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生6次叛变,每一次都得到“原谅”,且加官进爵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9 19:36:00 来源:戏说三国

779年,75岁田承嗣奄奄一息:“6次叛变唐朝,每次都加官晋爵,还跟永乐公主联姻,皇帝都要给面子,这一生也够本了。”安史之乱,田承嗣是最大赢家。

一生6次叛变,每一次都得到“原谅”,且加官进爵

田承嗣,安史叛将,骁勇善战。755年,安禄山起兵,田承嗣、李宝臣担任前锋将领,攻陷河阳、洛阳、颍川,斩杀唐军3万余人,并镇守颍川。

757年,田承嗣击败鲁炅,夺取南阳,杀唐军四万。不久,郭子仪收复洛阳,田承嗣见势不妙,投降唐朝,继续镇守颍川。

759年,相州之战关键时刻,田承嗣再次叛变唐朝,担任史思明的前锋,60万唐军战败,9位节度使逃走,郭子仪被撤职。接着,田承嗣夺取洛阳,中原混乱。

763年,唐军收复河北,田承嗣见风使舵,继续投降。唐代宗很高兴,让他与李宝臣、李怀仙、薛嵩分割河北,并授予节度使,如同“土皇帝”。

担任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自己征税、任命官吏、招募士兵,并加固城池,且拒绝入朝拜见皇帝。河北军阀割据,始于田承嗣,但他还不满意。

773年,田承嗣公开挑衅唐朝,给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4位“大燕”皇帝修祠堂祭拜,尊为“四圣”,并上表朝廷,还希望能担任宰相。

唐代宗很生气,却不想激怒田承嗣,便封他为雁门郡王,还把永乐公主嫁给他的儿子田华,结为儿女亲家。此后,田承嗣更加放肆。

775年,田承嗣以讨伐裴志清为借口,偷袭相州,据为己有,公开兼并。唐代宗派人去劝说,田承嗣不给面子,又夺取洺水、卫州,并任命官吏,作为自己领地。

一生6次叛变,每一次都得到“原谅”,且加官进爵

同年,唐代宗派李宝臣等8位节度使,号称20万大军讨伐田承嗣,双方在河北厮杀。田承嗣作战失败,又投降朝廷,但立刻叛变,偷袭邯郸。

李宝臣、李正己反杀,田承嗣又遭遇失败,损失兵马5万余人。此时,田承嗣还是拿出“撒手锏”,主动上表朝廷,得到宽容。

朝廷刚撤兵,田承嗣立刻联络李宝臣,许诺帮助他得到幽州。两人一拍即合,出兵攻打范阳,攻杀唐军,再一次戏耍朝廷。

776年,唐代宗下诏,让田承嗣入朝觐见。田承嗣不但再次拒绝,还派兵去攻取滑台,赶走李勉,扩充势力范围。

777年,李灵曜叛变,占据开封,朝廷下令征讨。田承嗣则公开支持叛军,半路截杀唐军,杀了五千余人。唐代宗下令讨伐,田承嗣又“认罪”,唐代宗便恢复他官爵,并默许他占领河北六州。

779年,田承嗣奄奄一息,指定侄子田悦担任节度使,接管“田家基业”,开了藩镇世袭的先例。对此,唐代宗只能答应,还追赠他为太保。

一生6次叛变,每一次都得到“原谅”,且加官进爵,还能世袭藩镇节度使,田承嗣绝对是安史之乱的赢家,他的一生够本了,活了75岁。

那么,为何田承嗣这么敢嚣张呢,底气何在?从武力值上看,田承嗣很一般,还经常打败仗,他有什么资本叫板唐朝,不给朝廷面子呢?很简单,田承嗣非常聪明,他看到了唐朝的虚弱。

唐朝没有一支强大的直属武装,借助藩镇兵力平定安史之乱,又借助藩镇之间的矛盾维持平衡。此外,吐蕃崛起,经常袭击陇西,长安时刻不得安宁,也需要藩镇支持,对抗吐蕃。

一生6次叛变,每一次都得到“原谅”,且加官进爵

藩镇、唐朝是一个“共同体”,彼此矛盾重重,却相互依靠,维持大局,谁都不愿意打破平衡。田承嗣不听话,唐朝依靠藩镇去攻打;藩镇也留一手,日后好见面,并真心厮杀。如此,即便田承嗣无数次叛变,唐朝都只能容忍,这是局势使然,李世民穿越而来,也不没辙。

参考书目:《旧唐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9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是想从思想上割裂河北老百姓与大唐之间的联系。然而,唐代宗却姑息养奸。大概是被之前的武将集体反抗吓坏了,这位人称“明君”的皇帝变得很怂,试图靠所谓的“恩义”感动嗜血的狼。唐代宗
2024-02-01 10:54:00
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李豫(727-779年),汉族,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成王,马嵬之变后,他随肃宗北上,任为“兵马大元帅”,统帅诸将收复两京,公元758
2023-10-21 16:11:00
唐朝中兴“三大名将”,起到力挽狂澜作用
...拖住叛军主力,为唐军收复河南、河北赢得时间,结果被唐代宗贬谪,半路弄死。仆固怀恩,平叛第三功臣,家族46人死于乱军之手。仆固怀恩借来的4千回纥骑兵,是唐军收复洛阳、长安的中坚
2023-08-19 16:11:00
五千泾原兵引发的长安兵变:唐朝削藩政策的失败与反思
...叛军的猛烈进攻下,长安失守,唐德宗成为了继唐玄宗、唐代宗之后第三位逃出都城的皇帝。一顿赏饭引发一场兵变,浮光一瞥看似偶然,其实背后环环相扣。01自安史之乱后,唐朝为求苟安,“
2023-11-11 06:10:00
魏博为何屹立一百五十年不倒,成为唐朝最强藩镇
...藩镇之乱始终是唐朝后期的心头大患眼看藩镇尾大不掉,唐代宗、唐德宗和唐宪宗多次征讨魏博,但魏博屡顺屡叛,始终未能彻底剿灭,朝廷只能任由其做大,虽然魏博只有六州之地,但靠着节度使
2023-07-24 20:48:00
...、史朝义),唐朝先后换了三任皇帝(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最终叛乱才被平定下去。在这8年中,安禄山1年后被杀,史思明6年后被杀,为何安史之乱却打了8年?安禄山一、叛军组织严
2024-07-18 21:51:00
...安城。唐玄宗瞎指挥二、长安第二次被攻陷:吐蕃入侵,唐代宗出逃 公元763年2月,史朝义手下的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薛嵩先后投降唐朝,众叛亲离之下,史朝义自杀而死,持续8年
2024-07-18 21:49:00
唐代名将李愬,后人为什么对他赞誉不断?
...力最大的,吴元济就是其中之一。他勾结河北藩镇,为祸唐代宗、德宗两代。到了唐宪宗的时候,在朝廷的极力主张下,才将其戡平。而平定吴元济的那个人,正是唐代名将李愬。李愬的父亲名叫李
2023-05-01 13:29:00
晋阳的战略地位与马燧的防备策略
...阳在当时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唐大历十四年五月,唐代宗驾崩,唐德宗即位,其即位伊始就加强晋阳的防备,以河阳镇遏使马燧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出镇晋阳。马燧在安史之乱
2023-09-18 22: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