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张万成
1961年,我出生在农一师胜利八场(现一师四团),伴随着军号声长大。
胜利八场是边境团场,在基层连队建有民兵排,有的连队就是值班连。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珍藏着童年最喜欢的军号声:起床号、出操号、集合号、熄灯号……
说起军号,我从小便受到熏陶。儿时的战争片,最深入脑海的便是冲锋号。在战斗形势最为紧张的时刻,接到命令的司号员往山头一站,昂首挺胸,一手叉腰、一手紧握军号,双腮鼓起,用尽全力吹响冲锋号。
军号就是命令!战士们奋不顾身地跃出战壕,潮水般涌向敌军,“冲啊!杀啊!”呼喊声震耳欲聋。敌人闻“号”丧胆,战士们大获全胜。那一刻,在我眼中,军号有了能够扫荡敌军的神奇魔力。
现实生活中,近距离接触军号是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些日子,连队后面的戈壁滩上,每天都会传来“嘀嘀嗒”的军号声,同学们说那是基干民兵在训练。
一天,我跟着老师来到训练场,民兵们着装统一,队列整齐,英姿飒爽,在教官的带领下井然有序地进行训练。
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司号员手中的军号。它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金光。
休息号吹过后,我和老师来到司号员跟前,摸到了军号。刹那间,神圣感涌上心头。司号员给我讲解了一些关于军号的知识,军号吹出不同的旋律和节奏表达着不同的指令。这可是银幕上、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令我大开眼界,对军号又多了一层痴迷。
一次活动课,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一场“军事演练”。我们学着士兵的模样,戴起柳条帽,拿着小木枪,分成敌我两方,守卫自己的阵地。我扮演的是司号员角色,用一把小号发布着进攻、撤退等命令。
那一天,我觉得自己特别神气。在我的指引和小伙伴们的团结下,我们成功攻下了“敌人”的阵地。大家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小号手之歌》:“军号嗒嗒嗒吹,步伐快如飞。革命到底勇向前呀,坚决不后退……”歌声回荡在乡间田野的上空。
光阴荏苒,童年转瞬即逝。如今,军号声已似久违的“天籁”。可每当我读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这样的诗句时,耳边总会响起嘹亮的军号声。
有人说,“军号是战争之魂”。我没有经历过战争,也希望世界永远和平,但童年嘹亮的军号声却分明融进了我的生命,成为我人生旅途中闪亮的风景线。
听父辈讲,我们所在的一师,是一支拥有三五九旅红色基因的部队。这支部队的战士们曾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在天山南北开展了一次又一次大生产运动,在塔里木河两岸开垦出数百万亩良田,将天山以南的戈壁荒原变成了良田绿洲。
军号声声,既是一段岁月,也是一种信念。嘹亮的军号声、雄壮的军歌声一定会激扬起奋斗的最强音,激励我们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扬好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6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