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巡抚贪污210万两,朝臣上奏抄家论罪,最终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3 18:40:00 来源:戏说三国

雍正元年正月,刚刚即位不久的雍正帝接到山东巡抚黄炳的密折,揭发原山东巡抚、云贵总督蒋陈锡贪污白银二百余万两。

巡抚贪污210万两,朝臣上奏抄家论罪,最终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

雍正是清代历史上,惩贪反腐最彻底的铁腕皇帝,就是贪污二千两,也会落得抄家罢官的下场。二百余万两,蒋陈锡恐怕长了一万个脑袋也不够雍正砍的。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让人大吃一惊。

蒋陈锡其人其事

蒋陈锡,江苏常熟人,蒋氏家族是常熟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他的父亲蒋伊是康熙十二年进士;弟弟蒋廷锡是雍正朝军机大臣、大学士。

蒋氏家族在康、雍、乾三朝显赫一时,出了两个宰相(另一个是乾隆朝大学士蒋溥)、一个总督、一个巡抚,外加四个进士。

蒋陈锡是康熙二十四年二甲二名进士,不过他未能如愿进入翰林院,朝考之后被委任为陕西富平知县。

巡抚贪污210万两,朝臣上奏抄家论罪,最终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

从前半生的政绩、官声来看,蒋陈锡堪称是康熙朝不可多得的好官、能官。据史料记载,康熙二十五年,富平县发生了几十年不遇的旱灾,百姓流离失所。

蒋陈锡开仓放粮,然而灾民太多,官粮赈济不了多少灾民。不得已,蒋陈锡倾其家产,自掏腰包八万余两,才得以让百姓渡过危难。

如此壮举很快就传到了康熙帝的耳中,他下旨让吏部调任蒋陈锡为礼部主事。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蒋陈锡到任后,革除利弊监督海运有功,不久被晋为礼部员外郎。

巡抚贪污210万两,朝臣上奏抄家论罪,最终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

此后,蒋陈锡的仕途如同火箭一般蹿升,康熙四十一年越级调任直隶天津道,四十五年升任河南按察使,四十七年升山东布政使,四十八年擢升山东巡抚,五十五年再升云贵总督。

康熙五十九年,蒋陈锡因运粮贻误军机被夺职,康熙命其戴罪立功,让他押运粮草入藏,次年,蒋陈锡病死于途中。

康熙帝对蒋陈锡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说:“蒋陈锡未闻清名,亦无贪迹,而地方安静,年岁丰稔,此等便是好官。”

山东捐谷案始末。

蒋陈锡就任山东巡抚后,鉴于地方仓储不济的实情,向朝廷提出了“存贮粮食备赈”的方案,鼓励地方踊跃捐谷,然后由朝廷赐予功名。

巡抚贪污210万两,朝臣上奏抄家论罪,最终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

康熙帝批准了蒋陈锡的建议,山东省很快掀起了捐谷的热潮。经过数年的积累,蒋陈锡共收到捐银310多万两。

按照原先的计划,蒋陈锡应该将这笔银子发到各府、州、县购买粮食入仓,以备灾年赈济。然而,蒋陈锡只调拨了93万余两,剩余的210多万两进入他自己的腰包。

直到康熙帝驾崩,山东捐谷案一直被蒙在鼓里。雍正元年,新任山东巡抚黄炳在清查府库时,发现了这笔烂账,于是便六百里加急上报给了雍正帝。

此时,蒋陈锡已去世,雍正将查处的重点放到与蒋陈锡一同负责捐谷案的登州知府李元龙身上,批示要对李元龙严惩。

巡抚贪污210万两,朝臣上奏抄家论罪,最终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

黄炳接到上谕后,马上展开调查,结果发现李元龙竟然是一个好官,根本没有染指国帑一毫。这个结果雍正自然是不满意的,该年九月,雍正命怡亲王允祥接手此案。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允祥很快将结果报给了雍正。

账单上显示:“每谷一石收银一两,共谷三百一十一万一百六十石,该折银三百一十一万一百六十两。及分贮之时,每谷一石折银三钱,共止分贮银九十三万三千四十八两。该余银二百一十七万七千一百一十二两,蒋陈锡尽归己有。”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是证据确凿、板上钉钉了。如此巨贪,给蒋陈锡定个什么罪名都不为过。

巡抚贪污210万两,朝臣上奏抄家论罪,最终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

雍正为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惊天大案引起朝野震动,大臣纷纷建议抄家。然而雍正却犯难了,原因无他,因为雍正对蒋陈锡的弟弟蒋廷锡宠幸有加,他不愿意在这件事上让蒋廷锡难堪。

蒋廷锡洞悉圣心,看准了雍正不想把事情闹大,于是上了一道折子为其兄蒋陈锡辩解。雍正也就坡下驴,给了蒋廷锡的天大的面子,说人已经去世了,这件事就不用深究了。

见雍正发了话,朝臣哪敢理论,何况蒋廷锡权势熏天、圣眷正隆,犯不着去招惹他。

可是,雍正此时正准备大刀阔斧在全国范围内清查亏空,如果这么轻易就放过了蒋陈锡,那么其他各省的亏空官员就会喊屈。

最后,雍正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减半赔偿。上谕中说得很清楚“弟廷锡入陈始末,诏减偿其半。”

就是减半赔偿,蒋陈锡的子孙也得拿出一百多万两,这显然又是表面文章。史料中倒是没有记载蒋陈锡家最后有没有如数赔偿,但大致可以猜想,蒋家应该是象征性地拿了点银子,绝不会有一百多万之多。

巡抚贪污210万两,朝臣上奏抄家论罪,最终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

毫无疑问,蒋陈锡实属贪赃,甚至可以说是雍正朝的巨贪。可这么一个人,却被康熙帝称为“好官”,还得到了雍正帝最高权力的庇护,实为清代一奇事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3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朝臣,巡抚,结果的资讯:
雍正帝去世后,宠臣李卫并没有继续得到乾隆的宠信
...生活里,李卫深得雍正皇帝的宠信,但是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雍正皇帝去世以后,乾隆继承皇位,作为雍正朝的宠臣李卫,并没有继续得到乾隆的宠信。李卫是江苏徐州人,出生于康熙二十六年,
2022-12-13 16:15:00
孙传庭与李自成:明末两大名将的终极对决
...手中唯一还活着的对阵流寇几无败绩的名将。崇祯皇帝和朝臣一致将孙传庭看做是大明最后的柱石,都指望孙传庭大厦将倾的大明。但是,这一次,孙传庭却让崇祯君臣失望了。崇祯十五年、十六年
2024-05-06 20:29:00
田文镜:因灾情起家的重臣,却坑惨了河南百姓
...打倒啊!所以无论如何雍正都要保他!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乾隆五年,皇帝已经换了!乾隆对田文镜可没什么感情,他又是雍正的旧臣,根本没有什么香火之情!田文镜之所以被弹劾,其中
2023-12-13 14:19:00
对待臣子严苛的雍正帝,为何对李卫恩宠有加
...掌握尚未达到绝对程度。所以,初登皇位的雍正皇帝对于朝臣的渴求程度非常之大,但碍于类似廉亲王胤禩等人于朝中的庞大势力,雍正皇帝对于自身政治势力的选择和重用,非常谨慎。但是,雍正
2024-04-16 18:50:00
胡中藻是普通文官,乾隆为何利用他大搞文字狱
...俗浇凌,妄诞好事”。为了迎合皇帝制裁这个反动大省,朝臣竟然提出了禁止江西科考条款!而乾隆“心善”,不忍因个别反贼牵连全省文人,所以表示下不为例,再有反动言论,“不但暂停数科”
2024-09-28 13:27:00
李卫:从捐官到三朝重臣的传奇人生
...爱戴。说到李卫,清朝的三朝元老,历史上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作为雍正皇帝的宠臣,雍正去世后,乾隆登基,像很多皇帝一样,选择向这位前任皇帝的宠臣伸出手来吗?李卫的最后结局是什么?说
2023-09-09 09:36:00
晚清真正的能臣左宗棠,才冠当世收复新疆
...治十二年左宗棠征新疆初战获胜,朝廷封其协办大学士,朝臣嘲讽他不是进士出身,左宗棠听说后,上书撂挑子要回京参加会试考进士,年过六十如孩童般置气,视国家大事为儿戏,两宫太后可笑不
2023-04-15 07:18:00
寄物案、伪楚王案、劫杠案,记楚王朱华奎时代的楚藩版三大案
...向。一时间包括首辅沈一贯,次辅沈鲤等大佬在内的众多朝臣纷纷下场,立场也由支持公开审理“伪楚王案”与否,演变为首辅与次辅之间的党争。 闹到最后,沈一贯、沈鲤待勘在家,内阁只剩
2025-01-27 14:58:00
清朝最幸运的大臣是谁呢
...的布政使。这王士俊可是当时的名臣,他一出面,无数的朝臣的都出来状告阿克敦,可谓破鼓万人锤!于是阿克敦被加重刑罚被判处“斩监候”,斩监候也就是秋后再行处斩。这是阿克敦第一次被判
2023-01-12 13: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