲的一桩流传千年的罪恶翻了案,究竟是哪桩罪恶?欲知详情,本期分解。

李贤在死前为武则天翻了哪桩千年冤案

李贤是武则天亲生的第二个儿子,生于唐永徽五年(655年)十二月十七日。李贤自幼聪明伶俐,有“过目不忘”之才,二十余岁便以超凡才学,主领朝内知名大儒注释,并亲笔点评晦涩难懂的《后汉书》,而深受其父唐高宗的喜爱和赏识。但是,恃才傲物是文人的通病。他与母亲武则天隔阂渐深的根本原因,还要从李贤的伴读、沛王府修撰王勃说起。

王勃这个人绝对是神童级的才子,史称“唐初四杰”之一,少年得志,得以担任沛王李贤府中修撰,李贤与其交由深厚,不分彼此。但是王勃少年轻狂,自侍文采出众,便不分场合,肆意显摆,在一次李贤和兄弟英王李显斗鸡赌博之时,王勃卖弄文采,给李贤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章虽然辞藻华丽无比,王勃却没有因此成为唐王朝文坛杀伐骁勇的战斗鸡,却成了一只在高宗李治震怒之下,以“挑唆王子间隙”为由而被逐出沛王府的落汤鸡。

李贤在死前为武则天翻了哪桩千年冤案

王勃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处事却疏于宅阔,少有谋略,和这样一个情商低下的人相处久了,李贤的性格里自然少不了身秉傲骨、鄙世骄物、不会来事儿、过分敏感、自尊心和报复心太强等性格缺陷,并在接下来的事件中屡吃大亏。

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李贤与武则天母子隔阂的起因,是从一个叫明崇俨的术士开始的。

高宗时期有一个叫明崇俨的方士,此人据说法力无边,不但治好了高宗的头疼病,还能在酷夏时节作法,搞来阴山之雪为高宗驱暑,在朝堂上深得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宠信并迁升正谏大夫。但是明崇俨得到二圣宠信的同时,也不免膨胀起来,在武则天面前口无遮拦、肆意评价王子们的长相,他曾对武后说“英王李显貌似太宗、最有王者之风,又说相王李旦相貌尊贵、也堪大任,唯独太子李贤形貌猥琐、不堪承继”。

李贤在死前为武则天翻了哪桩千年冤案

明崇俨的此番言论正好佐证了有关李贤身世的一个传言,宫里时常传闻李贤乃姨母韩国夫人所生,明崇俨把其他几个王子说的相貌俊秀,唯独把自己说成个丑八怪,这不是明摆着说自己“基因”有问题吗?李贤那颗玻璃般的自尊心受到重创,无形中对武则天产生了莫名的惧怕、排斥与怨恨,从此郁郁寡欢,在东宫包养男妓,整日借酒浇愁。

李贤对母亲武则天始终不温不火,不巴结、不靠近,在封建社会崇尚礼仪、孝道的宫廷里,肯定做出过很多被母亲“挑理儿”的不懂事儿行为,否则武则天也不会给他送《少阳政范》和《孝子传》为训诫,以责备他不懂为人子之道。

武则天似乎半拉眼珠子瞧不上李贤,令李贤惶惶不可终日,他把自己失宠于母后,归罪于爱嚼舌头的明崇俨,一不做二不休,遂命男妓赵道生将明崇俨杀死。

虽然史书上记载,多是明崇俨被盗贼所杀,而凶手一直逍遥法外,而李贤杀人嫌疑最大,但史书上始终含糊其辞、躲躲闪闪,或者高宗和武则天出于对李贤的包庇,让史官涂改了这段案情也未可知。但是《资治通鉴·高宗本纪》记载了这样一段赵道生的供词:“道生又款称太子使道生杀崇俨。”

由此推断,李贤主使刺杀明崇俨应该是可信的,而当时高宗与武则天没有对李贤深究,不能不说对李贤也是非常偏爱和包庇的,武则天也不像李贤想象的那么坏。但李贤接下来的做法却令武则天无比震怒,动了杀机。

680年,武则天派人在李贤的东宫马房里搜出数百具铠甲,便作为谋反凭证,欲将李贤处死。后得高宗求情,李贤被废为庶人,贬往巴州。

李贤在死前为武则天翻了哪桩千年冤案

要说李贤蓄意谋反,笔者以为不太可能,但他为防止被武则天陷害,武装自卫力量则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杀了明崇俨之后,虽然武后并未深究,但谁知道哪天再把此事翻将出来?到那时决不能坐以待毙,自卫还是必须的。

而在“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封建社会,父母责罚子女,子女就是再有冤屈,也是不可以还手的,否则就是忤逆不孝之罪,是十恶不赦的。李贤即便没有谋反之心,为防父母责罚而图谋自卫,这种行为,绝非孝子所为。

但史书对李贤多做如下评论:“唐年钧德,章怀最仁,凶母畏明,取乐于身。”(《旧唐书·高宗诸子列传》)。史称李贤是个品德高尚的孝子,无非是顺应了后世“褒李、贬武”的一贯潮流而已。

历代“褒李、贬武”的话题罗列了很多武则天令人不齿的罪恶行为,其中罪大恶极的有两宗罪:命人凿“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白石投入洛水,谎称她称帝是顺上天的旨意,此为欺天第一宗罪;命其面首薛怀义、法明等人伪造《大云经》,说自己是弥勒佛化身下凡,应作为天下主人:“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本纪》),此为辱佛第二宗罪。

“一罪欺天、二罪辱佛”,足以把武则天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一千多年了。可所谓“欺天”之罪自古有之,从“陈胜王”的鲤鱼,到汉高祖的“白蛇”,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以“天意”蛊惑百姓,为自己称孤道寡披上合法外衣的人。男人们假托天意造反成功就成了真命天子,而武则天“凿白石”就犯了欺天之罪,无非是对女人当皇帝不服不忿罢了。而伪造经文的“辱佛”之罪是真的吗?

李贤在死前为武则天翻了哪桩千年冤案

684年,武则天派酷吏丘神積前往巴州调查李贤是否再有图谋不轨行为,李贤在丘神積囚禁之下,被迫自杀。李贤到底是怎么死的?武则天心毒杀子?丘神積酷刑逼供?还是另有原因?

笔者在此不予揣度。但是关于武则天伪造《大云经》的“辱佛之罪”,却早在李贤死前的682年,就为其母洗清了,详情若何?且往下看。

武则天一生好佛,这是历史公认的,早在672年四月,就命人在洛阳龙门石窟雕刻卢舍那大佛,后世皆称此佛是“根据武则天自己的形象”雕刻而成,其实此话甚为偏颇,武则天修建此佛,应该是根据《大云经》里对“净光天女”的描述产生的灵感。各位看官可能要问,《大云经》不是后来武则天委派薛怀义、法明等人在白马寺伪造的吗?其实不然!

武则天根本就没有伪造经书,而《大云经》本名叫《大方等无想经》,早在200多年前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就已经从天竺传到中国了。根据《大正藏》记载,十六国北凉时期,天竺人昙无谶译有12佛经,《大方等无想经》(又称《大云经》)便是其中之一。

《大云经》把“净光天女”摆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经中提到:净光天女曾听过《大涅槃经》,后来在释迦佛在世的时候以凡胎降生到人间,再次悟到了佛法深义而成为女国王。基于这个与女人有关的佛门故事,武则天对《大云经》情有独钟,不但自己潜心研读,还要求子女们时常诵念。

关于武则天命人伪造《大云经》之说,早在宋代便有学者提出疑问,而近代学者也多认为武则天命薛怀义等人撰造的是,给经文注解的《大云经疏》,而不是《大云经》,《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将其撰人称为“撰疏僧”便可佐证。这些对武则天“辱佛之罪”鸣冤的呼声都是来自唐朝以后甚至近代。而在唐朝,甚至在武则天称帝之前,就有人给她“鸣冤叫屈”了,这个人就是被武则天逼死的废太子李贤。

李贤在死前为武则天翻了哪桩千年冤案

在四川省旺苍县木门镇木门寺附近,有一处唐朝历史遗迹,名曰“晒经石”。相传682年,李贤流放巴州的路上,途经旺苍县木门寺并留宿几日,因旅途所带经书受潮,便与木门寺住持方丈一起在此石上翻晒经书,遂得名“晒经石”。当时李贤曾有诗以记:“明允受谪庶巴州,身携大云梁潮洪。晒经古刹顺母意,堪叹神龙云不逢。”

诗中所提“大云”即《大云经》,是武则天最喜爱的佛经,也是王子们必修的佛门经典。李贤的这首诗写于682年,此时的薛怀义还没有登上历史舞台,诗中所提“大云”刚巧验证了《大云经》在武则天时代以前就已经有了,史称《大云经》为武则天授意薛怀义在白马寺伪造之说,自然不攻自破。

【结语】对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一生功过是非,历来贬多褒少,史学家们往往对这位“大逆不道”的女人,戴着有色眼镜,将其过错放大、甚至歪曲事实的成分是有的。武则天出于政治目的,把《大云经》重新加以注释,是为了加深佛经里对“女国王”故事的普及性,让人做个《疏》而已,可却被诟病她的人扣上“辱佛”的罪名被唾骂了一千多年。但是作为封建社会第一个敢与男权叫板的女人,武则天似乎并不在意别人说什么,正如她为自己死后所立的无字碑那样,是非功过,全由后世去评价吧……

李贤在死前为武则天翻了哪桩千年冤案

而反观被她“逼死”的李贤,史料上多见同情怜悯之词,但实际上,发生在这一对母子身上的很多事件至今扑朔迷离,即便李贤身上有太多的毛病,李家唐朝的史官也会大笔一挥、予以删除或篡改,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此桩母子疑案的确有太多存疑之处:明崇俨究竟被谁所杀?李贤府中搜出铠甲,为什么史料上都含糊其辞、不了了之?为什么武则天以《孝子传》等书籍训教儿子?李贤真是“章怀最仁”的孝子”、武则天真是“凶母畏明”的恶母吗?而最终李贤之死,真的是武则天绝情置儿子于死地,派丘神積把李贤逼死的?那么上官婉儿为什么在丘神積动身前往巴州之后,就随后追到巴州呢?虽然上官婉儿赶到的时候李贤已死,但是身为武则天的贴身秘书,没有武则天的旨意,婉儿是不可能私自离开皇宫的,是武则天派她去的?目的又是什么?

不论李贤死因若何,也不论与武则天母子关系到底如何,武则天被后世诟病的“辱佛之罪”,早在李贤死前,就已经替母亲留下了千年以后洗白翻案的诗篇,也算是冥冥之中对母亲所行的最后一次孝子之道,也算在母亲陵前那座矗立千年的无字碑上,刻写了一段平反鸣冤的证据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4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武则天,冤案,千年的资讯:
狄仁杰在唐朝究竟是什么官
...武周时期担任宰相,而且担任了两次。能够得到一代女皇武则天的重用,绝对是非常厉害的,否则武则天不会重用他。无论是狄仁杰担任什么职务,他的能力都毋庸置疑,无论是宰相还是大理寺丞,
2024-06-08 21:59:00
给前夫封官的刘皇后
...大臣心领神会。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暗示她可以效仿武则天称帝,刘娥把图一撕丢在地上,斥责说,我是赵家的媳妇,怎么能学武则天呢?都知道刘娥曾是龚美的妾,民间和朝廷不时有人捂着嘴
2024-11-07 17:05:00
权谋之斗:长孙无忌如何助武则天登顶皇后之位
为了避免误解,事先声明:标题说的李世民组成武则天称帝,指的是无意的,不是有意促成的。核心在于他信错了一个人,用错了一个人。李世民信错的人就是他的儿子,太子李治。他认为自己这个儿子
2024-02-07 17:17:00
揭秘唐朝开国八大将:谁幸免于皇帝的猜忌?
...国功臣,他们却因一时疏忽走上了不同的结局。李君羡:武则天平反冤案,误会成就一生悬案李君羡曾是左武侯中郎将,后来却因“武娘子”之谣言,被李世民贬到华州,最终骤然离世。直到武则天
2024-02-21 20:32:00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再比如处理河北百姓被迫投降突厥的案件,他不惜得罪武则天的侄子也要为百姓开脱。这些事都不算大,但他的那颗爱民之心却跃然于纸上。 受争议比较大的是狄仁杰与武则天的关系,以及他
2024-04-15 12:12:00
武则天一生撤职75位宰相,唯独对狄仁杰偏爱
...案子数不胜数,涉及的人数多如牛毛,却无一冤案!再说武则天,历史上一手遮天的女人并不少见,吕雉、慈禧太后都是女中豪杰,但唯有武则被称为一代女皇!前无来者,后无古人!武则天叱咤风
2022-12-17 16:58:00
刘娥皇后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贤后,培养了千古第一仁君
提到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大家一定会想到是武则天,或者会想到第一个后宫听政的吕后,其实宋朝有一位皇后,她拥有皇帝一切权力,却不贪婪皇权,没有称帝,而是皇权还给了自己的养子,后世
2023-10-10 05:42:00
“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被嘲讽了千年,真是千古冤案
“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这是句嘲讽刘备虚伪、无耻的歇后语。这句歇后语已经流传了千年,普遍流传的脉络大概是:“孙权好心借刘备荆州,事后刘备不还,他弟弟关羽又藐视孙权,孙权接连受到
2023-01-17 16:45:00
原来武则天长啥样?千年古画透露真实相貌,武则天身材真的很高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本名珝,后改名曌。武则天14岁入宫,为李世民的才人,获赐封好“武媚”。李治登基后,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唐高宗并称“二圣”。公元69
2024-03-01 19: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