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作为法家鼻祖,李悝为什么能得善终?他的处世之道值得我们学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10 19:4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自古以来,变法都是一项得罪人的活,变法者想要全身而退基本不可能,但李悝作为公认的法家鼻祖却得到了善终,李悝的为人处世之道值得我们学习。

在我看来,李悝能得善终主要有两个原因:得遇明君和自身的周全之道。

第一,他遇到了千古明君魏文侯。

史上善于纳谏的君王很多,对于大多帝王来说,人才都不过是工具人而已。魏文侯才算得上真正把人才当人的明君,他尽最大可能保存了每一位跟他干事业的兄弟,把不杀功臣落到了实处。这是李悝,吴起,乐羊,翟璜等这些天下大才在魏国得以善终的根本保障。

当然这是在外原因,这里我们主要分享李悝本人的为人处世之道,这才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作为法家鼻祖,李悝为什么能得善终?他的处世之道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李悝本人,在我看来,这是一位智商情商双高的“人精”。从几件小事就可以看出来。智商不用说,古往今来变法家都是一群天才,这里主要探讨李悝的为人处世之道:

1,魏文侯想挖吴起,但吴起黑历史实在太多,魏文侯也有点犯愁,这吴起是很厉害,可要是用了他,被其他诸侯国骂几句倒没什么,就怕连自己下面人都得有意见,这不影响团结吗?他的朝堂上可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儒家士子,偏偏吴起还他娘的被儒家扫地出门过!于是他试探着问李悝:

“吴起这个人怎么样?”

注意了,如果某岗位空缺,领导问你某某人怎么样的时候,证明领导基本就已经“内定”了这个人,他不是在征询你的意见,只是想得到你支持而已。

你可千万别傻不拉几的在领导面前数落他。当然,还得考虑到同事们对“空降领导”的反感情绪,所以也不能一味拍领导马屁,一定要周全,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迎合领导的意思,看李悝的答复:

“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这里的贪是指贪功贪权,吴起的功业心是非常强的,很客观。至于好色可从来都不是什么黑点。但是人家用兵是真牛啊。

客观的“黑历史”点到即止,主观的长处拿出牛人做具体比较。既立住了大公无私的人设,又不得罪同事,还迎合了领导,更不用担心未来被“空降领导”穿小鞋,周全之道,不学不行啊。

作为法家鼻祖,李悝为什么能得善终?他的处世之道值得我们学习

2,魏文侯要选相国,又来问李悝:

“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贤妻,国难思良将,如今要拜相,不是魏成子就是翟璜,这两个人你怎么看?”

同样的道理,领导问你A还是B,也不是在征询你的意见,而是他早就有了人选,只是想知道他心中的人选支持率有多少而已。

这时候你首先要领悟领导心中的真正想法,但一定不能给出明确答复选择,因为你无论选A还是B,都会传出去!

所以,哪怕你已经猜到了领导的选择,也要周全应对,万一你猜错了呢?最重要的是,你只要表了态,就一定会得罪另外一个人!所以周全的办法是:摆烂。

李悝说:“我听说,卑贱的人不替尊贵的人谋划,疏远的人不替亲近的人谋划。我的职责在宫门以外,不敢承担这个使命。”

表明态度,这是您的家事,领导您自己拍板就好,咱都全力支持新领导。

作为法家鼻祖,李悝为什么能得善终?他的处世之道值得我们学习

魏文侯又说:“先生面对此事就不要推辞了。”

领导坚持,有两种可能:1,他真的想听你意见。2,他真的在纠结。

但这不重要,领导想要,你就得给,怎么给,给什么,这里面还是要周全。

所以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根据你猜的领导的意中人量身定制一套标准,供领导参考。

于是李悝给魏文侯提出了著名的“识人五论”:

“君不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作为法家鼻祖,李悝为什么能得善终?他的处世之道值得我们学习

瞧瞧,前三条全是根据魏成子量身订造的:魏成子是老板弟弟,跟老板更亲,魏成子结交的都是子夏段木干这些大咖,魏成子的钱都拿来结交这些大咖,魏成子不仅结交大咖,还主动推荐大咖。这不就是量身定制了嘛!

魏文侯听了李悝的“识人五论”,高兴地说:“先生你先下去休息,我已经知道选谁了。”

李悝刚出宫门,路过翟璜家就“偶遇”翟璜,翟璜问他:“听说老板找你提意见了,谁会出任相国啊?”

果然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吧,你前脚干了啥事后脚都会被人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说,一定要谨慎周全!

作为法家鼻祖,李悝为什么能得善终?他的处世之道值得我们学习

看李悝如何应对?既然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那就一定要树立“对事不对人”的人设,千万别撒谎,因为对方一定能知道你在骗人。

李悝坦白说:“不出意外,应该是魏成子”潜台词:我坦坦荡荡,不怕被人知道。

翟璜不服,说:“凭什么!大家有目共睹,我哪样不如魏成子?吴起,乐羊,连你都是我推荐的!我哪里比不上魏成子了!”

潜台词:你小子不厚道啊。

李悝给一五一十给他说了自己和魏文侯之间的对话,说:“你哪里比得上人家?魏成子的家产百分之九十都拿来招待天才,为老板争取人心,所以他能推荐到子夏,段干木,田子方,这三个人老板都供起来亦师亦友,而你推荐的人老板都只是把他们当打工仔,这区别还用说吗?”

潜台词:我堂堂正正,魏成子不仅是老板弟弟,而且比你更有用!你得知好歹。

果然,翟璜听后心悦诚服,还说要一辈子跟着李悝学习。学习啥,人情世故啊。

作为法家鼻祖,李悝为什么能得善终?他的处世之道值得我们学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1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前,商鞅依然犯下了同样的错误,为什么?这或许是由法家的特征决定的,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是文士的哲学,为贵族谋,墨家是游士的哲学,为百姓谋,道家是隐士的哲学,明哲保身,
2023-01-31 14:26:00
...之,吴起既是曾申的弟子,也是子夏的弟子,和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悝是同门师兄弟,都是孔门弟子,而且是嫡传。这就很有意思了。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徒子徒孙竟然既有儒家,也
2024-05-24 19:56:00
战国时期吴起都经历了些什么
...受到儒家学者鄙夷,曾申将他逐出师门。吴起改学兵家和法家经典,受益良多。后来吴起流落鲁国,为了快速飞黄腾达,不惜杀害身为齐国人的妻子向鲁君表达忠心,这种违背人伦的极端做法又一次
2024-06-28 15:01:00
揭秘吴起:“弃母杀妻”求功名,功成名就后却结局悲惨
...可以说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几乎全才,他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种思想,并且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他辅助谁,谁就是当时的霸主,可惜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最终的下场却很悲惨。
2024-03-13 13:17:00
...然子夏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的思想已经具有法家倾向,这从吴起、李悝发起的变法就能窥一斑而知全豹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2024-06-05 06:29:00
魏惠王嫉贤妒能毁坏了魏国国运
...方就有江湖。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在内政、军事上均有极高的成就。吴起在魏文侯时投奔魏国,魏武侯在任时又逃离了魏国。司马迁在《孙子吴起列传》中记录了
2023-05-21 13:54:00
聊聊魏武卒的创始人吴起的发迹与结局
...。他就问国相李悝,后者是魏国变法的发起者,也是当时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才华横溢。李悝他就对魏文侯说,吴起这个人注重名利,不仅贪婪还很好色,但是具有极高的军事才能,就算是司马穰
2023-06-26 13:41:00
儒、兵、法、史四家合体会创造怎样的惊世之才?我觉得他比孙子牛
...后学兵家,在西河二十八年,又开始跟一位超级大师学习法家和史家,这让他最终身兼四家之长,变成了一个经天纬地的军政全才。此人在中国历史上,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他妈的太
2023-09-21 16:28:00
历史上著名的“杀妻求将”故事
...起,生于卫国,先后效力于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将才和相才。他仕鲁则击退齐国入侵,仕魏则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了魏文侯的霸业,仕楚则大力改革,史
2023-08-05 17: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