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5 12:12:00 来源:戏说三国

抛开文学只看史书,估计大多数人都会惊讶:“神探哪儿去了?这不就是一个靠女皇得幸、大奸似忠的滑头政客嘛。”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王立群教授说过,历史人物有三种形象,一种是历史形象,一种是文学形象,还有一种叫民间形象。历史形象是真实的,但往往不如后两种形象饱满,甚至被后者完全覆盖。

狄仁杰就有点这种情况,比如,提到狄仁杰,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神探”两个字,从清朝的《狄公案》,到现代的《神探狄仁杰》系列影视剧,无不将他塑造成一个断案高手。

但你把史书翻烂了,只能找到一行关于狄仁杰断案的记载:“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唐中宗仪凤年间,时为大理寺丞的狄仁杰曾经一年“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没有一起冤案。

至于具体断了哪些案件,对不起,没有一个字。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所有关于狄仁杰断案的情节都是文学创作,不是历史。

对那些深信不疑的迷弟迷妹们来说,是不是有一种被深深伤害的感觉?

那好吧,就算没有具体案例,但好在有数字,一年断案一万七千人,平均每天近50人,还没有一起冤案,够牛了吧?算得上神探了吧?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呵呵,你又上当了,断案从来不以人数论质量,有些疑难案件恐怕几年,几十年也未必能侦破,平均每天50人的断案速度,怎么可能是高难度的案件?

事实上,即便不是高难度案件,决不能有哪个神探有那么高的效率,我们误解了狄仁杰的工作性质。作为大理寺丞,他的主要工作其实并不是审理案件,而是处理各地呈报上来的案件批复。

跟现代一样,古代各地官员审结的案件必须上报中央,由司宪单位相关官员审核,以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为了防止司宪单位与地方官的勾结,通常审核要经过多道审核,而且将发现冤案作为审核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这就使得审核官员们宁可压着不批复,也绝不放过任何可疑的案件,以至于案件大量积压,就是所谓的“滞案”。

狄仁杰的主要工作就是审核资料,从中发现疑点,并责令有关单位重新审讯并提供新的证据。

也就是说,狄仁杰根本不需要亲自走访现场、追查审讯嫌疑人、设计烧脑游戏、逃避陷阱,他的工作就是按阅读案卷,挑刺,发现疑点就驳回。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虽然没那么复杂,但平均每天帮助50人洗脱冤情,这个工作效率非常高,成绩单也是相当耀眼的了。

狄仁杰在地方任职时间要多于在中央,轰轰烈烈的大事没有,琐碎的小事迹一堆,概括起来就俩字——仁政。

比如,处理李贞谋反案,他不惜与同僚翻脸,宁可被弹劾也要阻止士兵侵害百姓。再比如处理河北百姓被迫投降突厥的案件,他不惜得罪武则天的侄子也要为百姓开脱。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这些事都不算大,但他的那颗爱民之心却跃然于纸上。

受争议比较大的是狄仁杰与武则天的关系,以及他的政治立场。

武则天在历史上声誉不大好,史书对她多有妖化,这跟正统的儒家道统观点有关,篡夺江山、女人称帝,这两条罪状决定了她的历史地位。

因此史书的基本立场是,只要依附武则天的大臣,基本上会被划归为奸臣。狄仁杰却是个例外,他因为武则天的恩宠而显扬于世,却被后世认为是忠贞之臣。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武则天心狠手辣,脾气也暴躁,可唯独见了狄仁杰就变成了“小甜甜”,立马恢复了女人的温柔。

武则天从来不对狄仁杰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他为“国老”。也不让狄仁杰行跪拜礼,说“看到你跪拜我浑身疼”。甚至不让大臣们用小事烦扰狄仁杰,说国老岁数大,要保护他。

这种独特的待遇,让后人浮想联翩,猜测他们的关系匪浅。其实那都是扯淡,那时候狄仁杰都六十多了,武则天比他还要大六岁,扯什么西北风。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相对于那些明确反对武则天的人,狄仁杰确实是武则天的政治拥趸。

总的来说,如果粗一看,很容易给人一种误解,狄仁杰媚上有道,靠润物细无声的马屁功获得了武则天的宠幸。

一边是忠厚爱民的忍者形象,一边却是逢迎之辈,一个活脱脱的“大奸似忠”形象脱颖而出。

忠和奸到了极致的程度就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确实容易给人一种“大奸似忠”的错觉。但如果我们抛开细节末节,直达本质,考察此人的动机和结果,或许就没那么难下结论了。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人跟人的缘分有时候很难言述,相处之道也绝不是靠理性可以解释的。狄仁杰和武则天就是这样,他们的关系绝非逢迎那么简单,事实上,狄仁杰也多次得罪武则天,甚至多次惹得武则天动了怒。

当初,朝堂“李武之争”高潮的时候,狄仁杰毫不讳言自己的立场,他多次向武则天表明“传位传子”的立场。

武则天火了,责令他不许不许干预她的家事。狄仁杰毫不妥协:君臣一体,陛下的家事就是国事,作为宰相我有责任干预。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他又苦口婆心劝说武则天:自古儿子比侄子亲,您千秋之后,儿子可以祭祀您。如果传位给侄子,侄子是不可能祭祀姑姑的。那意思是,转为给侄子你不就是孤魂野鬼了吗?

武则天难道不懂儿子亲还是侄子亲?事实上,传位究竟是传给儿子还是侄子?这不单纯是个人感情的问题,还涉及后世对武则天的定位。在这个事件上,二人都打了哑谜,我将揭开。

传位给儿子固然会得到祭祀,但武周政权呢?还能保得住吗?不可能的嘛!只要传位给儿子,一定是李唐复国,武则天的“大周”就寿终正寝了。相反,传位给侄子,武周政权一定会得到延续。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这对武则天来说是个两难的选择,选择儿子,个人身后事解决了,但她的政治延续没了,将来在历史上她必然是个反面人物。选择侄子,虽然身后事很麻烦,但政治生命延续了。

狄仁杰装聋作哑,之说第一个方案的优点,不提它的缺点,也不说第二个方案的优点,只说它的缺点。

武则天傻吗?听不懂吗?当然不会,只是由于这个问题是鱼和熊掌,无法兼得,也无法回避。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尽管如此,她也不愿意别人提起,从立场上来讲,她更看重政治生命,这就是当初李昭德说了和狄仁杰一样的话,却遭遇杀害的原因。

同样的话,狄仁杰却能利通武则天跟他的私交,让她听进去,这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技巧。

后来,武则天将李显从房陵接回,狄仁杰更是毫不回避,当着武则天的面与李显对泣。再后来,有一次武则天生病,狄仁杰为了巩固李显的地位,提出由太子监国。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这些举动表明,狄仁杰绝不是首鼠两端之人,他拥护武则天,也主张恢复李唐,即便在这一点与武则天产生冲突也没有妥协过,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是“大奸似忠”吗?

我们不能因为史书立场,就认为狄仁杰拥护武则天就是“奸”。如果今天依然固守史官的立场读历史,我奉劝这样的人还是别读了,纯属耽误时间。

我也不大赞同狄仁杰给武则天挖坑,一手导演了“神龙政变”的无端猜测。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崔玄暐等五人,联合禁军发动“神龙革命”,推翻了武则天,李显复位,李唐复国。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张柬之等人,以及另一位重要参与人姚崇,都是狄仁杰大力提携的官员。由此后人猜测,狄仁杰早就居心叵测,悄悄给武则天挖了个大坑,还是个“大奸似忠”。

这些人虽然是狄仁杰提拔了,而且狄仁杰和他们的立场很一致,那就是拥护李唐,这不假,但这不意味着狄仁杰反武则天。

事实上,当初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很大程度上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标其实不是武则天,而是武则天去世后权力分配的问题。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最关键的一点是,“神龙革命”爆发时,狄仁杰已经去世五年了,那时候张柬之虽然在狄仁杰的竭力推荐下已经被提拔为秋官侍郎,但还不是宰相。

如果我们能读懂“神龙革命”的真相就会发现,张柬之和狄仁杰的政治立场还是由细微差异的。

狄仁杰时期,大臣们所有的注意力就在传位问题上,即“李武之争”。而张柬之时代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而是未来李显即位后权力该如何分配。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显然,以李显的态度,他想保全武氏,共同对付那些当初拥立他的功臣势力。而张柬之则试图通过相王李旦来清除武氏残余势力,并且分割皇权。

这才是“神龙革命”的本质,以及李显登基后动荡频频的原因。

狄仁杰有可能赞同这样的“神龙革命”吗?绝无可能,相反,如果狄仁杰在世,绝不可能允许张柬之发动这场兵变。

狄仁杰:被误解的忠臣,揭秘他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

忠奸是非全凭后人说,没有哪个人会赢得所有人的掌声,就像狄仁杰,连他所保护的李显都不喜欢他,何况后人?您认为狄仁杰是赤胆忠心,还是大奸似忠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5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推翻武则天、复辟李唐江山的张柬之5人为何惨死?
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已经82岁了,随着一代雄主的老迈,为了争夺皇位拥李派和拥武派斗争日趋激烈。但是因为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阻挠,太子李显地位岌岌可危,
2023-06-08 09:57:00
武则天晚年被逼宫时,狄仁杰去世五年为何仍被认为策划了此事
武则天的王朝落幕:狄仁杰“隔空指挥”了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如果说武则天的晚年是一场权力与智慧的较量,那么五年后才落幕的“神龙政变”就是这场博弈的高潮。但让人惊讶的是,这场直接导致武
2024-12-21 09:55:00
唐朝名相狄仁杰在狱中为何一会认罪求饶,一会又撞柱寻死
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皇太后武则天,应皇帝李旦和群臣的请求,在神都洛阳称帝,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皇帝李旦降为皇嗣,赐姓武氏。大唐被横腰斩断,李唐的江山从此改归武氏
2024-04-25 19:31:00
把狄仁杰视作复兴李唐反对武周的忠贞大臣,并没有充足的证据
狄仁杰历来被视为在武则天朝兴复李唐的关键人物,电视剧一般也如此渲染。但实情是否如此则有待商榷。在政治气氛极度恐怖的武朝,如果跟武则天的意图悖逆,其后果是不可设想的,狄仁杰的那些复
2023-02-23 22:09:00
狄仁杰从地方到中央,大器晚成的宰相之路
...臣,于是先后升任他为度支郎中和知顿使。唐高宗死后,武则天立李旦为天子,而狄仁杰则开始了他的外放生涯,先后担任宁州刺史和豫州刺史等职务。在宁州刺史任上,狄仁杰展示出了处理民族关
2023-10-03 15:57:00
张柬之悲壮落幕:揭秘神龙政变后的权力暗战
...力和爱情滋养得容光焕发,整个人进入了第二春,她便是武则天。武则天比张柬之还大一岁,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不觉其老”,她自73岁那年,找了找了两个长相清秀的美少年(张易之、张宗昌)
2024-05-10 12:15:00
狄仁杰祠堂被毁:清官之后竟成民愤焦点?
...民众,为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四、与女皇武则天的关系狄仁杰作为武则天的重要顾问,为她提供了智慧和支持。狄仁杰的才智和忠诚赢得了武则天的信任,他们在治理国家和维护社会
2024-02-25 13:18:00
真实的狄仁杰,勤奋的基层办案人员,桃李满天下的大唐宰相
...其基操。他不仅从酷吏手中死里逃生,还能让心狠手辣的武则天对自己崇敬有加。就连他死后,还能助李唐恢复江山。他,就是东方福尔摩斯,狄仁杰。▲剧照狄仁杰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
2024-09-03 12:06:00
这5位异姓王推翻武则天统治,最后死于武则天侄子之手
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天授元年(690年)她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建立了武周。在位时期她知人善任、改革吏治
2023-10-03 16: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