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12月26日讯千百年来,古运河与东平相生相伴,见证了东平地区的历史变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积淀。烟波浩渺中,它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传承着世代的智慧和精神。古运河是东平历史与文化的宝贵财富,更加成为连接古今、传承文明的坚实纽带。
大运河始于春秋,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
清《东平州志》:“东平为漕运要柜,盖六百年余兹矣。元至元间,由安民山西南开河,自马头集厯后魏寿张东门外,西北经沙湾以达张秋,此元之运河也。明永乐九年重浚以通漕,以安山寿张等闸频受河患,改由袁口北循金线岭东迤北经靳口,安山镇、戴庙以达张秋,此明之运河也。”
历史的长河中,运河与东平相互依存,为东平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创造了条件。千百年来,东平人民不断治理水患、疏浚河道,兴修码头、堤坝、增设船闸等基础设施,保障了运河的畅通,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与力量。
畅流水系
至元十二年(1275),郭守敬受命勘察陵州(今德州)与徐州之间的汶、泗水道,规划运河路线。1276年,元朝政府修建自济宁任城至东平路须城县安民山,长约75千米的济州河,此为东平地区直通运河之始。至元二十六年(1289),元修建寿张(元属东平路)至临清,全长125千米的会通河,大运河实现截弯取直,从根本上改变了淮河以北运河的走向与格局,从北京到杭州缩短了500多千米的航程,自此京杭大运河实现全线贯通。
疏浚河道
明永乐(1403-1424)初年,明成祖准备迁都北京,着手修复明初基本荒废的京杭大运河北段,明永乐九年(1411),工部尚书宋礼受命疏浚、修治会通河。为解决会通河北段水量不足问题,宋礼采纳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在东平大汶河上筑戴村坝,遏汶河水至南旺入会通河。南旺位于会通河全线地势最高的水脊,由此分水,合理安排南北流量,“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小汶河原是汶河行洪岔道之一。明永乐九年(1411),工部尚书宋礼利用小汶河(时称“沙河”)故道加以开浚,遂成为戴村坝、南旺间的引水渠道。小汶河河道弯曲迂回,较大的弯道有80多个,这些弯道不仅有利于航运,还能有效降低流速,并起到储存水量的作用。
修建戴村坝
戴村坝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通过拦截汶河水,使其由小汶河南流至汶上南旺,接济运道。万历元年(1573),总河万恭在坎河口筑乱石滩,后在此基础上形成玲珑坝、乱石坝、滚水坝三坝相连的规制,后世称此坝为“戴村坝”。清道光年间(1821-1850),增筑三合土坝,以防汶河水冲击玲珑等三坝。光绪三十年(1904),山东巡抚周馥改建连接三坝和三合土坝的太皇堤(窦公堤)。1933 年,张鸿烈、孔令溶将北部三合土坝命名为“灰土坝”,中部为太皇堤,南部原玲珑、乱石、滚水三坝统称“滚水坝”,全坝总称“戴村坝”。戴村坝的修建,解决了京杭大运河水脊缺水的难题。科学的规划设计保障了大运河南北畅通,对明清两朝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和南北文化的交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如今的戴村坝现仍然发挥着固定河槽、拦沙缓洪及引水灌溉的作用,是中国水利建筑珍贵的实物资料。每到汛期,河水漫坝,白浪翻滚,声若虎啸,再现戴坝虎啸的胜景。
设置节制闸
《通漕》载,济临运河有72道节制闸,闸的间隔30华里,后因不便,增闸22座,便于积水行船。开河闸建于元代,袁口闸、靳口闸,戴庙闸、安山闸为明代所建。闸的规格,高13行石头,行厚适度,石块之间,用铁扣连接,扣上铸有闸的名称,两边有板槽,备有闸板。闸口架设活动木桥,桥板坚实,车辆可以通行。拉开桥板可行船,闸口宽度适合载重十几万斤的船通过。明成化十八年(1482),明廷建安山节制闸,闸口东西走向,闸身长8米,口宽6米,闸板为三寸厚的铁板,闸上安装有起落闸板用的绞索架。石与石之间用铁钉固定。壁内填夯三合土,用土灰、黏土、黄沙合成,再用石矾灌注,非常坚固,大闸历经数百年激流冲击,固若金汤。戴庙闸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也是运河上重要船埠和闸口。戴庙闸调节运河水流,控制漕船载荷,保障了运河畅通。运河兴盛时期,每天都有众多船只从此通过。当地民间传说,大运河上一天曾过48帮船队,每帮船队100艘船,其景甚为壮观。
运河东平段的管理及其机构设置
明代以前,历朝历代都有一些运河相关的管理机构,但是鲜有全局性、专业性的运河管理机制。明代,在运河的专官设置、钱粮夫役管理和河务工程管理形成了一套全国性、专门性的运河管理系统。据记载,明清时期,安山作为运河集镇,文武衙门在此均有设置。一是东平州衙门的派出机关,代表州官管理以安山为中心的地方政务与漕运、河闸等事宜。二是厘金局,任务是收取河道货物过境税。三是兵营,在安山河北大集口建有营房,营房坐北朝南。在运河岸上建有营门,明朝驻军一营,清朝驻军一百余人,负责屯田、保护漕运和维护治安。明时,安山闸管闸的闸官归属兵部,清朝为地方八品官。闸官着蓝顶亮帽、护裙、箭靴,专司护送官船皇粮,启闭闸门、蓄泄河水,保证河内航船的安全。(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单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